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唐纳《士师记》1~10章注释
作者:马唐纳
2016-10-27  
 

士师记简介


  “士师记的事迹令读者多感忧愁;也许圣经里没有别的经卷,更能清楚地见证我们人类的弱点。可是里面也有神的怜悯及长久忍耐的无误标记……我们看见这些微小之拯救者的生命,就知觉到今世需要一个伟大的拯救者。他拥有无瑕疵的生命,能够带来完全的拯救,不但是在今世,而且是永远的。”~孙达雅

壹·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

  神赐力量给软弱的人,独特地记载在这本奇妙的经卷里。事实上,士师记可以用三节经文作评注:“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较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7~29)例如:以笏是左手便利的便雅悯人(三12~30),左手是被看为较右手软弱的。珊迦用微不足道的武器——赶牛棍杀死六百敌人(三31)。底波拉是“弱势性别”的一员(即使她本身并非软弱!)(四l~五31)。从人看来,西西拉有九百辆铁车,相对巴拉的一万步兵就是错劣的配对(四10,13)。雅亿也是弱势性别的一员,取了帐棚的橛子从西西拉的头骨钉进去(四21)。她用左手拿着那根橛子(五26,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基甸迎战敌人,军队被耶和华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三百人(七l~8)。大麦饼是穷人的食物,说出贫困和虚弱(七13)。基甸的军队的不常规武器是角、用陶烧成的瓶和火把(七16),而且要打破瓶子(七19)。亚比米勒被一个妇人抛出的一块磐石击毙(九53)。“陀拉”的意思是蚯蚓(一O1)。当我们看到参孙的母亲时,她是没有名字、不育的妇人(一三2)。参孙用驴的腮骨杀死一千个非利士人(一五15)。

贰·作者

  虽然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士师记的作者是谁,但是犹太法典和早期基督徒传统认为士师记、路得记和撒母耳记都由撒母耳撰写。这观点得到撒母耳记上十章25节的支持,显示先知就是作者。而且最低限度,经卷书写时间正与撒母耳身处的时期配合。

叁·写作日期

  士师记最合理的写作日期,为君主制度年代里的首半个世纪(主前1050~1000年),原因如下:

  首先,反覆用的语句“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一七6;一八1;一九1;二一25),表示撰写的日期已有君王。

  跟着,第一章25节显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撰写便是在大卫占据耶路撒冷之前。最后,第一章29节提到的基色,后来由法老送予所罗门王作结婚礼物,引伸写作日期在这事发生以前。所以写作日期似乎是在扫罗的王朝或大卫统治的早年。

肆·背景与主题

  士师记记载以色列国族的历史,在约书亚一代的以色列人都去世后,百姓没有全面赶出迦南地的外邦居民。事实上,他们与异教徒混合在一起,并且有拜偶像的习惯。结果,神重复地把他的百姓交在外邦的压迫者手中。这个苦役把犹太人推到痛苦悔改的地步。当他们呼求主拯救他们的时候,他便兴起士师。这经卷得名士师记,正由这些领袖而来。

  这经卷记载的事迹约三百二十五年;由俄陀聂至参孙。

  士师是军士领袖而非仅是审判官。他们以出乎信心的英勇事迹,执行神的审判或推翻他们的压迫者,从而给百姓恢复部分和平和自由。十二位士师被兴起拯救以色列人。有部分以很长的篇幅记载,其它只以一或二节的经文提到。他们来自九个不同的支派,从米所波大米人、摩押人、非利士人、迦南人、米甸人和亚摩利人中拯救他们的百姓。没有一个士师统领整个国族,直到撒母耳的出现。

  士师记并不是严格地按年代记载。首两章包括简介的资料,既是历史,也有预言性质。士师的记载(三至十六章)不需要按年代排列。一些士师同时间打败他们的敌人,但在不同部分的地上。记着,当经卷提到的年数连续地加起来时,总数超过四百年,这是多于圣经所列出的时间(徒一三19~20;王上六1)。

  结束篇章(十七至二十一章)记载的事件于士师时期发生,但是被安排在经卷的尾部,勾画以色列人那时在宗教、道德和社会上的恶行。那时期的特色,在主要的经节(一七6)里全神地描绘出来:“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若我们相信神每一句话都是纯洁,而且圣经都是有益处的,那么士师记必蕴含重要的属灵主题和教训。部分的教训隐藏在外邦压迫者和拯救以色列人的士师的名字里。压迫者勾画出世界的权势设法把神的百姓束缚。士师象征属灵争战的方法。

  我们在注释中,包括一些实际的应用,许多来自古旧的着作。

  极端地学习预表和人物形象的引用,常是一种危险。我们要避免任何歪曲或凭空想象的引申,此外也要承认未能确定部分名字的意思。我们得知不同的意思,这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大纲

壹·回顾与前瞻(一1~三6)
  一、回望(一l~二10)
  二、前看(二11~三6)

