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二十一章查经之二 海边的显现与托付(二)
作者:崔姊妹
2025-01-10  

 

约翰福音21:15-25

我们对《约》的查考已经进入尾声,今天是最后一次查考。

一、耶稣第三次向门徒显现(1-14)12

1.显现的地点——海边;2.七个门徒在一处——人员;3.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场景;4.门徒不认识耶稣;5.你们有吃的没有;6.把网撒在船的右边;7.是主;8.其他门徒把鱼拉了过来;9.炭火上有鱼有饼;10.网却没有破;11.你们来吃早饭;

12.这是耶稣第三次向门徒显现:(约翰福音21:14)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这是第三次。

约翰告诉我们,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这是第三次(20:19-23,26-29)。

根据全部新约,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的详情如下:

1).第一个复活节的黎明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20:11-18;可16:9-11);

2).向别的妇女们显现(太28:9-10);

3).下午向前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显现(可16:12-13;路24:13-35);

4).当天向西门·彼得显现(路24:34;林前15:5);

5).夜间向多马以外的十个使徒显现(20:19-23;路24:36-43);

6).八天后向包括多马在内的十一个使徒显现(20:24-29;可16:14);

7).在加利利显现(太28:16-20);

8).在提比哩亚海边显现(21:1-23节);

9).四十天之久多次多方显现,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徒1:3;林前15:6-7);

10).在橄榄山升天前显现(路24:50-51;徒1:6-12);

11).向使徒保罗显现(徒9:1-9;林前15:8);

12).最后在拔摩海岛向使徒约翰显现(启1:9-20)。

二、显现的八大意义8

耶稣在复活后,由肉身变成了灵体,不再受时空、物质的限制,可以不让任何人知道,直接升天去见天父,他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向门徒显现呢?这其中当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透过《约》及其它福音书、《徒》、《启》的记载,可以看到耶稣显现至少有八个方面的意义。

1.满足妇女们爱主的心:耶稣最先显现,不是给彼得、约翰等这些神所重用的使徒看,而是给最软弱的几个妇女们如抹大拉的马利亚及其他几位爱主的姊妹看,满足了她们爱主的心,也使她们有幸成为最先看见复活主的人,甚至差遣她们去向使徒传扬耶稣复活的大喜信息,成为“蒙差到使徒中的使徒”。

2.赐给门徒平安、喜乐、使命,也赐给他们圣灵与权柄,坚固门徒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主作见证。

因着耶稣的钉死,门徒们失去了希望,他们在灰心失望中不知所措,忧愁、伤心、难过、迷茫……主的显现,解决了门徒的一切需要与问题。当时耶稣向门徒吹了一口气,他们就受了圣灵,成为新造的人,这次受圣灵与生命有关。

3.解除多马等人的疑惑:(马太福音28:16-17)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

对于耶稣从死里复活这一超然的现象,不仅多马不信、疑惑,其他门徒也有多马一样的困惑,但当他们亲眼看见复活主的时候,一切疑虑就全都消失。

4.讲说神国的事:(使徒行传1:3)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 神国的事。

耶稣要建立的是天国,因此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的时候,向他们讲的是天国的事,让他们知道在地上不过是寄居的、暂时的,向往永恒的天家。

5.应许赐给圣灵:(使徒行传1:4)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耶稣在上S字J前就已经应许赐给门徒圣灵(约14:16-17),但在复活后即将升天前,再次嘱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圣灵,应许不多几日,他们就要受圣灵的洗。就是五旬节圣灵的浇灌与充满(使徒行传2:1-4)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那时,他们才能得着能力,为主作见证:“(使徒行传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6.改变门徒的生命:(使徒行传9:1-6,8-9)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扫罗行路,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BP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BP的耶稣。起来!进城去,你所当做的事,必有人告诉你。”……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

扫罗在归主前,疯狂地BP教会,残害信徒。但耶稣向扫罗的显现,光照他,彻底翻转更新了他的生命,使他由BP教会的扫罗转变成为主传扬福音不顾性命的使徒保罗。在初期教会少了一个BP者,多了一个传福音的使者。其他门徒也因看见软弱变得刚强。

7.指示将来必成的事:(启示录1:1)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 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

复活的基督在拔摩海岛上以荣耀的形像向使徒约翰显现,启示他未来必成的事,因此就有了《启示录》。

8.见证耶稣复活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耶稣复活后的显现,从次数上说:不是一次两次,也非三次四次,而是多次;从时间上说,不是片刻,不是一天,乃是四十天之久;从人数上说,不是一个、两个人看见,而是被多人看见。这都有力地证明了耶稣复活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实,有力地推翻了“幻影说”等谬论。

三、三问彼得爱主之心(15-19)8

西门·彼得作为耶稣最先呼召的一批门徒,跟随耶稣的时间最长,又是神所要重用的器皿,却有着三次不认主的软弱与失败。耶稣能够体贴他的软弱,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用爱来挽回他、坚固他,依然重用他,把牧养群羊的重任托付给他。针对彼得的三次不认主,就有了主三问彼得的爱主之心。

