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以色列、犹大、犹太诸称谓解析
作者:张存信
2018-11-18  

“希伯来”、“以色列”、“犹大”、“犹太”等称谓的确切运用,十分必要。

一“希伯来”(Hebrew)一词之希伯来文(Iberi)原意为“越过来之人”(Crossed)。“希伯来”(Hebrew)一词即由“哈比鲁”(Habiru)转音而来,其意为“从大河那边过来之人”。此为迦南(Canaan)土着居民对犹太民族祖先之称谓。

据圣经载:约公元前2091年,希伯来人第一代族长亚伯兰(Abra),从两河流域西渡伯拉河(现幼发拉底河),迁徙到迦南地区(巴勒斯坦及附近腓尼基一带之古称,东西界于地中海与约旦河间,南北界于埃及与亚兰间,包括今以色列、黎巴嫩及约旦王国一部分)。因此,被当地人称为“从大河那边过来之人”,即“希伯来人”(参创14∶13;书24∶3)。

另据记载,公元前十二三世纪,曾有一股称为“哈比鲁”(Habiru)之游牧民族,自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向西迁入巴勒斯坦。而古代近东“哈比鲁”(Habiru)一词指“无定所之人”。然该词与“希伯来”(Hebrew)音、形皆相似,故可能为希伯来人即哈比鲁人之一支。

有学者认为:“希伯来”一名来自亚伯兰家谱中一位祖先“希伯”(Eber)(参创10∶21-25,11∶16-17),其名含义为“彼岸”或“过河”,指从伯拉河彼岸而来之民族,或由哈兰(位于伯拉河上游,为从米索不达米亚往巴勒斯坦商道上重要城市)而来之民族(参创11∶31)。

但多数学者认为:“希伯来”一名,在当时代表社会上一个阶层,即从外地移居,住在巴勒斯坦地的人。从这个名字可见到亚伯兰家族的寄居生涯(参创14∶15,43∶32;出2∶11;书24∶2-3)。

在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到在埃及时,亚伯兰后裔约瑟、摩西等称希伯来人(参创14∶13,43∶32;出2∶11,5∶3;拿1∶9),以示与当地人有别。但有时亦含轻蔑之意,如波提乏之妻恼羞成怒,称仆人约瑟为希伯来人(参创39∶14、17),埃及人不可和希伯来人一同吃饭(参创43∶32)。

在新约圣经中,希伯来人指持守希伯来传统之犹太人(如用希伯来文圣经,讲希伯来语或亚兰语),被视为正统。如使徒保罗(Paul)自称希伯来人(参徒6∶1;林后11∶22;腓3∶4-6)。而希腊化之犹太人(如用希腊文译本圣经,讲希利尼语,即希腊语),则被轻视。但新约圣经中,所讲希伯来语实际上为亚兰语(参约19∶20,20∶16;徒22∶2)。

因公元前六世纪,犹太人被虏(exile)后,受亚兰语(Aramaic Ianguage)影响,希伯来语逐渐衰落,最后被亚兰文完全取代。亚兰语今译为阿拉米语,与希伯来语(Hebrew Ianguage)相近。因其流行于古叙利亚,即亚兰地而得名。到耶稣时代,亚兰文已成为当时通用语言,但后人仍称之为希伯来语。

二“以色列”(Israel)典出于圣经。初为希伯来第三代族长雅各(Jacob)之别名。希伯来文意为“与神较力(得胜之人)”,后引申为“神之王子”、“与神同治”等。据载:约公元前1909年,雅各携妻带子,从巴旦亚兰(位于叙利亚北部)返回迦南途中,于雅博(现名雅卡河)渡口与天使摔跤获胜后,被赐名为“以色列”(参创32∶27-28)。不久,“神又向他显现,赐福与他”,并重申“要叫以色列”(参创35∶9-10)。以后,雅各十二个儿子之后裔被称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皆称为以色列人,且为“神的选民”。此后,希伯来人又称为以色列人(参出1∶9,32∶13-14;士6∶2-3;约1∶47、49;徒2∶22)。

以色列有时也指扫罗(Saul)、大卫(David)及所罗门(Solomon)三王相继统治下的统一王国(公元前十一世纪下半叶至约公元前933年)(参王上2∶11,11∶42;代下13∶5),即以色列部落联盟,建立起统一的以色列——犹大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其中扫罗王死后,支持其子伊施波设(Ishbaal)为王之支族亦称为“以色列”。但仅两年,又被统一(参撒下2∶8-10)。

