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何处去?--基督教人论简介
作者:文革
2018-11-18  

一、引言

人是什么?古希腊哲学把人对自我的认识当作是人最大的智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的脆弱体现在一滴水就可以让人失去生命,但人同时却又在努力借助思想来寻求对环境和有限生命的超越。今天,科技的进步已经使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科技的滥用却又让人活在生态危机和核毁灭的阴影之下。人努力寻求幸福,然而生活中难以躲避的灾害、苦难和死亡常让人的心灵受到黑暗和虚无的困扰。面对人的各种炫目成就,人曾想要否认上帝或扮演上帝,但直到如今这世界的混乱、冲突和战争让人看到的是自身的私欲、有限和无能。如果这世界上大部分的问题都与人自身有关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来思想人的存在问题:人的基本构成是什么?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受堕落影响的人又要往何处去?当人开始反思上述问题时,人也就拥有了宗教意义上的终极关怀情节。

今天的人已经习惯从生物学、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视角对人的存在和本质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然而本文却选择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探讨。

在神学家古特利(S.C.Guthrie Jr)看来,神学视角之所以必要,无外乎下面两种理由:是神学可以整合其他学科所带来的、单一视角下的人论知识;二是基督教相信对有限之人的理解从根本意义上离不开人与造物主上帝之的关系。因此本文拟从神学角度来回应一下前文中的三个问题。

二、人是如何构成的?

基督教信仰主张上帝创造了人,这是基督徒理解人本质的出发点。人本质上的结构构成是怎样的呢?

圣经首卷《创世记》在第二章的经文里提到了一点人受造的细节:“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这节经文的原文意思是上帝把“生命的气息”(neshamah)吹到亚当的鼻孔里,于是亚当就成了“活的灵魂”(a living soul,nephesh),是拥有气息(灵ruach)的活人。我们若从这节简单的经文说开去,就可以对人有以下的初步理解。

首先,我们从更整全的角度来了解人的构成。教会传统在理解人的构成时主要有两种观点:强调灵魂与身体各自不同的二分法和强调灵、魂、体各自不同的三分法。持三分法观点的人主要根据新约《提摩太前书》;:23节所说的“身心灵得蒙保守”,他们认为人的身体是和物质世界接触的,人的灵魂主要与人的心理和理性功用有关,而灵主要负责与超越的上帝交流。持二分法观点的人通常会认为在旧约圣经中,灵和魂基本上是同义的,所以人只是由灵魂和身体两部分构成。灵魂被理解为人的人格所在,灵魂包含了人的理性、情感、意志等功用。

然而《民数记》16:22节那里提到了“万人之灵的上帝”,《创世记》2:7说到了“活的灵魂”(原文直译),将二者对照起来看,学者们认为灵与魂在旧约里是可以相互替换来指整体的人。保罗也同样继承了旧约中整全人的观点,他在新约中用人的身体(soma)来指人的生命原则,勉励基督徒追求成圣时“要将身体献上”,这实际上指的就是将全人献给上帝当作活祭。保罗也愿意我们的“灵、魂、体得蒙保守”(参帖前5:23)。

根据上下文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整个人都能够成圣。这样看来,旧、新约在整全人的理解方面基本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的是,简单把灵魂当作独立于身体的不朽存在这一观念主要来自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思想--认为救恩仅仅指向灵魂不朽是基督教信仰被希腊化的结果。

回到《创世记》2:7节经文来看,具有物质身体的人总是有灵魂的,而人的灵魂总需要身体作为“寓所”。因此,我们肯定人是尘土和灵、物质和精神共构的整体时,并不能否认人的存在中具有身体和灵魂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积极互动,就如人身体疲劳时精神就会倦怠,人内在的道德良知会影响人做出的行动。但人的整全存在既不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精神决定的,所以用唯物和唯心这简化的二元划分并不足以概括基督教的人观。这样看来,我们应该从整全的角度来认识人。人的精神活动总是借助人身体的某个具体器官的运动表现出来,二者并不可分。