1.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约翰福音21:15a)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早饭之后,主耶稣开始向西门·彼得说话,在众门徒面前,耶稣单向彼得说话,用心良苦,是要让众门徒知道,彼得虽然曾经失败过,但主仍要赋予他那领首的地位。耶稣第一次向十个门徒显现,没有突出谁;第二次向十一个门徒显现,突出多马,是要解决多马的疑惑。这次七个门徒在场,但耶稣只问的是彼得的爱主之心。耶稣的工作有面也有点,点面结合。“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这些”若作主词解,则本句意即:“你爱我比这些门徒爱我更深么?”“这些”若作受词解,则可有两种解法:(1)“你爱我比爱这些东西(指船、渔网、鱼、饼、炭火等)更深么?”(2)“你爱我比爱这些人(指其他门徒)更深么?”无论这话作何解释,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耶稣要求彼得爱主超过这一切:(马太福音10:37)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彼得当然爱主,因此毫不犹疑地回答“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耶稣问彼得的“爱”是神圣的爱,牺牲的爱,深谋远虑的爱(主耶稣问话里所用的字,agapao);而彼得回答的“爱”是友谊的爱,回应的爱,情感的爱(彼得答话里所用的字,phileo)。彼得或许自觉构不上用“神圣的爱”来爱主,只能回答说,我是用“友谊的爱”来爱主。

2.你喂养我的小羊:(约翰福音21:15b)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耶稣在得到彼得肯定的回复后,立即托付他使命“你喂养我的小羊。”“喂养”是牧人的职责,为羊群寻找有水草的地方,使牠们能得到充分的粮食供应;“小羊”指尚未长成的羊羔。这里指对灵命幼稚的基督徒供应属灵的粮食灵奶(参彼前2:2),就如对刚信主的信徒进行《新生命》培训,重点是使他们得着新生命;而最重要的,乃是带领他们学会自己直接从主领受喂养。

3.你爱我吗?(约翰福音21:16a)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接着耶稣再次问西门·彼得“你爱我吗?”耶稣要门徒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儿女,就是把爱主放在第一位。彼得再次回答说“你知道我爱你。”彼得是真的爱主。

4.你牧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16b)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这次耶稣得到彼得的回复后说“你牧养我的羊。”“牧养”不仅仅是喂养食物,还包括看顾、监察、引导和保护等在内;“羊”指一般的羊,不再是小羊,比喻信主有一段时间的门徒,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生命与部分的圣经真理知识,对他们的牧养是使他们的生命更加丰盛,用知识装备他们,使他们过上新生活,信仰生活化,在生活中见证神、荣耀神。在我们一般的聚会如主日以及早晨查经、周三、周五下午聚会主要就是针对信主有一段信徒。

5.你知道我爱你:(约翰福音21:17a)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

接着耶稣第三次问西门·彼得“你爱我吗?”彼得听到耶稣第三次问他,就忧愁,可能因为他觉得主耶稣对他前两次的回答不满意。但主耶稣可能是给彼得三次机会来重新恢复他,因他曾三次不认主(18:15-17、25-27)。有解经家认为主三次的问话是影射彼得先前三次不认主的失败经历。彼得知道耶稣是无所不知的,就说“你知道我爱你。”

6.你喂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17b)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耶稣告诉彼得“你喂养我的羊。”主这话说出两方面的意思:(1)喂养并照顾主的羊,乃是爱主的表现;(2)爱主乃是喂养并照顾主羊的动机和依据。主耶稣第三次的问话是用‘友谊的爱’来问彼得,这表示主不介意我们是用甚么样的爱来爱祂,只要我们爱祂就好。这里是让彼得走上牧者之道,去牧养群羊:(彼得前书5:1-4)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 神的群羊,按着 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主三次察问彼得爱主之心,并且一定要门徒爱他,因为耶稣知道,只有爱他的人才能爱他的羊,才能作个好牧人。主三次也都说:“我的羊”或“我的小羊”(参15-16节),是要提醒彼得注意,信徒乃是主的羊,不是你我的羊;许多时候,我们受托喂养主的羊,久而久之,不知不觉的就把他们当作我们自己的羊,这是千万不可的。

亲爱的同工肢体,你是否听到主的呼唤声?许多传道人正是因为听到神的呼唤声而撇下一切,甘心跟随主成为一名传道人。

7.耶稣预言彼得殉道:(约翰福音21:18)“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耶稣知道彼得爱他,因此再次呼召西门·彼得要跟随他走S字J的路,预言彼得在年老的时候要为主殉道。“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是指彼得年少的时候,过的是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活,表征当我们的灵命幼稚时,作事常随己意,不服约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预言彼得年老时,生命丰盛,不再任意行事,而是享受约束下的自由,表征当我们的灵命长大、老练时,就能甘心忍受别人所给予的不便、束缚甚至BP。主预言彼得年老时被拘捕与殉道的情形,当年,面对来捉拿耶稣的兵士,彼得呈血气之勇,拔刀相助;而彼得年老被捕时,面对来捉拿他的兵士,彼得没有了一点血气,主动地伸出双手束手就擒,不再反抗,只愿神的旨意成就在他身上;他只求神的名得荣耀,不再计较自己的得失与感受。而彼得对此预言铭记在心,在写书信时再次提到:(彼得后书1:14)因为知道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

8.你跟从我吧:(约翰福音21:19)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 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根据古代教会的传说,使徒彼得不但是为主被钉S字J而殉道,并且还要求行刑的人将他倒钉,因为他自觉不配与主同有一样的死法,彼得在罗马倒钉S字J而死。耶稣在预言完彼得怎样殉道后再次向他发出呼召“你跟从我吧!”

