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里的嘱托
父老兄弟姐妹,主内平安!刚才刘牧师为我们读了罗马书12章1-2节。罗马书是教会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卷书信,很多的属灵前辈从罗马书中得到了上帝真正的光照。我在看罗马书的时候发现,12章是罗马书的分水岭。从这一章起,罗马书的内容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从1章到11章,保罗主要诠释了我们信仰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因着神的怜悯、慈悲和拯救,来到他的面前,神使我们归回到他的里面;从12章开始,保罗转而阐明当我们有了这种信仰的时候,就需要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看我们的生活在神的面前是怎样与我们的信仰联合起来、发生生命的关系的。
保罗在12章1节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他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劝”。这个词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表达的是有权柄者的一种祈求,具有双重的意义:他是个有权柄的人;他对来到他面前的、身份和地位比他低的人发出祈求。带着这个祈求,保罗在罗马书12章引出了这卷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呼吁当时罗马的弟兄姐妹到神的里面来。12章1节表达了他所呼吁的对象、呼吁的根据以及呼吁的内容。
一、保罗呼吁的对象
这段经文一开始说到“弟兄们”。今天在教会中我们称身边的人为“弟兄姐妹”是一件很简单、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从罗马书1-11章可以看到,当时罗马的教会存在一个问题:犹太的基督徒与外邦的基督徒很难在耶稣基督里合一。保罗说的“弟兄们”这个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无论身份如何,无论是犹太人,是贵族,是所谓的优等民族,还是所谓的劣等民族,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在耶稣基督里,你我都是弟兄或者姐妹,我们在耶稣基督里都有着平等的地位。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身份不同的弟兄姐妹来海淀堂聚会,有所谓的农民工,也有在大学校园中被称为精英的,有老干部,也有普通工人……当我们来到耶稣基督里面的时候,不是按着我们属世界的身份来辨认,乃是因着我们在神面前共同的地位——神的儿女——互称为弟兄姐妹的。所以不论你有很多知识,还是大字不识几个,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时都有着相同的身份和使命。所以今天我们所有的信徒,不论属于哪个民族,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我们在神的大家庭中都是弟兄姐妹,在神的面前有着相同的地位。我们不再因着自己肉身的家庭来限定我们在神面前的身份,乃是在神的里面有着一个完全相同的使命,就是要成为神的圣洁、委身、相爱、忠心的子民。这是我们在神面前的重要地位,保罗也因此呼吁弟兄姐妹要认识自己的身份。
二、保罗呼吁的根据
罗马书12章1节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一开始的“所以”是紧接着前十一章的经文说的,即,我们有这种恩典和这种因信称义的权柄来到神的面前,同样,当我们到神面前来的时候,是因着他的慈悲。在圣经原文中,“慈悲”一词用的是复数,这是希伯来人的用法,表达了神丰富的、加倍的、多方面恩典的彰显。保罗在罗马书前十一章中逐步显示了神的这种慈悲。
福音的内容正是神慈悲的表现,就是神在无可推诿的、不配的罪人身上所彰显出来的他那丰盛的恩典。其中一件特别的、终极性的事情,就是他将他自己的爱子赐给我们,并为我们死在了S字J上。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因信白白地得称为义,并且神差遣自己生命的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这些以前背离他的人如今进到他的里面。
众位弟兄姐妹,我们都知道,我们来到上帝的面前,不是因为我们定意要做什么来蒙上帝的喜悦,也不是因为我们怎样奔跑、竭力地追求而得着这样的救恩,同样不是因为我们有着什么特殊之处而配得恩典,乃是上帝以他丰盛的慈爱和慈悲怜悯我们,使我们这些以前与神为敌、与神隔绝的人重新归回到了上帝的里面。经上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加3:22),为要显明神的慈悲与拯救。他怜悯我们,将他的爱子赏赐给我们,使我们重新归回到他的里面。所以当我们来到上帝面前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因着上帝的慈悲、恩典、眷顾,才得以到他的面前呼叫他为“阿爸,父”的。我们的身上没有可夸的,所以要谦卑地来到上帝的面前。鉴于上帝的这种慈悲,保罗做出了道德上的呼吁,同样地,他也经历了这种圣洁的生活,有强烈的动机来思想上帝的慈悲。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回想上帝的慈悲,才能够真正地进到他的里面。
有一个教会里有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弟兄不和,牧师便去调解,他对第一个弟兄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我们都是罪人,我们应该悔改。”这个弟兄就对牧师说:“是的,在这件事情上,我有很大的责任,我向主、也同样向我的弟兄认罪。”牧师又去找另一个弟兄,对他说:“教会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上有很多的问题,也因为我们有罪。”这个弟兄却说:“我有什么罪?明明是他的不对,你还来找我!”牧师就说:“是的,那位弟兄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但是与耶稣基督比起来,我们还是罪人。”他想了想,就对牧师说:“我还是觉得我是对的。”牧师就说:“如果与耶稣相比,你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义的,那就没有办法可以让你悔改了。”
