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的艺术 太6:1-4 路6:38
作者:周神助
2016-10-27  

太6:1-4 路6:38    给的艺术 

三位一体的神是「给」的神。「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 8:32)神不但把宇宙万物赐给人类,更将祂的独生爱子赐给我们;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把祂的生命赐给我们;圣灵把恩赐给教会,恩赐是圣灵的礼物,好让我们借着恩赐来服事。所以,主的门徒要跟随主的脚踪,作一个「给」的人。
一、「给」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1、给的甘心、喜乐──施比受更有福 保罗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廿35)神甘心乐意地把恩典给有需要的人,也甘心乐意地把祂的儿子赐给人。耶稣基督甘心乐意将祂的生命赐给我们。祂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约十18)耶稣基督上S字J,为要将我们从罪里救赎出来。圣灵也甘心乐意地将恩赐赏赐给我们。因此当我们「给」的时候,应当是甘心喜乐的。
一般人总以为被别人服务或得到物质的享受,是一种福气。但圣经却教导我们「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给」别人物质或服务别人时,我们得到的福,绝对超过我们所想象的。
2、给的小心、清心──不可沽名钓誉「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太六1)主耶稣教导我们行善时,要察验我们自己行善的动机。行善的动机若是出于爱神、爱人,就不该求被人看见,或让人觉得我很有爱心。如果行善的动机是为了要得着好名声或荣耀,耶稣说这样是得不到赏赐的。行善的重点在于做事的动机和态度。
  主耶稣要我们忘记自己所做的,只想到祂的爱,只想到分享。因为分担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分享的喜乐却是双倍的喜乐。我们要学习一个智慧和正确的「给」的态度来荣耀神。教会和每位基督徒都有责任行各样的善事,但行善时要有正确的动机。
  3、给的虚心──尊重接受者的尊严  在给的时候,不但要给的清心还要虚心。我们要尊重接受者的尊严,我国有个“嗟来之食”故事,一个有志气的穷人就因为不愿意吃受羞辱得来的食物而被饿死。我们不要让接受的人觉得比我们矮了一截。当我们给的时候,不应带着施舍的观念。我们应当带着谦卑的态度去给,因为主的态度是柔和谦卑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来……。我心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耶稣基督把生命给我们「……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3∼25)主耶稣设立圣餐前,祂为门徒洗脚,为我们立下谦卑的榜样。因此不论我们在教会或社会上,与人分享神的恩典、物质与力量时,一定要以谦卑、虚心的态度,尊重接受者的尊严。
  4、给的全心、全力──左右双手全力给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太六3)通常我们行善,总希望让别人知道,这是错误的动机。保罗说:「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徒廿34)所以,知道或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抱持着正确的动机。我们应该看重的是别人真正的需要,并全人、全心去帮助、服事和供应别人。
  5、但不求回报──巴西莱的榜样  「巴西莱年纪老迈,已经八十岁了。王住在玛哈念的时候,他就拿食物来供给王;他原是大富户。王对巴西莱说:『你与我同去,我要在耶路撒冷那养你的老。』」(撒下十九32、33)。当大卫的军队面临饥饿的时候,巴西莱供给大卫军队食物;后来当大卫王的王位稳定时,大卫就想报答巴西莱的恩情。这件事提供我们几方面的态度思考:(1)我们给人不应求回报。巴西莱给大卫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大卫以后报答他。(2)对于他人给我们的恩典,我们要有一个报恩的心。(3)有人一直想要得到,却没有感恩和报恩的心。(4)也有人只帮助别人,当自己有需要时,却拒绝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不健康的给的态度。在神的国度里,我们理当彼此相爱、彼此帮助。有需要就坦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才是健康的态度。只帮助人,却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骄傲的态度!因此我们要有正确、健康的态度。
6、给的智慧──小心,但不可过份小心  要给予接受者真正需要的,不是我们想要给他的;连加恩弟兄到西非的布吉那法索,看见当地垃圾很多,但是百姓缺衣服穿,他就教导他们搜集垃圾就可以换衣服;一方面他给他们衣服,一方面作环保!这是很有创意的给。求神让我们有智慧看见别人真正的需要。给人一条鱼,不如给他一只钓竿,而且教他钓鱼,这才是有智慧的给予。在「给」的艺术上,我们需要有智慧及正确的态度。
  二、给的时机──除了注意动机外,还要:
1、给的及时──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  给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动机,更要给的及时。要学习雪中送炭,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给,而非锦上添花。当大卫遭遇困难的时候,巴西莱供给他食物;但是当大卫再回耶路撒冷作王时,食物对大卫就算不了什么。因此我们要敏锐于周围的人的需要。
  当伯大尼的马利亚打破真哪哒香膏来膏耶稣,耶稣称赞她「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她所做的,是尽他所能的,他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十四8、9)。当耶稣死的时候,亚利马太人约瑟还有尼哥底母来膏耶稣(约19:38、39)。另外,当耶稣复活的时候,几个妇女也到坟墓要去膏耶稣(可十六1)。就以上三个膏耶稣的时间,伯大尼的马利亚的时机掌握的最好。
  耶稣用五饼二鱼供应五千人的需要「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太14:19)我们要给,且要给的迅速。当耶稣给门徒五饼二鱼时,门徒很快就把饼跟鱼传递出去,因为五千个人都很饿了。如果我们拿到东西已经坏了;饼发霉了、鱼味道变了,或是蔬菜摆放久了,罐头过期了,我们再给别人,这样都不好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在东西很新鲜的时候就尽快给人。
  2、给在暗中──兄弟暗中互给麦稛 有对相依为命的兄弟,守着父母留下的两块田。已婚的哥哥想到弟弟还没结婚,收成时就拿着刚收成的麦稇,放在弟弟的谷仓里;而弟弟也想到已经结婚的哥哥要养家庭,他也把麦稇偷偷地放入哥哥的谷仓。有一天,两个人都拿着麦稇要偷偷的放入彼此的谷仓时,在半路上相遇,因此两人彼此拥抱。传说在那相遇的地方,就是建圣殿的地方。这教导我们,教会是建立在彼此相爱的根基上。教会里弟兄姊妹理当彼此相爱、彼此供应、彼此扶持,当我们这样行,众人就因此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
  3、牛比猪给的更有智慧 有一个关于猪与牛的小故事。猪对牛抱怨说:「我们最终的下场都一样,全身都被人类吃了,但是人类感激你、称赞你,却不感激我。」牛对猪说:「我们的下场虽然一样,但是当我活着的时候,我帮人类耕田,天天把牛奶给人们喝。」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很富有,死后别人才分他的遗产。求神让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像牛一样,供应别人的需要。
  三、给的报赏
1、不求回报、却有回报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六38)巴勒斯坦地区上游加利利的海水流进流出,盛产许多水产,但是下游死海的水却只进不出,因此是死寂一片,连一只鱼虾都没有。我们要像加利利海,不要像死海。一个愿意给的人,是富足的人;一个只想到自己,只关心自己的人,是吝啬的、贫穷的人。对神,也是一样,我们乐意给人、奉献给神,神就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赏赐给我们。
  有一个人对《活出美好》一书的作者说:「牧师,我最近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什一奉献!」牧师回答说:「你不是不能承担什一奉献,你是不能承担不做什一奉献的结果。」什一奉献是神赐福的种子,是神打开天上窗户赐福的关键,如果我们把种子吃掉了,就不能经历更大的恩典。神不是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三10)