贰·士师时代(三7~一六31)
  一、俄陀聂(三7~11)
  二、以笏(三12~30)
  三、珊迦(三31)
  四、底波拉和巴拉(四~五)
    1.以散文体写的故事(四)
    2.以诗歌述说的故事(五)
  五、基甸(六l~八32)
    1.呼召基甸服事(六)
    2.基甸的三百人(七)
    3.基甸与非利士人战争胜利(八l~32)
  六、亚比米勒篡位(八33~九57)
  七、陀拉和睚珥(一O1~5)
  八、耶弗他(一O6~一二7)
    1.以色列人的苦难(一O6~18)
    2.耶弗他为以色列人抗敌(一一1~28)
    3.耶弗他的誓言(一一29~40)
    4.耶弗他杀以法莲人(一二1~7)
  九、以比赞、以伦和甲顿(一二8~15)
  十、参孙(一三~一六)
    1.参孙的属神产业(一三)
    2.参孙的筵席和谜语(一四)
    3.参孙的报复(一五)
    4.参孙被大利拉欺骗(一六)

叁·宗教、道德和政治的腐败(一七~二一)
  一、米迦的宗教建设(一七)
  二、米迦和但族人(一八)
  三、利未人及其妾(一九)
  四、与便雅悯人争战(二O~二一)

第一章

壹·回顾与前瞻(一1~三6)

—.回望(一1~二10)

  一1~3 以色列人靠神的大能,征服了许多仇敌,也胜过许多困难,终于进入迦南美地,占领了神应许他们列祖之地。但是任务并未完成,还有许多土地未能攻下。约书亚离世后(二8),犹大支派取得领导地位,与南部的迦南人争战。在神的得胜应许下,犹大寻求西缅支派的帮助,显示他们欠缺信心,未能全然倚靠神的话语。

  一4~7 第一次胜利攻克在比色的外邦居民。杀了一万人后,他们砍断王手脚的大拇指,正如他对待敌人一样。他必须被治死,正如主吩咐的(申七24),但反而他只被弄致残废,然后他被带到耶路撒冷,后来死在那里。这预示以色列人在他们的地上对待外邦人时的不服从。以色列人只是使他们残废,而不是消灭他们。部分的服从是不服从而已,这使犹太人在往后的日子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8 犹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取得有限的成功,只破坏了城邑。但是无论是犹大或是便雅悯都不能把耶布斯人逐离城外(参看书一五21~63的注释),直到大卫时代才能成功(撒下五6~7)。

  一9~15 占领希伯伦,犹大应记一功,约书亚记第十四和十五章告诉我们迦勒主帅这次征战。这并没有不一致,因为迦勒来自犹大支派。这些经文(9~10)基本上是指迦勒的攻城(20节),并且不是指在约书亚死后接续的征伐,就如俄陀聂占据基列西弗的事迹重复记载在11至15节。尽管这事从前已出现过(书一五16~19)。

  一16 基尼人继续与犹大人同住,纵然他们从未真正归属其下。

  一17~21 犹大其它的征战包括有何珥玛、迦萨、亚实基伦和以革伦,但是那些胜利都不完满。平原的居民……有铁车,而犹大没有信心前往攻打他们。他们不愿意在困境下坚持。第21节显示士师记的写作日期在大卫攻取耶路撒冷之前。

  一22~26 只有约瑟的两个支派取得胜利的荣耀。(这些经文也许指到攻占伯特利,当时约书亚仍在世[书一二16],就象前面有关希伯伦和基列西弗的经文,回顾那伟大的争战主帅的日子。)他们攻打伯特利的城邑,起先名为路斯,并毁灭了这城。可是他们的错误是答应释放与他们合作的人。那人上在赫人之地建一座城,名为路斯。未审判的罪得以存留,日后必须处治。

  一27~36 余下的经文里,七个中部和北部的支派被点名,因为没有赶出那些迦南人离开他们的境内:便推悯(21节),玛拿西(27~28节)、以法莲(29节)、西布伦(30节)、亚设(3l~32节)、拿弗他利(33节)和但(34~36节)。

第二章

二1~5 耶和华的使者在波金(悲哭的人)斥责百姓的不顺服。第1节说他从吉甲(祝福之地)上到波金(悲哭之地)。以色列人由胜利堕进哀痛里。他们没有赶出迦南人,也未能毁灭他们的偶像和祭坛。因此主拒绝把当地的居民……赶出去,反而容许他们侵扰以色列人。本段指出后来压迫的根由。无怪乎百姓就放声而哭,并给那地起名叫波金!

