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3:1-7
(但以理书三章)记载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制造了一个金像,要为它行开光之礼,且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他所管辖的人民拜金像,不拜者必立时扔到烈火的窑中,人因惧怕王的淫威,就都拜金像。然而,犹大人但以理的三友却持守他们独一神的信仰,不拜耶和华神以外的任何偶像,惹动了王的怒气,王在盛怒下命令人把他们三人扔到烈火窑中,神却奇妙地保守了他们,使烈火不伤害他们。当王亲眼目睹这一大神迹时,不得不承认他们所信的神是真神,是活神。
二-七章的主题,是“神对历史的审判”,三章的主题是“世界是火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与第六章“世界是狮子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前后呼应。2章的主角是但以理,但本章的主角转成他的三友,神从巴比伦的火窑中拯救三友,也从玛代波斯的狮子坑中拯救了但以理,但事件的高潮却是巴比伦王和玛代王分别降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因此,这两章启示的重心既不是神的拯救、也不是人的忠心,而是神的主权,要显明神在人的国中掌权。
三章共有30节经文,可以分成四段:1-7节尼布甲尼撒下令拜金像;8-18节但以理的三友被控违令;19-25节但以理三友被扔进火窑;26-30节但以理三友获释且得高升。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烈火窑中三勇士(一)》,今天我们首先来讲第一部分《尼布甲尼撒下令拜金像》。
一、尼布甲尼撒下令拜金像(1-7)7
1.尼布甲尼撒制造金像:(但以理书3:1)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
(创世记1:26-27)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创世记2:7)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我们从神造人可以看到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是“神本主义,”神是人类的父亲,是永远长存的真神、是活神,敬畏神是人的第一大根本。真神创造的是有灵的活人,但人只能制造没有生命的假神。(诗篇115:4-8)他们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尼布甲尼撒王不认识真神,他在自己心灵的深处,知道有一位真神,在掌管着他的一切,但他此时还不知道究竟那一位神才是真神。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很可能根据他的异梦,特意制造了一个大金像,立在杜拉平原,让人去膜拜。在他心目中,大的、金的就是神了。
我们知道,人的忘心是很大的,2章那里记载尼布甲尼撒王的异梦带给他很大的触动,但以理给他解梦后他的惊奇,当让他终身难忘,不至于忘得如此之快吧!他承认耶和华是万神之神、万王之王,又是显明奥秘事的(2:47)。怎么没有多久,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又去拜起了假神?这让人想到当年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的事,他们刚在红海边举行了一场全民盛大的赞美会,时间刚过了三天,他们到了玛拉,因为水苦,百姓就开始向摩西发怨言“我们喝什么呢(出15:22-24)?”在赞美诗179首《心泉歌》里有一句歌词“我人忘恩,易于流水。”
经上没有记载尼布甲尼撒王制造金像的时间,根据(3:12)记载可以认定是在但以理为王解梦,三友在被册封官职之后。可能此时这批精英少年受训期已满,王有意试试他们是否忠心效法王,故此立大像。当但以理为王解梦后,王对此梦的解释深信不疑,他知道国家不会存在太久,故立大像让他征服各国的首领、文武百官敬拜,以示向他矢志不渝。古代帝王在战争胜利后,常用制像或立碑的方式纪念自己的胜利成果,并在像的底座上记录战役的经过。但我们知道当但以理为王解梦时,他曾承认但以理所信的神是万神之神、万王之王,(但以理书2:47)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神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很可能他把耶和华神当成他所侍奉偶像的一员,也可能受他大像梦的启发和影响,他在若干年后制造了一个高六十肘,宽六肘的大金像,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古代埃及使用十进制,巴比伦却使用六十进制。这像高“高六十肘,宽六肘”,大约是27米高、2.7米宽,就像一个八层楼的高塔,让人远远就可以看到,望而生畏,这像不仅代表他自己,更是将自己神化,让人去敬拜。罗马皇帝也常自诩为神,让人民去敬拜他。这对但以理及他的三友,都是一个极大的试探。因为律法规定不可制造偶像,也不可跪拜那些像(十诫·第二诫)。他们深明这一点,因此坚决不肯跪拜。杜拉平原大约在巴比伦京城西南9.7公里处。
真神造人,但假神人造,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偶像:想发财的制造财神,想平安的制造门神,想生儿子的制造送子观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的出现,如汽车的普及,车祸增多,为了保佑路上平安,人造出了手握方向盘的“车神,”也可谓是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了。在人看来它不过是一个金像,但尼布甲尼撒却把它当成了众偶像之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偶像林立的国家,无论到那里旅游都会看到庙宇与偶像,作为千年古城的邯郸,就有邯郸十大庙宇:黄粱梦有“吕仙祠”,峰峰有“响堂寺”,永年有“聪明山”,涉县有“女娲山”……周围到处都是善男信女,因此也常会面临着被人强迫去拜偶像的危机。
雕像、图像、偶像是不同的,雕像、图像,只有当人去当作神明去拜的时候才称之为偶像。极端“屠龙派”
2.王为所立的金像行开光之礼:(但以理书3:2-3)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开光”的意思是使光线射入;佛像或龙舟完成后,择吉日开始供奉或下水的典礼。尼布甲尼撒王要为所立的像行声势浩大的开光之礼,因此差人将国内的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等八种大小官员,这些达官显贵都召了来。王下令,谁敢不从?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都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可见这次的开光之礼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规格之高、声势之大,恐怕都是空前绝后的。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假、大、空,耗费巨资制造形像工程。
参加揭幕礼的是各省的“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这个名单是按等级排列的。“总督”是各省的行政长官,但并不能确定其他官职的具体职责。官员按照职位排列如下:总督~省长,钦差~郡长(总理),巡抚~区长,臬司~地方官长,藩(fan)司~财政司,谋士~王的参谋,法官~地方官吏,各省官员~其它官员。
王之所以要为他的金像举行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开光之礼,其用意不外乎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为神化自己,让全国人民认为自己是神的化身,兴起全国人民崇拜领袖的热潮;二是验证众臣仆是否忠心效法他,更是要为后人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好让世世代代传扬。尼布甲尼撒王建行的大巴比伦,尤其是空中花园是世界八(十)大奇迹之一。过去如此,今天的领袖何尚不是如此?
