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中的“坐席”
作者:崔姊妹
2025-02-03  

 

经文:太8:11-12;林前8:10

“坐席”表明吃喝享受,与人一同吃饭是友谊的表示。在新约中提到许多次的坐席。我们从七个方面来看《新约中的“坐席”》。

一、将来有许多人在天国里坐席

1.将来有许多人在神的国里坐席:(马太福音8:11)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路加福音13:28-29)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 神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 神的国里坐席。

(诗107:1-3)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就是他从敌人手中所救赎的,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所招聚来的。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许多人,这些人是指外邦人信徒。“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是以色列人的祖宗,也是信心的见证人(来11:17-21)。这里指出将有许多的外邦人,因着信心得有份于属天的国度,也因着肯让基督掌权而得享受救恩的筵席。而不信的犹太人,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可见,救恩与血统无关,只与“信”有关,信的人就可享受天国的筵席。

2.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马太福音25:1-10)“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耶稣讲到十个童女的比喻,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当新郎到来的时候,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而没有预备的,却被关在门外。

3.主人必叫警醒的仆人坐席:(路加福音12:35-37)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主人来了,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

耶稣教导门徒要警醒: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主人回来,就立即给他开门。主人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主人必叫警醒的仆人坐席,主人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

4.坐席的时候众人推辞:(路加福音14:16-24)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这个摆设大筵席的人就是天父,他为世人摆设了福音筵席,邀请所请的人(犹太人)参加,他们却以各种理由推辞。家主就动怒,要仆人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但筵席上还有空座,主人要仆人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他的屋子。

5.耶稣要与他一同坐席:(启示录3:20)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耶稣站在人的心门外叩门,若有听见主的声音就开门的,主就要进到他那里去,与他一同坐席,表示耶稣接纳他。

二、耶稣同税吏和罪人坐席

1.耶稣呼召马太:(太9:9)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

当税吏马太正坐在税关上收税时,耶稣路过此地,就呼召他来跟从耶稣,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成为耶稣的忠实门徒。

2.耶稣和税吏并罪人坐席:(太9:10)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

马太给耶稣摆设了筵席来款待祂,也叫来自己的同行税吏们,都来与耶稣和祂的门徒一同坐席:一是马太向自已过去的职业与同事们告别;二是让同事们一同来分享自已信耶稣的快乐。耶稣爱每个人的灵魂。

3.法利赛人的议论:太9:11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

法利赛人视税吏是罪人,不与他们一同坐席吃饭,他们看见耶稣竟然与税吏坐席,就问门徒是怎么回事。

4.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9:12-13)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耶稣给他们的教训是:“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在神的眼里,人人都有病(有罪),只是那些知道自己是罪人的人才来就近耶稣(灵魂的大医生),从面得着医治。但那些自以为无罪的“义人”觉得自己用不着医生,就不来就近耶稣。耶稣来是召知道自己是罪人的人,不是召“义人(自以为义的人)”。

三、耶稣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

1.耶稣在长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约12:1-2)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太26:6)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

这里,使徒约翰告诉我们时间在逾越节的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到长大麻风西门家里坐席,西门为了报答耶稣的洁净之恩,给祂摆设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其中,这是一个何等美好的场面。这场筵席为马利亚用香膏膏主提供了机会与场所。

2.马利亚用香膏膏主:(约12:3)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马利亚因着用心听道,体贴主的心,知道耶稣就要为世人的罪上S字J了,因此把事先所预备的真哪哒香膏膏在耶稣的脚上,为祂安葬作准备,屋里就满了香膏的香气。

3.犹大的议论:(约12:4-6)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贪财的犹大看到马利亚用如此珍贵的真香膏膏在耶稣的脚上,他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因此唱高调: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叫人看来,犹大是何等的挂念穷人啊!但约翰告诉我们,犹大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常窃取公用的钱财。

4.耶稣称赞马利亚:(约12:7-8)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8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听到犹大的非议,马利亚没有为自己辩护,她只是做她想做的事,但耶稣亲自为马利亚辩护,说她做了一件美事,并要门徒纪念她(太26:13)。马利亚膏主的事迹与福音共久长。

四、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最后的晚餐)

对于最后的晚餐,四福音书上都有记载(太26:17-30;可14:12-21;路22:7-14、21-23;约13:21-30),我们以《太》为例。

1.晚餐的设立:(太26:17-19)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耶稣告诉门徒,要到某人家里守逾越节,门徒就遵着主的吩咐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耶稣不仅能够料事,而且掌控着将来所发生的一切事。

2.和门徒同度逾越节:(太26:20)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

这是耶稣最后一次与十二个门徒在一起坐席了,因此有人称这天为团契日。

3.指出卖耶稣的人:(太26:21-25)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的问他说:“主,是我吗?”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告诉门徒中间有一个人要卖祂的,并指出出卖耶稣的人是犹大。

4.设立圣餐:(太26:26-30)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耶稣设立了圣餐,今天我们守圣餐,纪念主为我们舍命流血,盼望耶稣二次再来。