  二6~10 本段重温约书亚人生的终结,并那在他以后的世代。在申命记第六章里,主给了他的百姓明确的吩咐,但他们没有顺从,便陷入第10节形容的愁伤光景中;既欠缺属灵领袖,神的百姓相对也欠缺顺服。以色列的老一辈人死了,新一代的人不再顺从耶和华。他们完全不认识他,不事奉他、爱他和顺从他,甚至不知道他是谁。本书的2章10节至3章7节所描写的,正是以色列人一再的体验:犯罪、受神惩罚,悔改、蒙拯救、再犯罪,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每一代人都未能教导下一代爱神、顺服他,而这正是神律法的中心要旨(参申6:4-9)。上一代没有教导子孙敬畏耶和华和持守他的诫命,先祖的忽略导致他们的子孙背弃信仰。

二.前看(二11~三6)

  二11~19 另一方面,余下的经节前瞻整个士师时代,勾画出当时一个四重的循环:

  (11-11)
  苦役(14,15节)
  哀求(这里没有说明,参看三9;三15;四3等)
  拯救(16~18节)

  这种行为模式也形容为:

  背叛
  惩罚
  痛悔
  安息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经历了七次兴衰:(1)悖逆神,(2)因此受仇敌欺压,(3)蒙敬畏神的士师拯救,(4)在士师治理之下忠于神,(5)当士师死后又忘记神。詹逊指出这个士师记的大纲(11-19节),把焦点带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真理上,都在全书显明出来:

  (1)人内心严重的罪恶,反映他们忘恩负义、顽梗、反叛和愚昧。
  (2)神的长久忍耐、耐性、爱和怜悯。

  圣经里只有这卷书把这两个真理放在这么尖锐的对比上——以色列彻底的失败和耶和华持久的恩典!

  二20~23 由于以色列人持续不服从,神决定容许列邦留在这地上,借此责罚他的百姓(20~23节)。惩罚不服从,并不是主不赶出所有迦南人的惟一原因。他留下他们来试验以色列(22节;三4),并锻练后代争战(三1,2)。我们能够从中领受心得,为何主容许信徒面对问题和试炼。他想知道“他们肯……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22节)

第三章

三1~4 第3节列出留下来作为以色列人的试验的几族: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利巴嫩山的希未人。神留下这些仇敌,好“试炼”以色列人,给他们操练顺服神的机会。神也许在你的生活之中留下一些障碍,用以培养你对他的信心与顺服。它可能是憎恶你的人,是困难的情势,或是你所不明白的问题。

  第一个循环开始:罪(5~7节);苦役(8节);哀求(9节上);拯救(9节下~ 11节)。

  三5~6 七个与以色列人共处的国族中,这里记录其中六个。除了第3节提到的外邦民族,加上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第七个民族就是革迦撒(书三10;二四11)。

  高恩博士简要地点出每一个循环的开始:“以色列人莫视摩西的警告(申七3及下);与当地人通婚,后果是接纳他们诱人堕落的异教。”士师记里的故事大多数以“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种句法做开始。大多数以色列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心拜偶像,只是在敬拜耶和华神之外加上拜偶像,但渐渐地他们就全神贯注去拜异教之神了。

贰·士师时代(三7~一六31)

一.俄陀聂(三7~11)

三7~8 百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外邦人通婚,然后拜他们的偶像。不纯洁和不道德(6节)导致拜偶像(7节)。神早已警告他们。与迦南地的居民交合的严重后果。他们是圣洁的百姓,若他们知道神的祝福,就必定自持,远离污秽(申七3~6)。神把以色列人交在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共八年,以惩罚他们。他的名字意思是贿赂,人双重的罪恶。

  三9~11 耶和华回答他百姓悔改的哀哭,兴起迦勒的侄儿俄陀聂,救他们脱离敌人,打开了四十年和平的日子。俄陀聂(神的狮子)先前取去基列西弗(经典之城),转名为底壁(永存的圣言)。这是信心对神的话所行的。

二.以笏(三12~30)

  三12~14 在第二个循环里,以色列人被摩押王伊矶伦征服了十八年。

  三15~30 以笏是神这时候给予以色列人的军事领袖……一个左手便利的便雅悯人。在以笏所处的时代,左手便利被视为缺陷(参二O16),以笏的“弱点”是明显可见的,但是在耶和华看来,以笏的不利条件是可以转变的,就像用左手打网球的人变不利为有利一样!所以神仍使用他使以色列人得胜!

  他被百姓任命向伊矶伦王进贡礼物。他把两刃的剑藏在衣服里面。在送上礼物后,王大概对犹太臣民不存戒心。然后以笏要求与王单独讨论一件机密事。当所有出席者都退去,以笏便刺杀王并逃去。后来事情被揭发,以笏聚集以色列人,上去与摩押对抗,杀了……约有一万正在撤退的士兵。以色列人才得享太平八十年。

  当默念(基拉,15节)生颂赞(以笏),世界的统治者(伊矶伦)丧命在那锐利的两刃剑下(圣经)、即使神的话只由一个左手便利的人使用也有用。

  俄陀聂来自犹大,以色列中的大能支派。以笏来自最小的支派便雅悯。神可以起用大或小的来取得胜利,因为无论如何能力是来自他的。人只是施行拯救的代权人,并非来源。

三.珊迦(三31)

  三31 只有一节经文介绍这位士师。他用赶牛的棍子(赶牛棍是一条长棍,一头钉有尖锐的铁钉,一边是平滑的铁片;尖端在耕地时用来赶牛,平滑的一端则用来清理农具),打死六百非利士人。这是士师记中另一个例子,说明神用“软弱的东西”来完成大能的胜利。一位朝圣者(珊迦)掌握神的话(赶牛的棍子——参看传一二11)能够令神百姓中间流浪者(非利士人)溃败。

