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本为大” --《诗篇》第48篇浅析
作者:李世峥
2016-10-27  

 【诗48:1-14】
1(可拉后裔的诗歌。)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2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3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4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5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6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7神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8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神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细拉)
9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10神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11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原文作“女子”)应当快乐。
12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13细看他的外郭,察看他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14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根据标题提示,《诗篇》第48篇也是“可拉后裔的诗歌”,但其写作背景不详。有学者指出,本诗与前两篇(第46、47篇)写于同一时期,都是国家危难时刻的作品。继第47篇以“上帝是全地的王”为主题描述上帝的伟大之后,本诗继续这个主题,所不同的是,作者换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视角,他以圣城的“居高华美”为主线,烘托“耶和华本为大”这个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以对圣城的颂赞来表现对上帝的颂赞。
 
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圣城和上帝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圣城是上帝亲自拣选并分别为圣的。基于这一点,以色列人坚信,无论圣城遭遇何种困境,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因为上帝必会为圣城负责,这正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46篇,诗人就论及圣城与上帝的这种关系:“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诗46:4--5)这一篇中,诗人将这种关系表达得更为透彻,更为深刻。“上帝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诗48:8)这是诗人坚定的信念。

根据教会解经传统,本诗与《诗篇》第46篇、第76篇、第84篇、第87篇、第122篇、第132篇一起被称为“锡安诗”,因为这些诗歌均以锡安为主题来颂赞上帝。多数情况下,“锡安诗”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性,以色列人常以这类诗歌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气节。被掳时期,以色列人思乡心切,时常颂唱“锡安诗”,以致外邦人都能熟知这些诗歌。他们常以“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这样的语气嘲弄以色列人。当然,以色列人知道坚决拒绝“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参诗137:1—4)“锡安诗”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但并不是说它只适合以色列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对今日基督徒的灵训。
 
以本诗为例,我们就可以从中读出上帝在“新耶路撒冷”的作为,正如柯德纳(Derek Kidner)所言:“无论当时写作的背景为何,我们发现本诗的背景亦不限于犹大的山丘。锡安不只是地方的首府,她的争战与全地有关,又扩及时间的极限。‘天上耶路撒冷’的模样——城墙高大、根基‘永远长存’,在此已约略可见。”(《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上]》)

本诗共有14节,可分为四段:1至3节为第一段,诗人描述了锡安的“华美”,藉此见证上帝在圣城中“为大”;4至8节为第二段,诗人描述了敌人的“丧胆”,藉此见证上帝在争战中“为大”;9—11节为第三段,诗人描述了选民的“赞美”,藉此见证上帝在崇拜中“为大”;12至14节为第四段,诗人描述了上帝的“引路”,藉此见证上帝在永恒中“为大”。

一、上帝在圣城中“为大”(1-3)


诗篇48:1(可拉后裔的诗歌。)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2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3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诗歌的第一段,诗人描述了锡安的“华美”,让读者可以透过圣城感受“耶和华本为大”的事实。诗人要告诉读者,圣城耶路撒冷之所以“华美”,是因为她是“我们上帝的城”。

第1节,诗人颂赞上帝的权能:“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上帝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这里的“上帝的城”,是指圣城耶路撒冷“圣山”,是指锡安山。“耶和华本为大”,这是以色列人对上帝最基本的认识。因为他“为大”,所以颂赞他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历代志上》中有一段表达这个观点的诗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天天传扬他的救恩。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在万民中述说他的奇事。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他在万神之上,当受敬畏!外邦的神都属虚无,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有尊荣和威严在他面前,有能力和喜乐在他圣所。”(代上16:23--27)
 
上帝如此之大,我们怎能不由衷地颂赞他呢?上帝的“大”体现于多个方面,但作者在本诗里所关注的,却只是他在圣城中所彰显的“大”。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圣城有绝对特殊的地位,因为这座城市处处彰显着上帝的权能,正因如此,他们都会认为上帝“该受大赞美”。
 
