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24:1-27
历代志是犹太人的正式历史记录,犹太人深信他们是神拣选的民族,从历代志的记载内容中可以看见,这是一部用神的眼光来评断的历史书。一个王好不好不能从他的政绩看出来,而是根据这个王与神的关系来做评价。历代志记录的王包括,犹太人分裂之后的南北两国的王,北国一共有十九个王,南国也同样有十九个王。按照历代志的评价标准,北国的十九个王没有一个是好的,南国有八个被算做是好王,这八个好王的纪录一开始都有同样的一句话说,某某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我们今天要看的是犹大国的第三个好王,约阿施,他是犹大国的第七任的王,在他前面的两个好王,一个叫亚撒,另一个是约沙法,上个礼拜我们看到约沙法跟北国以色列的王亚哈结亲,并且进行一个没有上帝祝福的合作,结局是亚哈死在战场上,约沙法没有得到他原先认为很容易得到的利益及名声。
约沙法跟亚哈结亲的后遗症是,使犹大国的国势从强盛变为衰弱。亚哈的女儿引诱约沙法的儿子拜偶像,等到约沙法的儿子做王时,犹大国的百姓又开始犯罪了,原本向犹大国进贡的国家也叛变了,甚至在战争中洗劫犹大国王宫中的财物,俘虏王室的贵族。后来约沙法的孙子亚哈谢作王,一样拜偶像犯罪,下场是被谋杀死了,犹大国的王室陷入一片混乱。当年从以色列嫁给约沙法儿子的女人,趁机把犹大国剩下的皇亲贵族杀光,干脆自己当起女王来了。这时候的约阿施只有一岁,他跟他的奶妈被祭司的太太救出来,一直养在王宫中。
祭司耶何耶大用六年的时间预备,把窜位的女王推翻,然后将已经七岁的约阿施扶起来做王,并且帮助约阿施治理国家。历代志下二十四章中告诉我们,约阿施最大的政绩是重修圣殿,重修圣殿具有两种意义,一个是代表犹太百姓回转到神面前,另一个是他们国家再一次从衰弱中振作起来。圣殿在犹太人的信仰生活中,具有至高无比的地位,他们拜偶像时不会注意到殿是不是破坏掉了,但他们回到神面前,自然会把敬拜神的圣殿重新建造好。重建圣殿需要非常多的金钱,国家处在战争状态时,不但国库没有钱,老百姓为了应付紧急状况,也不会把前拿出来。圣殿能够修造完成,代表犹大国已经重新强盛了,别的国家不再来攻打他们,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稳定。
一个一岁时家破人亡,七岁就登基做王的约阿施,怎么可能把一个国家带领得这么好呢?原因是他有一个人辅佐他,这个人跟他太太抚养约阿施,帮助他得回王位。在圣经里两次提到这个人说,“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对约阿施来说,祭司耶何耶大的身份是臣仆,但也具有义父的角色,就成长过程来说,也是他的老师,约阿施在耶何耶大的保护及辅佐之下,把犹大国治理得很好。在老百姓的眼中,约阿施是一个有作为的国王,在邻近国家的看法上,约阿施不是一个好欺侮的对象。
不过在耶何耶大过世以后,约阿施真正是怎样的一个人,很快显露出来。在十七节说:“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王就听从他们。”约阿施是一个没有长大的王,他的个性就像小孩子一样,被哄一哄就跟着人家走了。耶何耶大在世的年日,约阿施像小孩子一样,有人保护他、帮助他、为他承担所有的责任,给他出正确的主意。很可惜的,约阿施独立面对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发现他竟然还是一个小孩子。
我们从两件事看见他的小孩子个性。第一、他没有成熟的判断力,当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他时,他就跟着他们去拜偶像,又去犯他祖先所犯的罪。人的判断力被两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有没有多方面的常识,第二个是感觉。常识可以从学习中得到,越多常识越能帮助我们做判断,但感觉对我们的判断往往会胜过常识的影响。约阿施被一大堆人朝拜之后,起了飘飘然的感觉,在陶醉中把耶何耶大的教导忘记了,也忘记当初他自己是如何热心的把圣殿重建起来。他把这些给他感觉很舒服的人,当成可以相信的。
有人说,我很会逗小孩子,许多小孩子喜欢我,其实这是有秘诀的。秘诀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让小朋友感觉很好,他爱吃糖,就给他糖吃;他爱玩,就花时间体力跟他玩,如果他跟你在一起时会笑得很开心,这就是他感觉很好的时候。
根据列王记下十二章的记载,约阿施做王二十三年时,圣殿重建的工作还没有开工,那时他已经三十岁了。等到圣殿重建的工程完成,耶何耶大过世,约阿施的年龄条件足够他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了。不过他心理上的年龄,还处在小孩子不成熟的阶段里。
约阿施第二个小孩子的表现是,当耶何耶大的儿子发出神的警戒时,被他害死了。约阿施只能从对他有恩的人受教,却听不进跟他同辈的人的劝告。约阿施是耶何耶大照顾大的,撒迦利亚是耶何耶大的儿子,约阿施跟耶何耶大是同一个人教养大的,就辈份上来说,他们也算是同辈的人。耶何耶大是一位祭司,照摩西的律法,他的儿子在他过世后就继承了他祭司的职份。上帝的灵感动撒迦利亚去给约阿施警戒,约阿施不但不听,反而鼓动百姓打死撒迦利亚。约阿施就像小孩子一样。
小孩子只要是老师说的话,就百分之一百的听,父母讲的话,就算不情愿,也会勉强的听。但是兄弟姊妹或同学跟他讲话,就不见得会听。小孩子对同辈说的话,有很自我的选择标准,如果跟他说话的同辈,功课比他好、零用钱比他多、有让他羡慕或佩服的条件,自然会把这种人的话当一回事,至于那些各方面都比不上他的人,要规劝或责备他,不但不会被接受,还会引起反感。在约阿施的眼里,撒迦利亚只不过是跟他一起长大的人,他当祭司的人怎么可以严厉的对他讲话。
约阿施自己完全掌权之后,他用小孩子的心态做王,结果原本从衰弱要转为强盛的国家,又在一次衰弱下来,耶路撒冷的财富又被掠夺,圣经说:“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所以藉亚兰人惩罚约阿施。”约阿施的一生遇见两次叛变,第一次是他一岁的时候,他是一个无知的小婴孩,第二次叛变发生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王。约阿施的王为原本有很好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他听从耶何耶大的教导,去敬拜耶和华真神,远离拜偶像的事,可惜他没有脱离小孩子的生命,最后变成一个被神惩罚的人。
希伯来书(5:12-6:1)说:“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神不要我们一直作小孩子,从小就参加教会的人,长大以后不一定是能服事的基督徒,因为他一直让自己做属灵的婴孩,不愿意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也有许多人信主多年,还摆脱不掉犯罪的习惯,是因为他不熟练仁义的道理,不清楚神的旨意。
约阿施靠耶何耶大的敬虔做好王,耶何耶大一离开他,他就变成坏王。如果他是一个活在现代的基督徒,他的情况可能也是许多人的情况,进教会的时候是远离罪恶的,因为有牧师传道人盯着他看,他在教会里不至于出问题,不过进社会时是远离真理的,顺着本性和多数人的意见生活,常常放纵自己去犯罪。求神帮助我们,做一个长大成人的成熟基督徒,不管在教会里面或教会外面,都能分辨好歹,做神喜悦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