所罗门王死后,统一王国于公元前933年分裂。其北方十个支族组成以

色列王国(北国),称以色列人(参王上12∶20),后定都撒玛利亚,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所灭,族人被掳,不知所终(参王下17∶21-23),成为有名的“失踪之以色列十支派”。

在新约时代,基督教徒即是“神的以色列民”、“神的选民”(参加6∶15-16;彼前2∶9-10)。约二世纪,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以色列人”与“犹太人”混用,泛指雅各之子孙后代。

十九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一批批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于1948年5月成立以色列国,迄于今日。

三“犹大”(Judah)一词希伯来文原意为“赞美”。据圣经载:起初雅各第四子名为犹大(参创29∶35)。此后,犹大之后裔称为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进入迦南地区之后,犹大支族领土界于盐海与地中海岸非利士人地区之间(参士1∶3-4;撒下2∶4),主要城市为耶路撒冷、希伯伦、伯利恒。

在统一王国时期,犹大为以色列王国之一部。其中在扫罗王死后,犹大支族众人,拥立大卫作犹大王,初次形成短暂犹大国(参撒下2∶1-4)。后又为统一以色列王国之一部,大卫为以色列国王。

统一王国于公元前933年分裂后,南方之犹大支族与便雅悯支族组成犹大王国(南国),称犹大人(参王上12∶17,14∶21),首都为耶路撒冷。因屡次对外战争,疆界多有变化。于公元前587年被巴比伦所灭,圣殿被毁,王公贵族及平民百姓数万人被掳至巴比伦(参王下25∶21;耶52∶27),即“巴比伦之囚”事件。

犹大国亡国后,其原所在地仍被称为“犹大”或“犹大地”(参太2∶6)。犹大地区其后相继被巴比伦、波斯、希腊、埃及、叙利亚统治,但其所表示的地理范围,在各个历史阶段却不同,一度被定为犹大省。公元前167年,马卡比王朝虽曾短期独立,但因语音变化,历史上已称其为犹太国。公元前63年罗马入侵,公元前37年大希律被罗马分封为犹太王,但仅为傀儡。耶稣在世时,彼拉多作该处巡抚(参路3∶1),犹太已成罗马一行省名。另外,“犹大”亦多用于人名(参约12∶4;路6∶16;太10∶4;拉3∶9;尼12∶8、34)。

因波斯王古列年间(公元前538年-公元前409年),以色列人陆续回国,其大多为犹大支派(参拉2∶1)。故以色列人与犹大人遂成同义词。乃至“犹大”语音转化为“犹太”时,在新约圣经中,即常使用“犹太人”替代“犹大人”或“以色列人”。

四“犹太”(Jew)一词初为希伯来文犹大(Judah)一词希腊文与拉丁文译名演变而来,为希腊、罗马人对犹大人之蔑称,常含有“高利贷者”与“欺骗”之意味。约二世纪,逐渐世界通用,渐无贬义。“犹太”这一词亦普遍使用,故在新约圣经中,皆使用“犹太人”,而从未再使用“犹大人”一词来称呼。但在近现代英文中,该词又引申出“奸商”一义,盖与人们对犹太人精于营销的反感有关。另一相关术语“犹底亚”(Judea),实指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之巴勒斯坦中南部丘陵与旷野沙漠地带,为犹太人生活地区,故以往中文译者多译为“犹大地区”或“犹太地区”。

在基督教和合本圣经旧约中,未出现过“犹太、犹太人、犹太地、犹太国”等词,而在新约里,开始出现“犹太人、犹太地”等词。如《马太福音》2章、《马可福音》1章等。在天主教思高本旧约圣经中,最先在《厄斯德拉上》(亦译《以斯拉记》)(写于约公元前440年)4章12节中出现“犹太人”,在牧灵圣经中,亦是如此。在英文圣经中,以Jews表示“犹太人”(Juda、Judah、表示“犹大”,Judas表示“叛徒犹大”,Judea与Judaea表示“犹太地”,Judeo表示“犹太的”)。多数英文译本,皆从《以斯拉记》4章12节开始,用Jews表示“犹太人”,但亦有例外,如KJV版本中,在《列王记下》16章6节就开始使用Jews,此为亚哈斯当政时期(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5年)。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