第2节,诗人描述圣城的“华美”:“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锡安山”,曾属耶布斯人,着名的耶路撒冷就坐落于此。大卫夺取锡安山后,将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的首都,因此该城也被称为“大卫的城”、“大君王的城”。由于象征上帝之同在的约柜安置于此,所以锡安山被称为“圣山”,耶路撒冷被称为“圣城”。
 
徐松石指出:“锡安这个地名,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广义的解释,乃指整个耶路撒冷圣城;挟义的解释,乃指耶路撒冷东部的一座山峰或东部的一片高地,这便是圣殿建立的处所。古代摩利亚山、耶布斯人的堡垒和大卫的城,都是指着东部这一区域而言。耶路撒冷初期的发展,只在这个东区而已。本诗所谓锡安乃指古代的耶路撒冷全城。”(《诗篇赏析》[卷上])
 
圣山“居高华美”(《现代中文译本》译为“高耸壮丽”),所以深得涛人的热爱,也“为全地所喜悦”,每个以色列人都对圣城有种魂牵梦绕的情感。一位诗人写道:“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诗122:1)诗人那般热爱圣城,但他的热爱不是因为圣城本身,而是因为圣城背后的上帝。
 
欧尔顿(Robert L.Alden)一针见血地指出:“诗人小心地不让那城脱离了上帝,独自成为敬拜的焦点。当敬拜的地方太美丽而取代了要敬拜的对象时,这种偶像形式的敬拜往往会出现。一些人只基于建筑的外表去选择教会,所有有关教会建筑物及其设备的吹捧,都会引致偶像式敬拜的罪行。锡安的美丽及受欢迎,是因有圣殿在其中,而在这圣殿中,天上的上帝以它作他地上的圣所。”(《天道研经导读--诗篇》)

第3节,诗人见证上帝的拯救:“上帝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帝在城的堡垒中,他显示自己是安全的避难所。”
 
对比两个译本可知,《和合本》中的“宫”,也可译为“城的堡垒”。诗人所说的“堡垒”,是指设于城市之险要位置的用以防御敌军的军事建筑。诗人说上帝居于“城的堡垒”,当然不是说上帝真的住在耶路撒冷的某个“堡垒”之中。他的意思是说,上帝要成为圣城坚不可摧的“堡垒”,以致全体以色列人都能真实地感受到他就是“安全的避难所”。
 
耶路撒冷地势较高,军事上有易守难攻的绝对优势,但她的安全却不是来自这种地理优势,真正为这座城市保证安全的,是上帝奇妙的作为。
 
正如唐佑之所言:“耶路撒冷之所以安全,不是在于其防御坚固,而是因为有耶和华的同在。耶和华本身就是安全的保障,他那拯救世界的能力,就已经说明他本身就是避难所;凡投靠他的人,必得安稳,如主前701年,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亚述人的侵略,这历史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诗中之诗[第八集]:礼拜诗》)

二、上帝在争战中“为大”(4-8)


这一段,诗人描述了敌人的“丧胆”,让读者可以透过争战感受“耶和华本为大”的事实。诗人要告诉读者,敌人之所以“丧胆”,是因为“你(上帝)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第4节,诗人描述了敌人的狂妄:“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和合本》的译文不够清楚,我们可以参考其他两个译本:《吕振中译本》译为:“看哪,列王会集拢来,一同向这里进军。”《现代中文译本》译为:“诸王结伙,前来攻打锡安山。”
 
诗人以一个“看哪”提醒读者,注意眼前列王结盟的情景。为了共同的利益,好些本来互不相干的君王走到一起.他们要共同“攻打锡安山”,这一情景与《诗篇》第2篇相似:“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诗2:2--3)这些君王自知凭借一国之力不可能攻下耶路撒冷,所以他们想到结盟。这次大规模的“会合”给了“众王”必胜的信心,挺进耶路撒冷的路上,他们洋洋自得、满面春风,颇有胜券在握、成竹在胸的意味。