第四章

四.底波拉和巴拉(四~五)

1.以散文体写的故事(四)

  四1~3 以笏死了之后,以色列的恶行继续下去。于是神兴起下一个压迫者——耶宾,一个以夏琐作据点的迦南王。关于耶宾,我们所知不多。在许多年以前,约书亚曾打败了一个叫耶宾的王,并放火焚烧夏琐城,将之夷为平地(参书一一1~11)。这时可能夏琐城已被重建,也可能是耶宾想重建它。这是士师时代惟一的一次,有仇敌从以色列本地兴起。以色列人未能将所有的迦南人赶出去,迦南人就重整军队,想卷土重来。假使当初他们顺服神把迦南人逐出那地,就不会发生这场战争。

  耶宾的将军是西西拉,他拥有铁车九百辆。铁车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由一两头马拉着前行;有些铁车甚至有锋利的刀从轮下伸出,用以杀戮步兵。耶宾有九百辆铁车,以色列人无法打败这支强大的军队。于是耶宾控制以色列二十年。

  四4~9 神这次不兴起男人,却兴起“弱势性别”的一员,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这并不是让女性取得属灵权力的根据,只是当时正值信仰衰微时期。她不应当被用作今天女姓在教会的角色。因为她是一个例外;而不是一个规定。还有,这里是说以色列,而不是教会。)底波拉委托巴拉到北面攻打西西拉的军队,但是他拒绝前去,除非她与他同去。由于他不愿作带领,底波拉便告诉他,战胜西西拉的荣耀将归予一个妇人而不是他。

  四10~16 底波拉采取主动,呼召巴拉并命令他与西西拉争战,正如主所吩咐的。然而在希伯来书十一章32节,巴拉被表扬信心,而不是底波拉。虽然他开始时有点犹豫,但最终以信心服从主并拯救以色列人,(根据新国际译本,第11节提到的何巴,应该是“摩西的内兄弟”,而不是英王钦定本的岳父。)

  “巴拉在他泊山南面的山坡,公然展示他那一万军队。西西拉中了圈套。他和他的铁车在夏罗设南部的浅滩走过基顺河。他们奔往东南面,沿着古旧的大路到他纳。以色列人从南面的以法莲,从耶连进入平原(五14),并与位于他纳平原的巴拉北面军队会合,这是在基顺的南面。底被拉呼吁前去进攻(14节)。是步兵对抗铁车!在这关键时刻,大雨降下,平原变成泥沼,彻底地困着铁车和马匹(五4)。这便有利步兵作战……巴拉奋力进攻。西西拉与他的兵士分散并逃跑。失去领袖的军队不善于步行打仗,便四奔求据地。雨势不断,基顺河水滔滔。那些逃过以色列人击杀的士兵,尝试过浅滩到夏罗设,但被基顺河水冲去(10~16节;比较五20-21)。”——(读经会出版《每日灵粮》)

  四17~24 西西拉找到基尼人……雅亿的帐棚作庇护所,得到食物和藏身处。当他睡着时,雅亿把帐棚的橛子钉进他鬓边。巴拉追赶时经过那里,雅亿请他进内看敌人的尸体。因而底波拉在第9节的预言应验了。神只用蜂蜜(底波拉)便丢下了人力因素(耶宾),正是人高举自己过于神的知识的时候。对仇敌的审判如闪电(巴拉)。雅亿(登山者)用帐棚的橛子(她虔诚生活的见证)使伪装的有权者倒下。橛子代表神的话语(耶二三29)。

第五章

2.以诗歌述说的故事(五)

  五1~5 底波拉和……巴拉之诗歌是一古典的启示文学之作。诗歌的开端颂赞耶和华后,底波拉重述主得胜前进,当时以色列人离开以东的边境前往应许之地。所有的敌对者都在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威荣下消化了。

  五6~7 然后她形容在珊迦的时候之情况。当时的危险是大道无人行走。旅客不走直路以逃避贼党的抢掠。村民不敢冒险离开他们的家园——就是这样,直到……底波拉兴起。

  五8 由于百姓转去拜偶像。那地便交予争战和血腥,并且以色列没有武器应战。

  五9~15 不过,当神兴起底波拉和巴拉,部分以色列的领袖和百姓英勇相助。有从以法莲、便雅悯来的,也有从玛吉(玛拿西的支派)、西布伦和以萨迦来的。

  五16~17 跟着底波拉记起那些不前来帮助的百姓。流便人虽心中设大谋,但仍留守在羊圈内。基列人(迦得)不过约但河加入战役。但人逗留在船上。而亚设人在海口坐看。

  经文小心地记下那些在战役中打仗的支派,并那些被动地站着的人,他们不愿因耶和华的缘故以身犯险。今天的情况也一样:主知道谁正在主动地对抗世界和魔鬼,和谁只是在后方坐着看。奖赏的时候快将来临,那时也是受亏损的时候(林前三10~15)。