五、耶稣在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坐席

1.耶稣到法利赛人家里坐席:(路7:36)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

耶稣在世时,与法利赛人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这个法利赛人西门请耶稣,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但知道他没有把耶稣当贵客对待,而知道人心的耶稣前去赴席,不仅是这个西门需要祂,那个有罪的女人更需要祂。

2.有罪的女人来膏耶稣:(路7:37-38)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

这个法利赛人西门一点儿都没有尽主人的情谊,但这个有罪的女人却给了耶稣加倍:用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擦干,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

3.西门心里议论:(路7:39)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法利赛人西门看到耶稣任由这个女人行事,心里就对耶稣进行议论:耶稣怎么能任由一个有罪的女人这样呢?

4.爱多赦免多:(路7:40-47)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

耶稣提问西门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债主同时免了两个不同欠债人的债,谁会更爱债主呢?当然是多得恩免的人了。耶稣乘机教训他,这个有罪的女人爱多,所以赦免也多,“你没有做在我身上的,这个女人都加倍地做到了。”

5.有罪的女人得赦免:(路7:48-50)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这是一个何等的释放,耶稣叫那女人平平安安地回去吧,再不用受罪的控告了。

六、耶稣在法利赛人首领家里坐席

1.耶稣去法利赛人首领家里坐席:(路14:1-2)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法利赛人的首领是与耶稣对抗最激烈的人,然而,在一个安息日,耶稣却到他家里去吃饭,很明显这里告诉我们,他们的目的就是窥探祂,抓祂的把柄,他们弄来一个患水臌的人,要看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如果耶稣不医治,他们可以说耶稣没有怜悯心;如果医治,耶稣就犯了安息日。耶稣明知这是一场“鸿门宴,”还是去参加,可见祂爱人心切。

2.治好患水臌的人:(路14:3-4)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耶稣给法利赛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在安息日可以不可以治病,他们却不言语。耶稣还是治好了这个患水臌的人,叫他走了。

3.耶稣的教训:(路14:5-6)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耶稣乘机教训这些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你们怜悯牲畜,神岂能不怜悯病人呢?

4.对客人和主人的教导:(路14:7-14)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耶稣也对客人与主人进行了教导:客人要去坐在末位上,等着主人叫上坐;主人宴请宾客,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等无力报答的人。

七、在偶像的庙里坐席

(哥林多前书8:4,7,10)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

(林前10:19-20)保罗说:“我是怎么说呢?岂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什么呢?或说偶像算得什么呢?”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哥林多是座偶像林立的城市,因此信徒也深受其影响,因为他们信主前都拜过偶像。“祭偶像之物算不得什么,偶像算不得什么”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死的;但是,如果在偶像庙里坐席,那意义就不一样了,那就不是简单的吃的问题,而是表示信仰立场的问题了。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不能懈怠轻忽。

“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是祭鬼,而不是祭神”出自(申命记32:17)。在希腊文中,这里的“相交”和(10:16)“同领”、(10:18)“有份”是同一个词。“鬼的筵席”出自(以赛亚书65:11)。外邦人所献的祭是鬼的筵席,拜偶像的人,是与鬼相交。保罗不希望哥林多教会落入这样的光景中。古时以色列人拜偶像,招惹神的震怒(申32:17)。如果哥林多信徒参与祭祀偶像的活动,在偶像庙里坐席,也会招惹神的愤恨。

保罗解释了为什么哥林多信徒不可以在偶像庙里坐席。因为外邦人所拜的实际上不是死的偶像,而是那偶像背后的鬼魔,哥林多信徒在偶像庙里坐席,等于与魔鬼相交。因此,基督徒既然喝主的杯,就不能喝鬼的杯;既然吃主的筵席,就不能在偶像庙里吃祭鬼的筵席。

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中那些自以为有知识、刚强的信徒,不要在偶像庙里坐席。“我们可惹主的愤恨吗(林前10:22)?”这是一个反问句。答案是否定的:不可以!我们不应该惹动主的愤恨。保罗特别将拜偶像与神的愤恨联系在一起。耶和华神是一位忌邪的神(出20: 5,34:14–15;申4:24,5:9,32:21;书24:19;王上14:22;诗78:58–61;结8:3–5)。拜偶像的人若惹起神的嫉恨,必定会受到神忿怒的审判。保罗警诫哥林多信徒,如果你们明明知道祭鬼的筵席不能参加,却自以为站立得稳,参加了祭鬼的筵席,那就等于向神的主权挑战,将会惹神的愤恨,受到神的公义审判。这显示犹太教和基督教独一真神信仰的排他性。与神联合和与魔鬼相交完全不能相容(赛65:11),两者势不两立。神不能容忍他的子民既崇拜他又祭拜偶像。耶稣警诫他的门徒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太6:24)”。保罗劝诫哥林多信徒,不要在偶像庙里坐席,因为那等于拜偶像,与偶像相交。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