5至6节,诗人描述了敌人的溃败:“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上帝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现代中文详本》译为:“他们一看见这城便惊慌失措;他们慌慌张张地逃跑。在那里他们被恐惧抓住,像临盆的妇人那么难过,像被东风击破的大船。”
 
《思高圣经》译为:“他们一见,惊魂丧胆,张惶失措。抱头鼠窜。他们在那里惶惧恐怖,苦痛有如临盆的孕妇;好像塔尔史士(即《和合本》中的‘他施’,引者注)的船只,为强烈的东风所袭击。”
 
行军路上,强大的盟军已在畅想旗开得胜,孰料,到达耶路撒冷后,“一看见这城便惊慌失措”,继而“慌慌张张地逃跑”,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他们的溃败来得何其迅速,这一定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诗人以两个贴切的比喻描述敌人的窘境:
 
(1)“像临盆的妇人”:“临盆”的痛苦,是突然的,也是剧烈的,诗人以这个画叫来说明敌人的痛苦突如其来、痛彻肌骨。
 
(2)“像被东风击破的大船”:诗人所说的“大船”,是一种产于他施的庞大而坚固的用于货运和军事的船只,在人看来,这种船只几乎无法摧毁,但只要有足够的“东风”吹来,它们就会迅速地沉没海底,诗人以这个画面来说明敌人在上帝面前的不堪一击。

第8节,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上帝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上帝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
 
目睹敌人的溃败之后,诗人惊讶不已,也激动不已,于是写下这个最能表达他内心之感受的诗句,诗人的感悟与约伯如出一辙:“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
 
在信仰之路上,“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这是最能促进灵命、最能鼓舞人心的属灵经历。由“听见”到“看见”的经验让诗人更加坚信,耶路撒冷真是“我们上帝的城”。基于这一认识,诗人郑重其事地向读者宣告:“上帝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
 
分享由“听见”到“看见”的信仰体验时,诗人没有把这种经验局限于个人,他愿意带领读者与他一起体验这种感受。所以他在诗句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是“我们”,而不是“我”。
 
认识上帝的过程,其实就是经历由“听见”到“看见”的过程,正如范甘麦伦(Willem A.VanGemeren)所言:“与救赎历史相同,是藉着‘听见’与‘看见’表达的(8节)。历世历代以来,上帝的百姓目睹上帝的同在,他安排世界上的事件,并且救赎他的百姓。”(《麦种圣经注释:诗篇[上]》)

三、上帝在崇拜中“为大”(9--11)


这段,诗人描述了选民的“赞美”,让读者可以透过崇拜感受“耶和华本为大”的事实。诗人要告诉读者,选民之所以“赞美”,是因为“你(上帝)受的赞美正与你(上帝)的名相称,直到地极”。选民的“赞美”与敌人的“丧胆”形成明显的对比,二者共同见证着“耶和华本为大”。

第9节,诗人赞美上帝的慈爱:“上帝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帝啊,在你的圣殿里,我们默念你永恒的爱。”《吕振中译本》泽为:“上帝啊,我们在你的殿堂中想念着你坚固之爱。”
 
诗人所说的“想念”有特别的含义,张国定指出:“‘想念’一词原意表示惊讶,默然地反复思想,安静而又严肃地等候(诗4:5,30:13,31:18,35:15;伯30:27;哀2:18;摩5:13)。”(《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一])
 
根据《现代中文译本》和《吕振中译本》可知,诗人所说的“慈爱”,有“永恒的爱”和“坚固之爱”之意。
 
带领读者崇拜上帝时,诗人首先想到了上帝的慈爱,这可能与他刚刚目睹上帝的拯救有关,敌人的溃败,不正是上帝对选民之爱的最好体现吗?诗人此时“想念”上帝的“慈爱”,对坚定选民的信仰有重要的意义。