  五18~22 西布伦和拿弗他利人十分突出,为耶和华冒性命危险,不计代价(却未得掳掠银钱)。他们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刻与迦南诸王对抗。大自然的力量在他们一方,因为他们在主的一方。

  五23~27 米罗斯被指出要受咒诅,因为他们没有前来帮助耶和华。正当需要帮助对抗敌人时,那城的人仍保持中立。可是住在帐棚里的雅亿,勇敢灵巧地消灭西西拉,就得蒙福祉。我们的主的母亲是另外仅有的妇人,突出地被称为蒙福的(路一42)。

  五28~31 同时,西西拉的母亲从窗户往外观看,等候她的儿子携带战利品归来。她不明白为何他延迟回来。她聪明的宫女保证说,他必定是与他的兵丁瓜分战利品。不过西西拉永远不回来了。愿耶和华所有仇敌的结局也同一样。

  另一方面,愿那些爱主的人如日头出现。西西拉死后,这一章便以国中太平四十年作结。


第六章

五.基甸(六1~八32)

1.呼召基甸服事(六)

  六1~6 在下一个循环中,以色列人被米甸人欺压。米甸人是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妻子基土拉所生的儿子米甸(参创25:1-2)的后裔,住在旷野;他们的祖先是由此而来,所以就常与以色列人冲突。米甸人是专作抢掠的游牧民族,在士师时代之前多年,以色列人仍在旷野飘流的时候,就曾经与他们争战,几乎把他们全部消灭(参民三一1~20)。因为没被灭尽,这民族的人口又增多起来,到这个时代,再一次前来欺压以色列人。他们率众前来毁坏以色列人的农产物,象蝗虫般破坏全地,并偷去牲畜。以色列的后退造成贫穷、奴役和恐惧。以色列曾征服的民族如今成为他们的主人。当我们转离主不作基督徒,旧有的习惯便奴役我们,使我们变得贫乏。

六7~16 当以色列……呼求耶和华,就有一位先知被差遣提醒他们的拜偶像光景。然后耶和华的使者,我们相信是道成肉身前的基督,在名叫基甸的玛拿西人面前显现。当时他正秘密地在酒榨内打麦子,以防备米甸人。农夫通常在山坡上宽大的禾场上打麦,把麦子高高扬起,藉风把糠秕吹去。不过,如果基甸这样做,就容易成为匪徒的目标,所以他被逼要躲在酒榨里打麦子,一般人不会怀疑有农夫的谷物藏在那里。那使者告诉这“大能的勇士”,神要使用他,让他从米甸人手上拯救以色列人。尽管基甸推辞,但使者重复他要执行这重要任务的呼召。

  六17~24 基甸感到他是与主对话,于是要求一个证据。然后他预备一只山羊羔和无酵饼献为礼物。当使者用杖……挨了那祭物,祭物便被火……烧尽了。基甸知道他在主的面前,便害怕要死了。但是耶和华对他保证“你放心”,于是基甸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名为“耶和华沙龙”(“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

  六25~32 神呼召基甸去作以色列人的拯救者之后,立刻叫他砍下木偶拆毁巴力的祭坛。这是对基甸的信心与承诺的考验。那夜,基甸服从耶和华,毁坏他父亲为巴力建造的坛。以及在坛旁的木偶,取而代之的是为耶和华筑另一座坛。早上,城里的人准备杀他,因为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放肆。但是他父亲约阿施介入说,如果巴力是真神,他必定有能力保护自己。约阿施下令任何人拥护巴力,必要被治死。基甸就此得了别名耶路巴力,意思是“让巴力……争辩(为他自己)”。

  有些人可能怪责基甸在夜间拆毁祭坛,是出于害怕。可是我们总不能漠视一个事实,就是他确实服从了耶和华。他的惧怕没有止住他的服从。我们都会惧怕,而惧怕本身并非错的。然而当这阻碍我们服从主,便是信心的障碍,这是罪了。

  六33~35 这时候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聚集同与以色列争战,他们过约但河并在耶斯列平原安营。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便从玛拿西、亚设、西布伦和拿弗他利支派聚集士兵。亚比以谢(34节)是基甸的先祖。这里引用的名字(希伯来文)是家族称号(亚比以谢族,新英王铁定本),泛指他的后代。另参看第八章2节。

  六36~40 在基甸走进战场之前,他渴望得到从神来胜利的保证。第一个保证显于露水只降在一团羊毛之上,而不是四围的禾场。第二个保证在翌日的晚上出现,露水降在地上,而不是羊毛之上。

  基甸的羊毛常被基督徒误解。我们必须记着两件事:基甸不是视羊毛作引导,而是一个确据。神曾告诉他要做什么,基甸只是寻求成功的保证。有人说在某些事情上,要搬出羊毛来寻求主的能力,实是错误应用这些经文。第二,基甸要求是超自然的记号,而不是自然的记号。在自然的情况下,基甸要求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除非得到神直接的介入。今天人们也把一些东西当作“羊毛”,但这些东西都可以自然地发生;没有属神的介入。这都是错误应用这个故事。我们在这里看见神,屈尊于人较弱的信心,向他们保证得胜。今天神可以且作了——给予保证来回答祷告。
附篇——主的使者