所以,当我们弟兄姐妹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在神的里面,要在这个问题上退一步,不要想我多么有理,不要想别人应该在这件事上替我说话,我们乃是要进到神的里面,回想我们蒙恩是因着神的慈爱。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在神的里面接纳我们的弟兄姐妹,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恩典。有一个非常属灵的弟兄在注释圣经的时候写道:“在新约里,信就是恩典,道德就是感恩。我们到神的面前来,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长处,而是因着我们的信和神赐给我们恩典——他是这样地怜悯、眷顾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弟兄姐妹的交流中,我们不是要讲权利、讲义务,乃是要讲我们应该向神献上的感恩,因为他把我们不配得的恩典赐给了我们,他眷顾了我们。“神的慈悲”就是保罗呼吁弟兄姐妹的根据。
三、保罗呼吁的本质
保罗呼吁的本质是双重的,也就是与我们身体和心意有双重的关系。我们将自己的身体献给神,并使“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这带来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我们内在心意的更新改变,二是我们身体与行为同样有了变化。保罗在罗马书12章1节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保罗在这里用了当时犹太人非常熟悉的一个象喻(用形象化的语言文字阐明玄妙深奥的道理),用五个部分说明了我们都有祭司的身份,我们因着对神的感激,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活祭——就是要把身体献给神。
说到“活祭”,我们就要说说旧约。按照旧约,人犯罪以后要把祭物献给上帝,这预示着流血才能够使人的罪得赦免。我们在新约里看到,旧约中的这一预表真正地应验在了S字J上。对于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来说,我们不再需要为我们的罪付上这种血的代价,因为希伯来书10章10节说:“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保罗说,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身体当作活祭献在神的面前。这里有一个问题:保罗说到的“活祭”按旧约的要求是要祭牲流血,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新约中的祭司——来说,到神的面前来献上的活祭是什么呢?有人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描述:早上你藉着祷告把自己献到神的面前,当作活祭,但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见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就遛下了祭坛,说:“我还是以我自己为中心活着吧”。“活祭”意味着你仍然有自己的判断与选择的主权,你的意志不会被完全抹杀。因此,活祭需要反复献上,你走下了祭坛,同样地,还要再走上去,再次把自己献在神的面前。所以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在自己属灵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处于这种往复的实境,正如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绕行一样;直到你真正愿意把自己甘心地、完全地献上的时候,才能够进入“迦南美地”。
我们在生命里不是将自己献上一次就可以了,乃是要因着我们自己的软弱,不断地将自己献到神的面前,成为一种活祭,蒙上帝的喜悦。罗马书12章1节说,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理所当然的”可以理解为合理的、理智的。保罗在这里说,这种行动是合理的。你把自己献到神的面前,是对上帝的牺牲之爱的一种正确的、明智的、合乎逻辑的、合意的回应,并非一种过分的要求。这不是说你献了一次就可以了,以后献不献由自己决定;这乃是说,献上自己是你必须做出的一个行动。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当你进入了信仰,追求还是不追求心意的更新变化,不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来定的;追求心意的更新变化,乃是合理的,是你必须要做出的、回应上帝之爱的举动。这就是说,我们作为活祭,所献的不是仪式上的敬拜,而是我们的心思上的一种属灵敬拜,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这种悟性的敬拜之中。
我在前一段时间的受洗考道中,常常问准备受洗的弟兄姐妹:“你为什么在主日要来参加聚会?”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在星期天早起聚会的时候,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以这种心态问自己,使自己常常思想、回想自己的这种行动、这种敬拜,并找到清楚明白的答案。