现代医学也证明,如果人的大脑哪个固定部位受到损伤,人相应的思维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如一些经历车祸的人,脑部特定部位受到损伤后会失去记忆一样。保罗愿意我们全人成圣,这也告诉我们人最终的得救不仅仅是灵魂的不朽,人的肉身最终也要得赎。耶稣基督的复活和升天都没有抛弃身体,因此我们最终的得救也不会撇下肉身,只不过我们的身体要被改变,要像基督复活后荣耀的身体一样。据此,如果人活着完全为满足身体的物质欲望而忽视永远的生命,或是完全为了永远的生命而不顾身体的自然需,这都是违背上帝创造人类的初衷的。

然而这种整全人观在终极意义上也会遇到挑战。按此观点,人的肉身死亡之后,与肉身紧密相连的灵魂应该住哪里呢?圣经里为什么还记载耶稣在S字J上对那个悔改的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这是否指灵魂可以脱离身体独立存在?

一般对此有两种解释。有观点指出此时人的灵魂虽然得蒙救赎,然而肉体却还没有完全得赎,所以那个悔改之强盗的灵魂暂时与主在一起,等候最后身体复活后再与灵魂进行新的组合,成为一个完全得救的新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般人去世之后,如同睡觉一样处在生命的停滞阶段。例如:当众人都说畦鲁的女儿死了的时候,耶稣却称她是睡了(参可5:39)。此处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而是耶稣对死亡的新定义,因为睡了之人是会醒来的。虽然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人死亡之后的生命存在状态,但曾经历死亡又荣耀复活的基督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安慰和希望。

三、人为什么活着?

了解了人的基本构造之后,人也需要探讨自身存在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人与其他受造物最重要的一个不同就是人在不断寻求超越和永恒,不断向未来开放自己,这其实就是人的宗教性体现。

那么我们如何从基督教的视角来看人存在的目的呢?“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他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创1:26--27)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上帝创造人与创造其他受造物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人具有上帝的形象(tselcm,image)和样式(demut,likness)。尽管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形象和样式分别指不同的对象,(古教父爱任纽认为形象指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和人的自由和理想,而样式指的是人的原义,即人堕落前与上帝的合宜关系),但当代的圣经学者更倾向认为形象和样式是一种同义反复。

那么人所具有的上帝形象指的是什么呢?

在基督教神学史上,对上帝形象的理解基本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是结构性或实质性观点,认为人与上帝相像的地方在于身体结构,后来经过发展又把人与上帝的相似之处理解为理性能力或是道德本质。当代人很少再把上帝的形象理解为上帝与人直接的身体性相似,但人们认为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属性源于智慧与圣洁的上帝依然有一定道理。人有理性能够进行思考,人有自由能够承担道德责任,藉此,人可以实现生命的不断超越。

第二种是功能性观点,指的是人成为上帝的同工,发挥管理这个世界的功用。根据《创世记》1章经文,上帝创造了人之后,又将天上、地上、水里的其他受造物托付给人管理,人要生养众多,“治理这地”(1:28)。人也成为上帝所创造之世界的管家,要“修理看守”上帝的园子(创2:15)。在《诗篇》第8篇那里指出,人要成为上帝创造的同工,让万物充满生机、欣欣向荣,让一切受造物都来彰显上帝的大能和荣耀。

第三种是关系性观点,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从人自身(人的构成和本质)来认识人自己,来讨论人存在的基础和意义,相反人必须以人与造物主上帝的关系作为参照来认识人自己。因此,上帝的形象指的就是上帝与人之问的关系。上帝是人的上帝,人是上帝所创造的人,上帝具有位格,人也具有位格,因此上帝的形象就指向了人与上帝之间的位格性交流。在没有堕落之前,人和上帝之间应该有着美好的、爱的团契和交流。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们基本都支持这一关系性观点。

最后一种是发展性观点(Dynamic View),此观点与关系性观点相似,也强调人受造之后建立了与上帝的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并未达到成熟和完全的地步。借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受死复活,我们认识到耶稣基督才是上帝真正完美的形象--“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西1:15上)。《希伯来书》的作者也称耶稣基督是“上帝本体的真像”(来1:3下)。发展论观点认为,上帝的完美形象既是耶稣基督,我们就认识到自己与基督的差距。相形之下,我们身上上帝的形象还远没有最终完全。因此,我们要藉耶稣基督--神人之间的中保与上帝联合,在生话中也效法耶稣基督,这就是基督徒实现自我身上上帝形象的途径。这样,上帝的形象就具有了终救论的内涵,它指出了人在这个世界中活着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