四、耶稣论约翰(20-25)6

1.彼得看见约翰:(约翰福音21:20)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

耶稣和彼得说完了话,彼得转过身来,看见了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就是约翰,因为约翰就在一旁听着。刚才彼得专心致志地与主说话,忽略了就在一旁的约翰,现在才看见他。

本书准确地指出其他门徒的姓名及言行,却故意不提使徒约翰的名字,而用‘那门徒’、‘主所爱的那门徒’、‘西庇太的儿子’等来称呼约翰(参13:23;19:26;20:2;21:2,7等)。这是作者有意处处在书中隐藏自己的身分,不过,读者若是细心查对的话,不难发觉出书中所特意隐藏的名字,就是使徒约翰。

2.这人将来如何?(约翰21:21)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

这不仅是彼得所关心的,也是当时在场的其他门徒所关心的,人最容易忘却自己的本分,而好为人谋,去干预别人的事,好与他人作一个比较。彼得问耶稣“这人将来如何?”无非是好与他作比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这是耶稣不喜欢的。

3.与你何干?(约翰福音21:22)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对于门徒的其它问题,耶稣耐心地回答他们,但耶稣却不告诉西门·彼得约翰将来如何,耶稣虽然知道,但他不告诉彼得,不满足彼得的好奇心。因此耶稣责备西门·彼得“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等到我来”清楚表明他还要再来。“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罢”意即无论其他门徒的遭遇是顺或逆,彼得的责任是专心一致跟从主。耶稣要彼得知道他人如何与他无关,他没有必要去关心他人的事,而当关心自己的事,致力做好神要他做的事就够了。再次对彼得发出呼召“你跟从我吧!”耶稣提醒彼得,只管跟从他就够了,不必去操心别人的命运。这让我们看到跟从主的性质——各人有不同的带领(20-22)。就雅各与约翰兄弟,他们同时蒙主呼召,成为主的门徒,但雅各是最早为主殉道的使徒,而约翰则是最后一个离世的使徒,寿终正寝。

4.人说约翰不死:(约翰福音21:23)于是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不死。其实,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

有些人误会了主耶稣对彼得所说的话,认为使徒约翰不会死,或者相信主耶稣会在使徒约翰的有生之年再来,不用尝死味。因此,当使徒约翰去世以后,约翰福音最后的编辑就针对此事予以了解释说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

《约翰福音》最后两章,开始于发现主的复活,继而享受主的显现,最后结束于“等到我来。”这是告诉我们,在主再来以前,我们信徒面临生活和侍奉两大问题——生活上必须仰赖主的供应,侍奉上必须跟从主的带领——凭信而活,直到他来。

5.约翰是这些事的见证人:(约翰福音21:24)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

“这些事”就是本书所写的内容;这句话表明使徒约翰就是本书的作者。“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约翰,“我们”是约翰福音最后的编辑,可能是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他们见证了约翰的见证是真的。

除了本书的内证之外,还有一些外证都证明是使徒约翰写这第四卷福音:1)古代的教会一致公认主所爱的那门徒写这卷福音。尤其是在小亚细亚的那七个教会(参启1:4,11),当使徒约翰晚年的时候,曾在他们中间作工,故都熟知约翰。当本书流行在他们中间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起来提出异议,说是有人冒充使徒约翰写这书。

2)坡旅甲(示每拿教会的长老,使徒约翰的门徒),在他的书信中常引用《约翰壹书》和《约翰福音》的话。他在86岁的高龄时为主殉道。

3)帕皮亚斯(希拉玻利教会的长老,是使徒约翰晚年的同工),他常引用《约翰壹书》的话。这《约翰壹书》实在是《约翰福音》的继续,其语气、笔法、要旨都是一贯的。

4)瓦伦提纳斯也是约翰晚年的同工,他承认全部新约的各卷的确实性,特别是约翰所写的福音是他所最爱读的一卷。

5)初期教父爱任纽是最早指出《约翰福音》作者为约翰的人。他说:“主的门徒约翰,就是挨近耶稣胸膛的那门徒。”又说:主的门徒约翰为要提到万有的真源,就说:“太初有道...”。

6.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21:25)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表示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非仅限于此书所记载的。“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这种夸张是当时非常普遍的修辞手法。(参查经资料)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