2、父在暗中察看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六4)当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牧人彼此相争时,亚伯拉罕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创13:8)亚伯拉罕让罗得挑选了约旦河的全平原。神在暗中查看,罗得离开后,神对他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创13:14、15)神在暗中察看,必在明处报答。之后,神又要亚伯拉罕献上独生爱子以撒。当亚伯拉罕带着艾萨克到摩利亚山上,准备要杀儿子献祭时,神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22:16∼18)我们「给」或「不给」,神都在暗中查看。
  3、给与不给──永恒中的回报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太25:40、45)耶稣告诉我们,在做与不做之间,可能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但是神绝不会忘记!因为神在暗中查看。所以「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太25:31∼33)主耶稣向右边的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阿,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又甚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37、39∼40)当我们关心在泰北、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宣教有需要的人,我们就是在帮助祂。帮助他们,就是做在耶稣的身上。
  期盼有一天在永恒里,主也对我们说:「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学习去接受神的恩典。没有一个人是先给神的,都是神先给我们。当我们接受主耶稣的宝血、主的爱与恩典、圣灵的感动与恩赐,以及祂一切的丰富,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给的人。
  我们若不能给,是因为我们没经历到主的丰盛。当我们经历了主的恩典,「给」和「分享」的生命必定会在我们里面!所以,让我们学习不但做一个「给」的人,更要做一个「接受」的人。 周神助 牧师2006/7/9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