以上四种观点虽然在神学世界中并存,然而相对而言,当代神学家更愿意接受关系性和发展性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上帝之形象这一视角来看一看人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在上一篇中,笔者曾谈过上帝创造的重要原因是“上帝是爱”,而爱是具有关系性的。三位一体爱的上帝愿意创造人、让人成为自己的同伴和同工;愿意与人共同来管理看守好这个世界,让万有都来彰显上帝的荣耀。藉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受死、复活,三位一体内在的、爱的团契在不断拓展,要把得救的人和受造万物藉着圣灵引入三位一体爱的团契里。这样看来,人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和发展与上帝爱的关系,并在一切事上通过效法基督来彰显上帝的爱,也要把上帝托付人管理看守的大自然带入到上帝爱的团契中。这样,在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和完全。

人存在的目的自然也和人的价值有关。上帝创造了有理性、有自由、有道德属性的人,因此人和其他受造物不同,人承担着上帝赋予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即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劳动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上帝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上帝的形象,因此人和人之间应该有平等和友爱的精神。我们应该努力维护每个人存在的自由和尊严,不应该因为他人经济上的贫困、能力上的弱小、身体上的残障或与人不同的基本特征(肤色、性别等)而轻视他们,将他们排除在人群的共同利益之外。男性与女性同是按照上帝形象受造,这不是说上帝的形象里既包含男性又有女性(上帝是超越性别的),相反也正是男性与女性那种互补的、爱的关系体现出上帝的形象来。因此教会不应该持传统父权主义的观点来轻视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女性同样可以领受圣职来服侍教会。

四、人往何处去?

分析了人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之后,我们认识到今天的人类并没有按照上帝创造时所设定的成为一个爱的团契来彰显上帝的荣耀。相反,由于人的私欲和骄傲,今天的世界仍然存在着生态、战争、经济等各种危机。何以至此,危机中的人要往何处去?我们要从基督教信仲中人的堕落说起。

在《创世记》3章里记载了亚当和夏娃的堕落事件。但亚当夏娃的堕落实质究竟体现在哪里?

首先,上帝以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来试验人的顺服,但亚当夏娃最终没有听从上帝的命令,以自己的骄傲否定了上帝的禁止,在试验面前他们失败了。

第二,亚当、夏娃不自觉地开始怀疑上帝的爱,认为上帝的爱可能对人仍有所保留,以致没有把分别善恶的能力赋予人,这样人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任。

第三,天真的亚当夏娃错谋地运用自由意志,想自己通过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获得分辨善恶的能力,这对于从未在经验中认识善与恶的亚当、夏娃来说自然是一种能力提升,只不过这一学习的代价是亲自经历了恶的后果。

这种堕落的直接后果是人不再顺服上帝,不再信任上帝。上帝与人之间自由相交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爱的团契都被打破了,这就是亚当夏娃灵性意义上的“死亡”。过了一段时间后,亚当夏娃在肉身方面也同样经历了死亡。如保罗所言:“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

基督教神学家用“罪”这个概念来表达亚当和夏娃堕落的本质和引发的后果。在旧约圣经也最常用来表达“罪”这一观念的希伯来单词是chatha,意思是“未中目标”或“偏离标准”,在旧约中这个词常用来指那些偏离上帝旨意和律法的言语、行为以及思想。

在新约中最常用来表达“罪”这一观念的希腊文单词是harmartia,它的基本意思与chatha相同,但它也指向一种外在和内在辖制人的力量,特别是人内在的、有缺欠的层面。因罪自此也就成为基督教用来描述人类生存之意义和现实困境的专有名词。

我们一般把堕落当作解释后来之人具有普遍的恶的倾向和犯罪潜能的出发点。保罗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人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他又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然而问题是,亚当夏娃的失败究竟和后来之人有何关系?如何理解后世之人普遍地、不可避免地会犯罪这种定势与人又要为自己的罪承担责任,此二者之间的悖论关系?在基督教神学史中,教父奥占斯丁第一次充分地论证了原罪的概念。原罪可以指亚当夏娃所犯的初罪,也可以用来指后世之人犯罪的源头以及人类受罚的基础。

