传道书查经之五 人生的虚空(一)
作者:崔姊妹
2024-12-06  

 

经文:传道书5:1-20

《传道书》4:1-5:7主题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与1:12-2:26“日光之下凡事都虚空”平行,包括七个例子:一是活着不一定比没活好(4:1-3);二是勤奋不一定比懒惰好(4:4-6);三是孤身不一定比同伴好(4:7-12);四是智慧不一定比愚昧好(4:13-16)。

五是献祭不一定比聆听好(5:1);六是多言不一定比寡语好(5:2-3);七是许愿不一定比不许好(5:4-7)。

传道书4章用四个例子来说明“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传5:1-7)继续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传道书5章共有20节,可以分成四段:1-7节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8-12节不知足导致人生的虚空;13-17节财主的祸患;18-20节享受劳碌所得是美善。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人生的虚空(一)》。

一、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1-7)3

1.献祭不一定比聆听好:(传道书5:1)你到 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或译:胜过献愚昧人的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传5:1)是紧接4章“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五个例子:献祭不一定比聆听好。智者警戒我们,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是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而这些愚昧人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事。“谨慎脚步”意即“认真”和“留意”,不要将圣殿崇拜看成习惯,因而失却真诚谨慎的心。神看重的是献祭的人听从他的话而非祭物:(创世记4:4-5a)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却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可见,献祭不一定比聆听好:(撒母耳记上15:22-23a)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

如扫罗王虽然见过献祭,但不明白献祭的属灵意义,他在急难时私自献祭,结果王位被废:(撒母耳记上13:8-9,13-14)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2.多言不一定比寡语好:(传道书5:2-3)你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2-3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六个例子:多言不一定比寡语好。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这是本书最基本的两个视角。智者要人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祷告、许愿,也不可心急发言,是因为神在天上,人在地下,所以言语当寡少。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而言语多,就显出愚昧。多言不一定比寡语好:(箴言10:19)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17:27-28)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3.许愿不一定比不许好:(传道书5:4-7)你向 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悦愚昧人,所以你许的愿应当偿还。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原文是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 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 神。

4-7节是“日光之下凡事都相对”的第七个例子:许愿不一定比不许好。

常言道:许愿容易还愿难,受恩容易报恩难。律法没有要求人必须许愿,但也没有禁止人向神许愿,只是要求许愿就要还愿:(申命记23:21-23)“你向耶和华-你的 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为耶和华-你的 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你若不许愿,倒无罪。你嘴里所出的,就是你口中应许甘心所献的,要照你向耶和华-你 神所许的愿谨守遵行。”人若向神许愿,偿还就不可迟延,因为神不喜悦信口开河的愚昧人,所以我们许愿就应当偿还。如果人只许愿却不还愿,还不如不许。不可任由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神因你的声音而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多言如同多梦一样,其中多有虚幻,人只要敬畏 神。

不要随便许愿,更不要许毒愿:(士师记11:29-31)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就经过基列和玛拿西,来到基列的米斯巴,又从米斯巴来到亚扪人那里。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

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就保证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然而,耶弗他仍然向耶和华许了一个毒愿,结果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女儿(参士师记11:34-40)。

二、不知足导致人生的虚空(8-12)4

传道书5:8-6:9的主题是“人应当满足于神的恩赐”,与(3:1-22)“人应当顺应于神的定时”平行,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结构:A.不知足导致虚空(5:8-12);B. 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5:13-17);C.人生的美善是享受神所赐的分(5:18-20);C1.人生的祸患是不能享受神所赐的分(6:1-2);B1.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6:3-6);A1.不知足导致虚空(6:7-9)。

8-12节的主题是“不知足导致虚空”,与(6:7-9)平行。

1.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传道书5:8-9)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人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到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是因为地上没有公义公平。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这些欺压人的人上面还有更高的,并且有一位至高者在鉴察,伸冤在他,报应也在他。土地的益处归众人享受,就是君王也需要受到田地的供应,吃用土产。

2.贪婪使人不因得到而知足:(传道书5:10)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到了银子而知足,他总是想得更多的;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他总是想得更多的利益,这正是人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但这也是虚空。

3.货物增添吃者也增添:(传道书5:11)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当货物增添的时候,吃的人也在增添,物主得了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一个人并不能享受多少,辛苦得来的大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自己“不过眼看而已”。

4.劳碌者睡得香富足人难入眠:(传道书5:12)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吃好吃歹,睡得香甜;但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是因他的思虑比劳碌的人更多,是用钱财所解决不了的:“金钱可以买到床榻,但买不到睡眠”。因为“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诗篇127:2)。”睡眠的质量不在于富足贫穷,乃在于神是否喜爱。

无知财主正在计划如何收藏财物的时候,神就取走了他的灵魂:(路加福音12:16-20)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三、财主的祸患(13-17)

(传道书5:13-17)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13-17节的主题是“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与(6:3-6)平行。

得货财的力量是神赐给的(申8:18),神将钱财赐给人,是要人作神钱财的管家。财主积存资财,结果反害了自己,赚取钱财不是罪,但“积存”起来就是罪。因着遭遇祸患,资财就消灭。财主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因为他怎样从母腹赤身而来,照样赤身而去,他一生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正如约伯在(约伯记1:20-21)所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因此传道者看来,这也是一宗大祸患。

财主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可能指在身心的烦恼或消沉中度日,也可能指从日出到日落都在忙碌赚钱,所以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吃饭。在黑暗中吃喝:一说财主过分节俭,不常点灯,所以常处于黑暗中;但从喻意上看,黑暗代表死亡的威胁,人终身吃喝,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两者都毫无喜乐,却“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所以不会享福的人生只是一场悲剧,“也是一宗大祸患”。13、16节两次提到“一宗大祸患”。

四、享受劳碌所得的美善(18-20)

(传道书5:18-20)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 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 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 神的恩赐。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 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18-20节的主题是“人生的美善是享受神所赐的份”,与(6:1-2)成为对比。

智者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神赐给他在地上的份。神赐给人资财丰富,且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的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指人满足于神赐给自己的寿命(时间),既不叹息人生苦短,也不觉得日子难熬。“因为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可译为“因为神使他的心充满喜乐”,指只有神所赐的喜乐,才能使人不再抱怨人生的虚空,而是尽情享用恩典。

知足的人不必“为风劳碌”(16b)、“多有烦恼”(17a),而是满足于神赐给自己的那份时间和恩典,善加使用、尽情享用(18节),“在他劳碌中喜乐”,因为这是神对日光之下人生的美善旨意。人在黑夜里赶路,眼睛总要盯住灯光,才能走对方向;人在虚空中度日,心里总要明白神的美意,才能活对人生,“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

好评:
摩西的手与杖
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