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主日一堂崇拜,张信德牧师和大家分享约翰福音2章1-12节的经文,并为主证道。内容如下: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们学习约翰福音2章1-12节这段经文,这里主要记载了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水变酒。约翰福音主要记载了7件神迹,其中有5件是约翰福音独有的,每一个神迹都有其属灵的含义。
那么约翰所记述头一件神迹——水变酒,这件神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对我们又有什么教训和启发呢?根据经文的记载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神迹的背景(约2:1-4)
这里的“第三日”一般认为是指上文所记载耶稣和拿但业对话之后的第三天。“加利利的迦拿”在拿撒勒北面约9里处,在那里有一个婚宴,据有关史料记载,一世纪的犹太人婚礼一般有几项活动:第一,新郎亲友列队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第二,新郎随即在家中设摆婚宴招待亲朋好友;第三,整个婚宴要持续7天之久。圣经记载“耶稣的母亲在那里”(约2:1),说明马利亚与这一家人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了(约2:2)。有人讲耶稣很重视与人的关系,抓住机会与人接近,也体现了他与喜乐的人同乐。
然而,婚宴正在进行时,气氛很热烈的时候,婚宴上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扫兴的事,就是“酒用尽了”(约2:3)没有酒了。喜欢喝酒的人可能更能体会到,在喝的正尽兴的时候,突然没有酒了,是什么样的滋味。另外,无论是犹太人、中国人或其他文化,结婚是喜事,是皆大欢喜的事,婚宴一定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并且预备足够的物资,只能富余,不会不足,就像中国人过年,都会多买一些东西储备家里。虽然现在不是物质紧缺年代,但在人们的心理上,还是希望储备充足,甚至成了一种风俗、文化(当然,这不是说这种做法就正确)。其实婚宴也是如此,通常没有人不预备充足,而是尽可能的多多储备。那么,这个犹太人的家庭为何没有充分的储备呢?说法不一,有认为是经济条件有限;也有人认为是来的人员超出了预算等等,我们不去猜测。但无论如何这件事让管事的人很棘手,让其他的人也很尴尬。其中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得知此事之后,就不知所措,当时去买酒可能又不太现实。于是她就找到了耶稣,她知道或她相信耶稣有办法,就求助耶稣。她告诉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约2:3),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但至少可以说明马利亚希望耶稣能出面解决这种困境或危机。按着人的常理说,这应该不算什么问题,然而耶稣的回答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耶稣并没有说,好的,没问题我来解决。而是说:“母亲(原文是‘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首先,这样的对话常常被一些人误解。从中文的翻译,或我们的文化来看,就会认为耶稣讲话不礼貌,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但按着犹太人的文化,和圣经原文的意思,耶稣对马利亚说的这番话,并没有不礼貌或不合适的地方,而是当时很正常的一种说法。其次,从整段经文来看,马利亚对耶稣所说的话也有不妥之处,属于“干预”性的,超出了她的范围(但她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所以,耶稣的回答,“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意思我与你是什么关系,我有我的时候(约2:4)。有解经者认为,耶稣在这里这样说主要是强调耶稣与马利亚的关系,不只是肉身母子的关系;他是神的儿子,是神所差来的。如果大家熟悉圣经的话,还记得路加福音2章41-49节的记载,耶稣12岁时上圣殿,约瑟、马利亚找不到耶稣了,后来在圣殿见到耶稣在那里就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现在,耶稣已经开始传道了,开始收门徒了(约1:35-51),开始履行他的弥赛亚职责了,他更要不断地让家人、亲人、门徒及周围的人知道他是神的儿子,是上帝所差来的。马利亚由于和耶稣相处了30年,天天和耶稣生活在一起,逐渐增加了人的情感,却忽视了他的神性的一面。约翰这样记述的目的就是想凸显耶稣的神性,这与约翰福音的整个主题“耶稣是神子”有关。所以,耶稣这样说的目的也就是要逐渐公开自己真正的身份。“我的时候”是耶稣常用的一个词,约翰福音出现有6次(2:4,7:30,12:23、27,13:1,17:1)。所以,主耶稣做事是有他的时候,不是随随便便,也不是按我们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学会等待神的时候。耶稣不会误事,他知道什么是最佳时候。
二、人的参与(约2:5-10)
感谢主!马利亚马上意识到了,赶紧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约2:5)这句话可以说明马利亚理解了耶稣的意思,从“干预”到“退出”,从自作主张,到顺服,并且让用人完全听从、顺服耶稣的安排。这是一个转变,符合约翰福音的思路。约翰自己在性格、生命上就有很大的转变,以至于他年老的时候生命是那样的丰盛、有属灵的魅力。生命需要不断改变才能增长、进深!