但原罪如何归于亚当和夏娃的后裔呢?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奥古斯丁的传殖说。

奥古斯丁认为亚当和夏娃作为真实的人类始祖在犯罪时,人类的后裔当时也存在于他们的身体里,后来通过生殖和遗传,亚当和夏娃的原罪和罪咎(guilt)一同传递给了后人。所以后来的人也承受了从亚当和夏娃来的咒诅,与上帝的关系隔绝,落在审判和死亡之下。在奥古斯丁看来,原罪如同一种疾病的遗传,如同一种辖制和奴役人的黑暗权势,使人落在法律审判之下的罪行。

在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强调了原罪对整个人的负面影响,人的自由意志无法主动选择回应上帝的救恩。加尔文发扬了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最终导致了改革宗对人性比较悲观的、全然败坏的观点。然而这一观念对强调个体意识的现代人来说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亚当就是亚当,我就是我,亚当犯的罪和我有什么相干呢?让现代个体的人为亚当的失败承担罪责更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种是象征说。

亚当这个希伯来名字的意思就是人,因此象征说把亚当看作是每个人的代表,亚当成为人类的原型和缩影,亚当的堕落象征着每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会重复的失败。这样堕落就不仅是历史中的事,堕落直到今日还在不同个体的身上不断发生着。较传殖说来看,象征说更容易被当代人接受,然而象征说的一个较大挑战就是会让人倾向否定亚当作为人类始祖真实的历史性。对现代人来说,人们也不会轻易认同亚当的堕落会成为自己失败的象征性代表。总的米说,原罪的归于性问题一直是基督教神学里的难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在基督教神学史中,用来表达堕落的观念并不局限于奥古斯丁的原罪观。早期教会中的希腊教父们如那先素斯的格列高利(Grrgory of Nazianzus)和女撒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yssa)等都没有运用原罪观念来解释堕落,他们更倾向认为人的堕落和人滥用自由意志有关,甚至婴儿在出生时是无罪的。

不但如此,教父爱任纽(Irenacus)也认为在乐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并没有实现生命的完全,那时人的生命如同懵懂(měng dǒng: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无知的小孩子一样,在心智上是不成熟的,无法正确运用自由意志,所以人需要不断地成长,向着上帝创造时为人类设定的终极日标努力奋斗,而堕落不过是这成长过程中对上帝旨意的一次偏离和越轨,这样人类都受到首先的亚当这个元首堕落的影响。藉着耶稣基督--这末后亚当的降生、受死和复活,人类在新元首的带领和引导下,从首先亚当的错谬道路中转回,继续努力成长以完善人性,使人性最终得以成圣和完全。

总的来说,与西方奥古斯丁影响下的新教传统相比较,东方教会对人性的理解要更乐观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罪不仅是个体性的,罪也是社会性的。圣经中的巴别塔事件就是人类集体反抗上帝的典型例子。当个体罪的意识扩散到一个群体时,就促成了不够公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体系的形成,这种非正义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例如历史上日本曾经在二战中入侵中国,给国人带来极大的伤亡和损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背后隐藏的个体主义和人的逐利本性会导致贫富分化不断加大,以致穷人生活困苦;纳粹德国曾鼓吹日耳曼民族至上,对犹太民族进行了残酷的追害,以致600万犹太人死于无辜。俄罗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说:“如果离开了上帝,人没有什么不敢做的。”这样,不仅是个体,甚至整个人类都需要回到上帝面前来寻求拯救。

五、结语

本文简要概括介绍了基督教信仰中对人的理解。通过对人受造的构成、人的存在意义和目的以及人的堕落三个方面来认识人的本性和命运。上帝创造了灵魂与身体共构的整全的人,具有上帝形象的人本与上帝有美好的团契关系,而且人也受托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由和道德属性来管理看守上帝的世界,然而堕落让人落在罪的权势下。尽管基督新教和东方教会对人堕落前后状态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肯定人只有悔改归向上帝才能获得拯救。那在人里面因堕落和罪而变得模糊的上帝形象需要藉着耶稣基督--那本真的上帝形象才能得到修复。我们将在下一篇中介绍耶稣基督的身份和事工。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