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的花 《赛40:3-8》《太6:25-34》
作者:洪光良
2016-10-27  

《赛40:3-8》《太6:25-34》 野地的花 洪光良牧师(2010/9/5)
 
  《以赛亚书》40:3-8
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或作“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当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上帝的道。一切山漥都要填满,大小山岗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有人声说:“你喊叫吧!”有一个说:“我喊叫什么呢?”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
《马太福音》6:25-34
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上帝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要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楔子
刚才诗歌班献唱的《野地的花》(原歌见附页)很好听。歌词朴素,却能彰显上帝的慈爱与荣耀;调子简单,却反映了神的大能和人的需要。听后令人喜乐倍增。但美中不足的是:歌词句法未依格律,一旦离调读词,难免略输雅致。小可于是不惴冒昧,竟敢依谱另填新词,自我欣赏而已。歌名及曲调仍依原作,词句则另有改动。
一、野地的花
  野地的花, 穿着美丽的衣裳;
  欣欣呀向荣,千姿万态竞芬芳。
  不纺也不织,天父都看顾;
  小小的一朵呀,胜过了所罗门的辉煌。
野地的花,各有顔色各有香;
  是谁栽培呀,就是天地大君王。
  万紫又千红,都是祂创造,
  祂更爱世上人,赐给我们生命的春光。
花,是美的象征,是爱的比喻,是情的缩写。可是,有时也是良辰难留、好景不再的太息。听完《野地的花》之后,联想到的很自然就是野地上有名无名的群花。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植物大概有三十万种,其中会开花的植物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在开花植物中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花演变而为果,果演变而成种子。因此,花在植物中,不但起到生命链接中的承前启后作用,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丽。
大多数的花,以其美丽芬芳,故常常成为歌颂美丽事物的代名词,也常常被用来形容冶艳动人的女性。在古典诗词中就屡见不鲜。又因为花一般都比较娇弱易谢,所以又常常被世人拿来比喻人生中短暂易逝的事物;圣经上就不乏这种用法。
二、野花五德
中国古人不单重视个人的人格修养,以致把“攸好德”列为“五福”之必修;甚至将之“移情”到其它事物之上。例如人们常常提及的“犬有五德”、“鸡有五德”等等。所谓“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德目。本人认为,若按古人的标准来衡评,野花同样具有“五德”的内容。兹妄述之如下:
“仁”、仁就是大公无私的爱。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赐雨水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野花也是如此,她不是为某人而开,而是为人人而开。也不计较你对她是否欣赏。总之,野花所领受的生命就是大公无私地呈献自已美好芬芳的生命供任何人欣赏和享受。这不是“仁”是什么。
“义”、义就是甘心乐意地奉献自己。孟子把“舍生取义”高举为人性中的极至修养,联想到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并且为拯救一切罪人而甘心牺牲自已,为人人而死并且死在S字J上的义行,更是旷古无匹的“义”。野花也是如此,她的生命就是牺牲的生命。她把花蜜留给蝴蝶、蜜蜂、小鸟,又把娇躯奉献给人类欣赏和利用。任凭人把她带到厅室、摆上祭台、什至还可以做菜入葯供人食用。这种生命,反映的就是十足的“义”。