  我们相信主的使者(耶和华)是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前的显现。研读记载他的有关经文,可清楚看出他是神。并且他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格。

  首先,圣经显示他是神。当他在夏甲面前显现时,夏甲知道神与她同在;她称他为“看顾人的神”(创一六13)。在摩利亚山上,与亚伯拉罕说话的使者,称他自己为“主”(希伯来文是YHWH,或Jehovah ;创二二16)。雅各听到使者介绍他自己为伯特利的神(创三一11~13)。当以色列为约瑟祝福的时候,他交替用“神”和“使者”的名字(创四八15-16)。在烧着的荆棘中,这是耶和华的使者“显现”(出三2),但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出三6)。主在云柱里,走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出一三21),他并不是别人,正是“神的使者”(一四19)。基甸惧怕自己会死,因为看见了耶和华的使者,就是看见了神(士六22-23)。耶和华的使者告诉玛拿亚,他的名是奇妙的(士一三18),这是神其中一个名字(赛九6)。当雅各与神的使者搏斗,他是与神搏斗(何一三3-4)。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据说明,在旧约里提到的耶和华(主)的使者,所指的就是神。

  华富德(由薛弗尔引述)列出四点来支持这论据:“(l)在新约中,神第二位格是看得见的。(2)在基督道成肉身后,旧约里耶和华的使者不再显现。(3)耶和华的使者和基督都由父神差来。(4)耶和华的使者不是父也不是圣灵。”华富德继续解释第四点,父神和圣灵为人看不见的;并且两者都是非物质的。他总结说:“没有可取的理由否定耶和华的使者是第二位格,每个已知的事实都指出他的身分就是在新约时期的基督。”

  基督既是耶和华的使者,他与其它使者的分别,是他并非受造的。在新旧约中。“天使”被翻译为“使者”;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因此,正如薛弗尔说,他只在职分上,是一位“天使”。

第七章

2.基甸的三百人(七)

  七1~3 为要清楚显示对抗米甸人并得到胜利是出于神的,主首先削减基甸的军队,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一万,方法是把惧怕胆怯的人遣回家,这是律法的规定(申二O8)。

  七4~8 为了进一步削减军队,神在河边试验士兵。那些跪下喝水的被撤去。当日犹太人和亚拉伯人行路,是将行李背在背上。在路上喝水有两个方法:(1)将行李放下,用口对水而喝;(2)为赶路,并防备劫路的,就不放下行李,用手捧水而喝。那些用舌头舔水象狗,并行动迅速的,便保留在军队中,数目有三百人。

  七9~14 然后耶和华指示基甸夜探米甸人的营地的外围。基甸与他的仆人普拉一同走到敌人扎营的外围。他听到一个米甸人告诉他的朋友说,他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将帐幕撞倒。那朋友明白这梦的意思是以色列会打败米甸。麦饼是一般农民的食物,大麦只值小麦的一半价钱,用它做的饼被看为下等货,以色列人在米甸人面前也是如此。在这里大麦代表以色列,那帐幕象征米甸人的军队。

  七 15~20 也许基甸想起军队人数减少,心里再生惧怕,这也情有可原。神要求他以三百人对抗那十三万五千大军(八10)!但是当这话出自敌人口中,便增加了他的信心。于是,基甸先敬拜(15节),然后作战。

  因胜利获得保证,基甸便回到以色列营中,召唤他的士兵作战。把军队分作三队。一百人一队,为每名士兵配备一个号角和一个陶造的瓶,瓶内藏着火把。他们进攻米甸人营地的四周。在得到指示后,他们一起吹角,打破陶造的瓶子,让火光显露出来,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哥林多后书四章7节就这事作属神的阐释。我们的身体是瓦器。惟有我们常为耶稣的缘故,被交在死地,才能让神显在耶稣基督面上的荣光,在人前照耀。

  七21~25 基甸和他的军队顺服神的结果,是神“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在混乱和惊慌中,米甸人开始互相攻击,然后逃跑。起初他们被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支派的兵连击。但后来以法莲的众人被召唤联合攻取约但河的浅滩,乘敌人横过约但河觅道逃亡之时,毁灭敌人。以法莲人俘掳并杀了米甸的两个首领……俄立(乌鸦)和西伊伯(狼)。

  我们可以从基甸领导的行动中学到一些教训。领袖在领导别人以前,必须全然确定他要作什么。他必须首先是个敬拜者,予神当得的位置(15节)。他必须以身作则,作跟随者的榜样(17节)。他必须小心,要知道荣耀属谁——先归与神,然后才是神拣选的器皿(18节)。

第八章

3.基甸与非利士人战争胜利(八1~32)

  八1~3 先是以法莲人恼怒基甸不邀请他们一同争战。但在基甸提醒他们所俘掳那两个首领,比他所作的任何事都杰出。基甸婉言以“拾取剩下的葡萄”,比喻他们的成就大于他自己的本族(亚比以谢族),他们的怒气便平息了。如前文的解释,亚比以谢(2节)所指的是基甸和他的兵。