3.强迫众人去拜金像(不拜金像的扔在烈火的窑中):(但以理书3:4-6)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原文是舌;下同)的人哪,有令传与你们: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
尼布甲尼撒王不能保证这些人都会听从他的命令敬拜金像,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强迫他们顺服,就吩咐传令的大声呼叫,要各方、各国、各族的人,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人们即使不怕王的命令,但总会惧怕他的火窑吧!这就是王所立的“敬拜之律”,王要哲士为他解梦的时候,定下“解梦规则”。我们从王随意定下的“规则与律”中发现,王的残忍成性,根本不看重人的性命,草菅人命,嗜杀成性。
“角、笛、琵琶、琴、瑟、笙”,并不能完全确定具体对应哪种乐器。其中“琵琶、琴、瑟”原文都源于希腊字,表明此时有不少希腊乐器流传到了巴比伦。
第3节重复了第2节的头衔,和四次列举乐器的名字一样(5、7、10、15节),既是闪族文学的语言特点,也是表达一种黑色幽默:全国大小官员一本正经地随着乐声起伏,敬拜毫无生命的偶像,而乐队声震天动地,只是听从一根指挥棒。这样讽刺的一幕,不但常常在专制社会重演,更会在政治正确的时代升级:假装普天同庆、万民归一,让巴别塔重现人间。如国庆阅兵、春晚等,以此来掩盖一切阴暗的东西。
“烈火的窑”可能是建造金像时所用的砖窑之一,通常是圆锥形,一侧有开口,可以投入燃料、观察炉温。
人即使明白了神的旨意,也未必能够顺服遵行。但以理为巴比伦王解了梦,尼布甲尼撒却并没有因此谦卑,反而利用自己是“金头”(2:38)的事实,试图通过敬拜金像来推动全国在政治和宗教上的统一(12节)。但人人都知道,当众人“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5、7节)的时候,表面是万众一心、宣誓效忠,实际上只是集体表演;表面上是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因为在他死后,新巴比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历史虽然不会重复,但却常常押韵,历代的独裁者都很喜欢主角的感觉、皇帝都会装作享受自己的新装。
4.众人都俯伏敬拜金像:(但以理书3:7)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人可以不惧怕王的命令,但谁不惧怕被活活地扔在烈火的窑中?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他们其中一定会有许多人并不把金像当神明,只是惧怕王的淫威,才不得不俯伏敬拜,装装样子,甚至可能包括一些被掳的犹大人。王看到这么多的人都整整齐齐地低头弯腰拜他的金像,顿时高兴得心花怒放,喜笑颜开。
5.但以理不在场的可能原因:王造金像,强迫全国人民都要向它跪拜,这是一个一时轰动全国的大事件,当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但我们看到,这章却没有记载本书最重要的角色但以理,他是术士的领袖,不可能不参加,怎么没有出现在现场,他干什么去了?可能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可能病卧在床,不能参加;二是可能外出有要务在身。三是可能他的特殊身份不需要参加。
6.三友面对的环境:无论干什么,无论在那里,我们都要知道,这环境是神给我们预备的,也是为着造就我们。我们来看但以理三友所面临的不利环境:
一是面对王的金像:这像若是他人立的还好,但它是王所立的,命令人拜的。拜偶像是得罪神的大罪,亡国就是因为国人拜偶像,惹动耶和华神的怒气。不拜的话,就会得罪抬举他们的王(1:49),官职难保。
二是熊熊燃烧的烈火窑:更可怕的是等待他们的将是烈火窑。
三是周围皆都俯伏敬拜的人们:在三友的周围,皆是因惧怕王命和火窑而拜大像的人,自己若不拜,就会显得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会被周围的人当作异类。环境会让三友感到异常的孤单,这样的身单力薄的力量岂能抗衡巨大的黑暗权势?
(以赛亚书57:1)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义人,向来都是不被社会所重视的小群,如挪亚、罗得、摩西。
四是魔鬼在寻机攻击:(彼得前书5:8)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人类共同的仇敌魔鬼,总是在寻找可吞吃的人。
五是仇敌在暗中窥探:除了魔鬼在暗中攻击外,牠还会藉着有形的人来攻击神的仆人们。这不,因着王的梦,犹大人但以理脱颖而出,他的三友得到了提升,而一向受王器重的迦勒底人却颜面尽失,招致了他们的嫉妒,他们早就在暗中寻找机会,好攻击犹大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人在专心地俯伏敬拜偶像时,而仇敌却在左顾右盼,找他们的把柄。其实,这些人对犹大人一向非常关注,并且带有窥探的用意和目的,就如法利赛人窥探耶稣一般,最关注你的是你的仇敌。牧童大卫与扫罗本来无冤无仇,只因神大大使用大卫打死了非利士人歌利亚,妇女们赞美大卫胜过了扫罗,扫罗就转作他的敌人。这一切的环境都是对三友信心的极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