“礼”、礼就是守本分、不逾矩的美好态度或行为。圣经的精神教导我们行事为人都要尽诸般的礼,就是这个道理。耶稣是永生上帝的独生子,却谦卑地自愿接受约翰的施洗;这就是“礼” 的极至。但野花以蜜款待昆虫,以美容娇姿怡悦人类,以身躯当燃料被火燃烧或作其它植物的肥料。野花的生命的确无违上帝造她的本意,这还不算是上好的礼物和尽到最大的本分吗。
“智”、相对于世人来说,智就是“不惑”,就是对真理的不含糊。推而广之,也就是应付生活环境的方法与能力。基督徒可以处高贵也能处卑微,就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般,野花也是如此。无论贫土沃土,到了当开花的时节她就开花,为了和阳光相配合,野花也能够自我调节绽放或闭合的时刻;为了适应土质的肥沃或贫瘠,她又会控制花葩的色泽和大小。想起使徒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对什么人就用什么语言,无论得时不得时都不忘记传道的托付。野花也是如此,不管遭遇什么摧残,只要野地还在,风日仍存,她就会挣扎着开花结籽,这无异就是上帝赐给她的智慧了。
“信”、信就是一种执着的承诺。人类出于利害关头,常常会随机应变,美其名叫做“大丈夫不吃眼前亏”,甚至也有人狡辩称之为“辩证逻辑”。但是耶稣却教导我们做人要做到“是,就说是;非,就说非。”信仰就是一生的仰望与坚持。观乎野花,也有同样的气质。
由于花卉开落各有时序,所以,中国习俗中就有“花信风”(《演繁露》)的说法,也不乏咏叹“花时”的篇章。现实生活中,更有人藉花卉开合节奏不同的特性而刻意安排,令不同的花依顺序开放而成为美轮美焕的花钟,甚至还有人因此编制成《花历》。想不到小小的野花也有如此守信守时的德行,所以,不得不赞美这都是“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3:11)的奥祕与大能。
三、野花为谁开
中国自古就是花卉的大国,对各种花卉的研究培植不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也结集成许许多多的宝贵典籍。例如《花镜》、《群芳谱》、《广群芳谱》等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专书。不难看出,这些书都是教人如何更好地认识、栽培、保护百花的。也不难看出,花苑也好,花圃也罢,花房也然,其中即使有万紫千红,其实都是有人栽种和管理的;不少名花异卉且都是由野花驯化改造过来的。如果说花园里的花是由人工移植、改造、培育出来的,“人”就是各种倾国名花的园丁了。没有园丁也就不可能造就出花园里的群芳。但不妨问一句:园中花尚有主人,而遍布古今大地超过二十万种以上的“被子显花植物”,难道就没有主人吗?如果有,谁又是他们的主人呢?花圃里的一株一朵都有专人专职照顾,野地里的亿兆芳菲就没有主人创造和保守吗?
《创世记》明言上帝在第三天就创造了植物,为了让植物万世藩延不絶,上帝就发出命令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创1:11)人们知道“花” 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种子”和“果子”“都包着核”所指的不就是“被子植物”也就是“显花植物”吗。由此足证,野花原来并非没有主或人无人关心的花草,因为全能的创造主就是他们的主人。更是他们的园丁。
经验告诉我们,大凡植物的开花结果虽然都有各自的过程,但先开花后结果却是公认的事实。成语中的“春华秋实”就是由此而来的。若然,《加拉太书》5:22所强调的圣灵九果,在未成为果实之先,应该也要先经历开花的程序。所以,若称圣灵之果为圣灵之花应该也是可以的。法兰西斯不就是称自己的灵修心得为《灵花》吗?所以,圣灵九果之为“仁爱之花、喜乐之花、和平之花、忍耐之花、恩慈之花、良善之花、信实之花、温柔之花、节制之花。”又有什么不可呢?
耶稣曾问:野地里的百合花是如何长起来的呢?他们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就算是所罗门王最荣华的时候,他所能穿戴的,也无法和上帝所创造的一朵小花相比。由此可知万物之理离不开上帝创造之理。万象之美离不开上帝创造之美。明乎此,每见野地里的花花草草,我们就会赞美和感恩。有道是:
遍地野花是谁栽?
  都是上帝造出来;
万紫千红为谁开?
  为爱上帝众小孩;
花开花落何悲哀?
  人生短促如吹灰;
何惧风雨频相摧?
  应有天父永相陪;
花信花时几度催?