我在查考经文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牧师在注释圣经时所写的一句话,这句话带给了我很多的感动:“我若是一只夜莺,我就作夜莺当作的事;我若是一只天鹅,我就作天鹅当作的事。但我其实是一个理智的存在,所以,我一定要来赞美神。”我们出生以后所肩负的使命,不是去赚钱、成家立业、光宗耀祖……乃是要到神的面前来赞美神。这一行动既合乎你的理性,也合乎你本身的需要。活祭所带来的是理智的、属灵的敬拜。
活祭和属灵的敬拜单单是在教堂中、在我们聚会中才献上的吗?不是这样的,乃是将我们在社会中所做的一切工作,生活中所面对的一切事情,以及将我们自己的身体献给神。这是将你的身体纯粹地、完全地献给神,是注重于你自己生活信仰的行动。我们在教会里,包括在教会的历史上,常常会看到一些说法,认为生活不重要,教会里的事工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认为身体乃是罪恶的,属灵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说,单单把你的思想或属灵的生命献上,乃是说献上一个整全的自己,这包括你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思想,也包括将你自己的金钱、时间、理性、精力等都献在神的面前。保罗肯定了我们的身体在上帝面前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认识到:我们将自己的身体献上,是要将我们生活、生命中的方方面面完全地献上,把我们整个人都摆在神的面前,把我们的全部主权交给神,而不是只将我们的一部分献到神的面前。这是保罗所说的身体与心意更新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将我们的身体献给上帝,是保罗在罗马书12章1节的呼吁。在12章2节,他说,我们要按照上帝的旨意来更新、变化我们自己——“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就要求神的子民不能盲从今天的世界,而要过一种分别为圣的生活。上帝藉着摩西在旧约中教导以色列人:“你们从前住的埃及地,那里人的行为,你们不可效法,我要领你们到的迦南地,那里人的行为,也不可效法,也不可照他们的恶俗行。你们要遵我的典章,守我的律例,按此而行。”(利18:3-4)耶稣也同样在新约登山宝训中教训门徒说,你们不可效法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假虔诚,乃是要做一个完全改变过来的、蒙上帝喜悦的人,其中包括了你在信仰、行动和生活等方面的完全改变。这也要求我们不要效法今天这个时代流俗的文化,反要改变。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态度,我们要持续地拒绝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同化,从而得到上帝带给我们的内在生命的更新和变化;我们不要让周围的世界把我们挤在它的模子里,乃是要让上帝的生命进入我们的里面,使我们有主的样式。这就是“心意更新而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模仿的天性。我们出生以后,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需要模仿说话、走路、行事……今天我们也在模仿。我们模仿的对象很多,但是归结起来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属世界的,它将要衰残,另一方面是上帝的旨意,是“善良、纯全的、可喜悦的”(罗12:2),存到永远。我们在今天的世代中,不要模仿当今世界不断飞逝的外在风尚,而是要让上帝的属灵生命进入到我们的内在,也让我们进入到神的里面,从而带给我们更新与变化,使我们满有耶稣基督的身量。这种变化会发生在神的子民身上:藉着我们的外在行动,使我们的性格彻底地变化,从模仿这个世界的模式与形状变化成基督的形状。这是对我们的变化提出的要求。
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变化呢?保罗在罗马书12章2节说,要藉着“心意更新而变化”,也就是我们要藉着思想上的改变来察验、辩识、欣赏、决志遵行上帝的旨意。保罗在这里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命令,他也告诉我们,我们应当靠着圣灵和神的话语,在生活中发生更新与变化。所以我们灵修的两个主要部分就是读经和祷告。读经就是要明白神的话语,让他的话语进入我们的里面,让我们明白神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同样在我们的行动中,我们当藉着祷告来寻求神的灵对我们的感动、引导和帮助,使我们得着力量,得以改变我们自己原有的一些行动,使我们成为神真正的大使。这就是到神的里面得着改变的核心内容,这需要藉着上帝的话语和他自己的灵来改变我们。
保罗呼吁我们要有这种生命的变化,要把自己的身体献上,让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这对于当时的基督徒是一种呼吁,对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位基督徒,以及这个世代中的每位基督徒来说,也是一种嘱托。他把上帝的福音托付给了我们,他用上帝的真道叮嘱我们,要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办。
可能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神的话语上有很多收获,同样在神的心意之中,我们也有很多失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立志在神的话语上、在使徒保罗的这个呼吁中,将自己的身体献上,摆在神的面前,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彰显神的生命与荣耀。愿我们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中更多地活出神的形像来,将自己的身体献给神,让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