  八4~7 犹太裔的疏割人拒绝把食物给予基甸和他三百名饥饿的士兵。日为他们恐怕基甸被打败后,米甸人向他们报复。他们应当知道,有神与基甸同在,基甸必然得胜。但是他们极其担心,怕惹祸上身,以至从来没有想到神有拯救的大能。基甸便扬言用荆条和枳棘打伤(希伯来文作反复打)他们,同时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他手中。

  八8~9 毗努伊勒人同样地不答应基甸的要求,拒绝给他们食物。基甸也扬言,当他平安回来的时候,必拆毁他们的楼。

  八10~17 基甸守着他的话。他俘虏米甸人的两个王,并惊散全军。借着一个少年人的协助,写出名单。基甸得以指教那七十七个疏割的首领。至于毗努伊勒人,基甸果真拆毁他们的楼,并杀了那城里的人。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一五1)前者的真理描绘第1至3节中基甸对以法莲人的回答。后者的真理却描绘在第4至17节里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的言语。

  八18~21 西巴和撒幕拿在他泊山杀了基甸的一些弟兄(他们所杀有王子风度的牺牲者是基甸同母的兄弟),所以基甸命令他的长子益帖杀死他们。但是益帖害怕了,因为他还是个……童子。西巴和撒慕拿再次有意讨好,说基甸才有力气杀他们,基甸就亲自完成这任务。

  八22~23 色列人要求基甸作他们的王,因为非常敬仰他的军事功绩。他们把荣耀归于人,而不归于神(比较七2)。但高尚的基甸拒绝了要归功于他和他的儿子们,却指出惟有耶和华有权管理他们。

  八24~27 不过,抗拒了这次诱惑以后,基甸却堕进另一个诱惑里。他要求金耳环,那是以色列人从米甸人(也称为以实玛利人,比较出三二1~6)那里取回来的。基甸用这些金耳环造了一个以弗得,是围裙状的祭司服饰。基甸要制造以弗得,可能出于好意(作为庆祝这次胜利的纪念品)。可惜,百姓却把它当作偶像来敬拜。当以弗得设立……在俄弗拉后,便成为被崇拜的偶像和以色列的网罗,使他们远离示罗和帐棚。“他拒绝作王但渴望那祭司的职分。”

  八28~32 米甸人被征服后,以色列得享太平四十年。

  经文特别提到基甸……有许多的妻,生了七十个……儿子。还有,他的妾……在示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亚比米勒。

  本章也说出基甸另外两个特点,就是他的多面性格。他毫不留情地追捕米甸人,显出他完全且彻底地执行他所得的命令。尽管他疲累,又已有所作为,且无人帮助,他仍继续对抗敌人,直到以实玛利人被消灭,他们的王死在他的脚下。使徒保罗也有类似的动力,只要显出所身处的属灵争战(腓三12~14)。

  他的第二个特点是反面的:他要求并接受从所夺得来的金耳环,作为打败以实玛利人的奖赏(24节)。这成为基甸……的网罗,他全家和他的国也受害。与亚伯拉罕的行为作一对比(创一四21~24)。我们要在神的名下奋力学效基甸的德行,又要避免他的败行。

六.亚比米勒篡位(八33~九57)

  八33~35 基甸死后不久,以色列很快便转向敬拜巴力。以色列人何等快速地忘记基甸为国族所作的英雄功绩,甚至虐待他的后人,又忘记神的拯救!

  我们是否很常牢记从主得来,甚至从同工而来的祝福?这是我们的羞耻,因我们倾向忘记。

第九章

九1~6 基甸死后,他的儿子亚比米勒想取代他的位置。亚比米勒(我的父亲是王)他不是以色列的士师,而是一个篡位者,试图在没有正当的权力下,统治以色列。为实行他的计划,他到母亲家乡示剑,争取人民支持。一人“管理”当然比七十人都来管理好,尤其这一人的母亲也是示剑人,与这里的居民有亲戚关系,迦南人当然喜欢联合起来对付以色列人。

  为清除统治的障碍,亚比米勒就用从巴力比利土庙中得到的银子雇用了些匪徒来帮忙,将他的同胞弟兄七十人杀死在“一块盘石上”,除了小儿子约坦以外。在示剑,他起用匪类的亲戚,说服当地的百姓拥护他作王。由于基甸有七十个儿子(2节),不是全数被杀。所以第5节提到的七十,只是个整数而已。

  九7~15 福音书包含许多寓言或意义深远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旧约里的其中一个。詹逊有以下评论:“当约坦听到亚比米勒加冕典礼的消息,他立刻走到基利心山顶上。那时百姓聚集在下面的平原。在这有利的位置,他的声音可被平原的百姓听到,且专心地听着他那奇异的寓言。他以树国选立王,来描述以色列的所作所为。他以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寓作基甸和他的儿子,全都明智地拒绝离开神指定地方,以凌驾众树。然后,他以荆棘比作亚比米勒,不但热切地接受那作王的邀请,而且警告说会毁灭那不选它为王的利巴嫩的香柏树。