  还求天恩细栽培。
莫徘徊,向天涯,
  小小野花献灵台。
四、花与成圣
以赛亚提醒我们,人生是无常的,短暂的。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人的美容,就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个人每逢读经至此,常会引发莫名的落寞与嗟叹。也会感触活着的无奈。什至还错解了“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的美意,误认为这是上帝在对美善事物的无情摧残。其实,耶和华的“气”固然是使万物萧杀的热风,更是令万物滋长的生气。因为万物的生灭消长都需要上帝的生命力,这就是忽必烈把上帝称为“长生天”的缘故。
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随团参观了一个庞大的养蜂场,在广阔望不到边的油菜花海洋中,有人告诉我,一只蜜蜂的生命只有四星期,牠一生采花成百万次,但酿成的蜜却不满一茶匙。至此才悟出生命交替的道理。一片山花可以养活多少生灵,虽然每年都有花谢,可是每年也都有花开。个体的花终必会死,然而,集体的花却生生不息、永不湮灭。设若野地里的花年年花开不谢,千年万载之后,试问地球能否装载得下千秋百代的花呢。花如此,人也然。原来上帝的气乃是智慧之气。神的创造之气令万卉芬芳,相反的创造却令花落籽成。于是给人带来成熟的收成。所以,圣经告诉我们,上帝这样做,乃是要我们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因为祂所作的都必定永远长存。
因此,在庄严神圣的圣殿里,许多圣洁的装饰,用的虽然是会凋会谢的野花图案,象征的却是永恒的意义。这就无异给我们一种啓示,在永恒上帝面前,朝生夕死的世人,不单要爱惜寸阴,努力开花活出好见证,也要把握今天,在耶和华面前存敬畏的心。
花是美的,我们也可以学习花的精神,不断呈献如花的美好人生。可惜却有人妄图占尽花的荣美,也有人刻意掠花之美来加之一已之身,圣经上不乏由花衣裳引发的悲剧,约瑟(创37:3)和他玛(撒下13:18)的故事就足以引为世人的鉴戒。主耶稣教导我们,最先要关注的是有生命的身体,而不是身体以外的如花衣裳,可是,古今仍真有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恶习,因而不时会出现诸如《皇帝新衣》的笑话。前几年,西方某国的电视台节目里,曾举行一次出位的妇女脱衣比赛,脱得最彻底的妇女就可以赢得一袭名贵的皮草作奖品。这类活动反映了世人在衣服和身体之间的矛盾选择。然而,那些为穿皮草而脱光衣服的女人,即使真的把赢得的皮草披到身上,谁又能美得过野地里的一朵无名小花呢?听听箴言31:30怎么说:
“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所以,有一身美丽衣裳的人,倒不如有一副强健体魄的人;有一张花容月貌的人是有福的,却始终比不上拥有一颗清洁良心的人更幸福。
尾 声
有一则关于匈牙利钢琴大师李斯特的轶事,时常带给我美好的启发。话说有一次李斯特到阿尔卑斯山漫游,受到山间无数野花的吸引,心情愉悦骀荡,于是就在内心酝酿着美好轻快的乐章。一路游来,竟然浑忘路之远近和山之浅深。兴致勃勃的他,信手摘了几朵野花,然后不经意地将之夹在随身携带的空白五线谱笔记本中。回家后也就忘却了。
过了许久,他无意地打开原先那本五线谱,发现那些野花花瓣已经牢牢地粘贴在谱纸上面了。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他就下意识地把这些花瓣痕迹视为音符,并且将他们连接起来。令他吃惊的是,经过连接的野花花瓣,居然成了接近美妙的旋律。经过一番润色,终于成为李斯特《阿尔卑斯山野花》鸣奏曲的主调。
阿尔卑斯山年年花开花谢,除了绚烂美丽之外,絶少引起世人的激情,但自从李斯特的《阿尔卑斯山野花》鸣奏曲行世之后,这里的野花就出名和惹人遐思了。联想到我们不外是渺小卑微的世人,能引起可歌可泣的机率不大。但是,如果我们肯置身于耶和华上帝的大能恩手中,也必成为尊贵可爱的儿女。这样的人生,不但美丽如花,也必美好如歌。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