第10节,诗人赞美上帝的公义:“上帝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上帝的“右手”,象征上帝的统治;“右手满了公义”,表示上帝的统治绝对公平、绝对正义。以本诗的背景来看,诗人所说的“公义”,也与敌人的溃败有关,上帝不容别有用心的盟军攻破圣城,不正是他“公义”的最好明证吗?“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诗2:9)这是以色列人对上帝之“公义”的坚定信念。
 
诗人亲眼目睹了上帝的“公义”,所以他由衷地赞美上帝,并且以“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来说明上帝配受赞美。

第11节,诗人赞美上帝的审判:“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应当快乐。”《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愿锡安欢喜!愿犹大的城邑快乐!因为你的审判公正。”
 
诗人认为,上帝使盟军溃不成军,是对他们的一次“公正”的“审判”,所以他呼吁读者与他一起欢呼。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同义平行体:“锡安山”与“犹大的城邑”同义,都是指其中的百姓,而不是指其中的建筑;“欢喜”与“快乐”同义,都是指面对上帝之“审判”的态度。
 
面对上帝公义的“审判”,没有人能说服自己不去欢呼,一位诗人写道:“耶和华啊,锡安听见你的判断就欢喜,犹大的城邑也都快乐。因为你耶和华至高,超乎全地;你被尊崇,远超万神之上。”(诗97:8--9)

四、上帝在永恒中“为太”(12-14)


这一段,诗人描述了上帝的“引路”,让读者可以透过永恒感受“耶和华本为大”的事实。诗人要告诉读者,上帝之所以“引路”,是因为他“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

12至13节,诗人鼓舞选民的信心:“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带领读者崇拜上帝之后,诗人将他们带出圣殿,“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让他们“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诗中提到的“城楼”、“外郭”和“宫殿”,都是圣城耶路撒冷中的重要建筑。
 
诗人带领读者察看这些建筑,是要他们知道,盟军的围困未给王城带来一丝损伤,以此鼓舞他们对上帝的信心,从而可以将上帝的作为“传说到后代”。
 
以色列人非常注重将信仰传递给自己的后裔,威尔斯比(Warren W.Wiersbe)对他们的做法有深刻的理解:“一个国家所面对最大的危险,不是从外面入侵的敌人,而是在里面侵蚀的敌人--整个民族逐渐离开他们列祖的上帝。每一代都必须向下一代传讲上帝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他们应该如何回应他的美善和信实(参诗71:18,78:4、6,79:13,109:13,145:4;提后2:2)。上帝的心意是要耶路撒冷成为世世代代的喜乐。(参赛60:15)只要信靠信服那位‘我们的神’和‘作我们引路的’,就会有稳妥、蒙福的未来。”(《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

第14节,诗人见证上帝的永恒:“因为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以色列人之所以将上帝的作为“传说到后代”,是因为他们坚信,“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摩西在诗歌中写道:“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上帝!”(诗90:1--2)这位永恒的上帝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无数古圣先贤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处于哪个时代,无论居于哪个区域,只要专心信靠,上帝就“必作我们引路的”。
 
撒迦利亚曾受圣灵启示,在一首诗歌中见证了上帝的“引路”:“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萌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1:78—79)这位曾经引导过先辈的永恒的上帝亲自为我们“引路”,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可犹豫的呢?

《诗篇》第48篇以圣城为主线,从圣城、争战、崇拜和永恒四个不同的视角见证“耶和华本为大”的事实。充分领略这篇诗歌的信息,我们一定会获得无穷的信心,正如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所言:“我们读此诗时,似乎若有所失,因为我们还不能肯定所指的历史年代。然而在圣徒经常发生的经历中,这是如此的确切,此篇诗已经成为常用的赞美诗。恐吓人的灾难集结在一起攻击我们,突然地被看不见的手将它们驱除掉,在我们几乎除了被击倒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时,却得到了拯救。耶和华实实在在是伟大的,我们要大声赞美上帝的拯救。”(《诗篇注释》)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