  九16~21 约坦然后大声地宣告,假若百姓灭他的弟兄是对的,那么他们就可因新统治者而感到欢乐;不然,示剑人和亚比米勒便会卷入内战,相互残杀。

  九22~33 这事确实发生了。三年后,神使恶魔降在亚比米勒和示剑人中间。神不是邪恶的源头,但他确容许邪恶,甚至用它来配合他对付恶人的计划(比较撒上一六14;王上二二19~23)。示剑人……抢夺那些途经示剑贯道的商旅,因而夺去亚比米勒原本征收的税款(25节)。以别的儿子迦勒利用庆祝的节日,提出叛变亚比米勒说:“亚比米勒是谁?示剑又是谁?使我们服事他呢?”西布勒是亚比米勒在示剑的傀儡总督,秘密告知亚比米勒这个阴谋,并建议他早上便带兵闯城。

  九34~40 当迦勒早上……去……城们,他仿佛看到有人从山顶上下来。最初西布勒假装说,他看到的只是影子,借以为亚比米勒拖延时间、最后,迦勒确实看到有人,并有第二队人从另一方向而来。然后西布勒向他挑战,叫他走出去与他曾藐视的统治者作战。迦勒伙同他的反叛者与敌人交战。结果许多人仆倒,他很快便走回城内。

  九41~44 亚比米勒在邻近的亚鲁玛扎营,西布勒把迦勒和他弟兄逐离示剑。次日,从示剑来的人走到田间做工,或者想从战死的人身上夺取战利品。当亚比米勒听闻此事,他把兵分作三队,埋伏在田间。两队向前直闯,另一队在后防守。以断示剑人退回城内的去路。那次伏击成功了。

  九45 作战完毕后一日,那城失守,居民全被击杀,城被拆毁,并撒上盐。(撒盐在地面上,使其不能长出植物。对于亚比米勒米说,这是一个象征的行动,表达他定意令这地永远成为充满盐的荒芜之地。)

  九46~49 隔邻便是示剑楼,这里有供奉巴力比利土庙。庙内百姓都躲进当中楼里。亚比米勒和他的兵从附近的撒们山的山林砍下树枝,在庙内卫所放了大火。男女约有一千人葬身火海。

  九50~57 亚比米勒攻打提备斯时,遇上挫败。他进攻城楼时,众人都觅道而逃。一个妇人把一块上磨石抛在亚比米勒的头上。他受了重伤,要求他其中一个兵杀死他,免得有人说他是被一个妇人杀了。这样刺藤被吞灭了,正如约坦所预言的。

  公正自有方法惩罚罪行。亚比米勒在磐石上杀死他的弟兄(5节),同样一块石头击在他那骄傲的头上。以暴力过活的人,将在暴力下死去。

第十章

七.陀拉和睚珥(一O1~5)

  在这五节经文中,我们看到两位士师,共治理以色列人四十五年。对他们的生平,没有更多的记载。

  陀拉属以萨迦支派,作以色列的士师十三年。他住在以法莲山上。

  之后有基列人睚珥作士师,他管理以色列超过二十二年。这里也提到他有三十个儿子,分别管理三十座城邑。

八.耶弗他(一O6~一二7)

1.以色列人的苦役(一O6~18)

  一O6~9 我们再次读到凄凉的记录: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转去拜偶像。服事偶像使以色列成为偶像的奴隶。非利士人和亚们人攻打约但河东边的犹太人,亚们人过约但河去攻打犹大和便雅悯,并以法莲。以色列在非利士人和亚们人面前毫无战斗力,因为他们放弃敬拜耶和华,去事奉那外邦神(6节)。

  一O10~16 当以色列人哀求耶和华,他拒绝他们的请求。他列举过去拯救的事例,并指出他们获拯救以后,都背弃他(13节)。他们是不该饶恕的:他对他们表示关心,拯救他们逃出埃及,以后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他们。他们不仅令他失望,且故意选拣事奉别的神──让诸神去拯救他们吧!情形就像耶利米所分析的:

  岂有一国换了他的神么?
  其实这不是神!
  但我的百姓将我们的荣耀,
  换了那无益的神。(耶二11)

  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
  及至遭遇患难的时候却说,
  “起来拯救我们!”
  你为自己作的神在那里呢?
  你遭遇患难的时候,
  叫他们起来拯救你罢!
  犹大阿,你神的数目
  与你城的数目相等。(耶二27-28)

  但当他们继续祈祷,并在他们……除掉他们的偶像后,神听他们的呼喊。于是,“耶和华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难就心中担忧”(16节下)。第16节让我们领悟到主的关怀的大爱。就象一个父亲,他被任性的孩子的困境触动了。他们的苦难触动了他的仁慈。

  一O17~18 在本章结束前,亚们的军队在基列安营,以色列也聚集在米斯巴。基列人正在寻找一个领袖(17~18节)。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