接下来我们也看到了用人的顺服。叫打水就打水,叫舀出来就舀出来。如果他们按自己的理性或想法,不可能去打水,更不会去舀水当酒,欺骗客人。因为在这期间水到底变没变成酒他们也不知道,水变酒假如是白酒在颜色上是看不出来的(也有认为是变成红葡萄酒,更接近犹太人的习惯)。但他们凭着信心顺服了。所以,接下来“神迹”发生了。甚至管宴席的对新郎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也就是说,耶稣用水变的酒比花钱买的还好喝,质量更好(这绝不是魔术,魔术是假的,是障眼法。只不过耶稣在这里是借用了水,假如没有水,耶稣也能创造出酒)。这里的水成为酒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是耶稣基督的大能。从这里我们看到,神行神迹需要人的配合、顺服和信心,或者说,人能甘心顺服神,听从神的话,听神的安排就会有神迹出现。
三、神迹的意义(约2:11-12)
毫无疑问,约翰所记述的水变酒这件事就是一个神迹,而且约翰特别强调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约2:11)。由此看到约翰对神迹的重视,他之所以重视也是和他所写约翰福音的主题是离不开的,既然描写耶稣是神子,有完全的神性,神行神迹是必然的,必须的,正常的;没有神迹,不行神迹相反是不正常的。所以他记述了7件神迹,也有说8件的,就是把耶稣复活之后在提比哩亚海边所行的神迹(约21:1-11)也算上。那么,约翰记载这件神迹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神迹”就是神所做的事。原文有“特殊的标记”、“符号”或“踪迹”等意思。神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证明神的标记或记号。那么,耶稣行神迹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根据约翰福音的主题和背景以及本段经文的内证。我们对神迹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为三点:
1.凸显耶稣的神性
通过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显明了耶稣基督他是神,是神的儿子,有完全的神性。上帝在旧约怎样行神迹,耶稣在新约也照样行神迹。有人说,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水变酒与旧约创世纪上帝起初创造天地的神迹意义是相同的。从无到有和本质的改变。总之,借此让人知道他就是那要来的弥赛亚。
2.彰显他的荣耀
约翰在这里清楚地说,“显出他的荣耀来”,在这之前,耶稣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过是约瑟、马利亚的儿子,一个木匠,一个没有地位和身份的拿撒勒人。在他身上没有什么荣耀而言。耶稣此时所行的,当时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后来必定显示了他的荣耀。当然,耶稣也曾说他不求自己的荣耀,神会赐他荣耀(约8:50-54);他也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来1:3)。总之,此神迹显示了他特殊的地位、身份和荣耀。我们也要学像耶稣不求自己的荣耀,唯求天父的荣耀。
3.使门徒相信他
耶稣行神迹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门徒相信他。耶稣既然呼召了门徒,他是谁,他要做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他的门徒知道。事实上我们看到门徒的信心是非常迟钝的,对他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所以耶稣要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神迹让门徒认识他,相信他。有一次耶稣在船上睡着了,海里起了暴风,门徒就赶紧叫醒耶稣说:“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耶稣起来就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地平静了,众人稀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太8:23-27)又有一次,耶稣在海面上行走,彼得要过去,将要下沉,耶稣救了他,门徒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太14:22-33)。所以,神迹可以使我们经历神的同在和大能,让我们更加认识、体会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四、启发和应用
这件神迹带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发呢?如何应用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呢?第一,我们要相信神迹的存在。神昔日如何行神迹,今日照样行。因为神是不改变的神,是超越历史空间的神。只是在不同的时代,神迹所表现的形式不同。这个时代仍有神迹。广义的讲,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神迹:吃喝、呼吸、生存等都是神迹;狭义的讲,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健康、服侍等都需要神迹,你要寻求神就会经历神迹。期待我们在新的一年能更多地经历神迹,经历神的大能和作为,坚固我们的信心,更加与神亲近。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信仰根基及与神的关系不是建立在神迹奇事上,而是建立在神的话语上;第二,耶稣在婚宴上水变酒,使一个尴尬、沮丧、忧愁的局面变为快乐、祥和、美好的场面,化险为夷,柳暗花明。就如我们的人生,会遭遇不测,会有突发事件,会不知所措,无法掌控等。要想有平安、有喜乐,化险为夷,化悲为喜,转危为安,柳暗花明,只有信靠耶稣,依靠耶稣。还没有相信耶稣的人,盼望能早日接受耶稣。耶稣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能主宰我们的生命。第三,神有绝对的权柄、能力自己行神迹,但神希望人的参与,因此人可以从中更多地受益,不仅使我们得到一些表面或物质方面的好处,并且使我们的属灵生命更加丰盛。
最后,我们已经相信耶稣的人,在我们的人生历程,在我们的服侍过程中,也会有困难、坎坷、软弱、失败,但我们要牢记,耶稣基督主宰一切,他是神的儿子,他就是神!他怎样打破尴尬的局面,使人们从沮丧、困境中出来,他也必使我们摆脱沮丧、走出困境;他怎样使清淡无味的水,变为醇香美酒,他也照样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使我们的人生成为“神迹”,活出荣耀他的见证。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