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归主课程 :第二十五课 生命的医治
作者:毛南春阳
2025-01-24  

 

经文:约4:43-54

引言:人体为什么会生病?心灵为什么会受创伤?人心为什么会远离神?……都是因为罪的缘故啊!

一、本地的人不尊敬耶稣  43-44

1.“过了那两天,”即指主耶稣在撒玛利亚城里“住了两天”(参40节)之后。

2.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44,有两种解释:

①这句话在其他三卷福音书里,都是记载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遭人厌弃时说的话(太13:57;可6:4;路4:24),那里的“本地”显然是指加利利的拿撒勒。

②是指耶路撒冷。因为在耶路撒冷有很多人拒绝耶稣。

二、加利利人就接待耶稣  45

1.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赐他们作神的儿女。(约1:12)

2.凡愿意接待耶稣,身、心、灵都得到医治。(太4:23-24)

三、迦百农人全家信耶稣  46-54

1.为孩子求主医治 46-49

①加利利是被人藐视的地方(约7:41,52),象征低下、卑贱的世界。

②大臣主耶稣下去医治他的儿子。47,——他听见了耶稣,就来见耶稣,再求见耶稣。

若没有传讲的,就不会有“听见”的(罗10:14),所以信徒传讲有关主的事,非常紧要。

主耶稣最喜悦我们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向祂“求告”,就得帮助(诗50:15)。

③耶稣的提醒。48-49

由主耶稣的责备中可见,祂不喜欢人建基在神迹上的信心。祂喜欢人建基在祂话语上的信心(参41,50节)。人常常要先看见然后才相信,但真实的基督徒是先相信然后才看见(林后5:7)。

2.领全家信主蒙恩 50-54

①大臣听众耶稣的提醒后,信心百增。耶稣只说一句:“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他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50节,弟兄姊妹们,你有这样的信心吗?如果有,你就有福了!

“你的儿子活了”:“活了”在原文中是现在式的动词(下面51,53节均同),而非中文的过去完成时。所以这句话乃是指一种的宣告。“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这就是信心的表现。

医治是怎样发生的呢?有了神的话+我们对神话语的信心=得医治。

② 51节,这是先相信,后得证实的好例证。

③ 52节,表示病情已经好转,危机已经度过,康复是必然的事。

为什么有很多人得不到医治呢?是什么原因?

1)人不愿得医治。2)人不要得医治。3)人对神医有偏见。4)人缺乏信心。5)神有更美的旨意。6)祷告不具体,不直接。7)错误的诊断。8)未彻底认罪悔改。9)拒绝医药的治疗。10)神要别人来医治。11)神医治的时刻未到。12)有人拦阻。

④ 53节“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他们的信心有了长进:

1)从信靠到信服。2)从小信到深信。3)从客观到主观。4)从自己到全家。

全家归主有良方

——除了耶稣,无人能偿还这沉重的债——

除了耶稣,无人能偿还着沉重的债!

我们要如何亲近那因为罪而筑起的罪疚与羞愧之墙的家人,唯有用宽恕。耶稣教导我们祷告:“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

除了上帝无罪的羔羊耶稣,任何人都无法拥有偿还罪债的能力。当你可以告诉家人的好消息是,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将毫不考虑地原谅他们一切的亏欠。不仅如此,上帝也已赦免他们一切的罪,所有的罪疚与羞愧都被耶稣在S字J上流出的宝血洗尽了。

告诉你所爱却失丧的家人,他们无法也无需做任何事让耶稣接受他们,但也无法让耶稣停止爱他们。

上述的真理为粉碎罪疚与羞愧之墙,并以爱心、饶恕与接纳取而代之。你愿意与你失丧的家人分享这些真理,并用你的爱心与饶恕,来彰显耶稣基督的赦免、爱心与慈悲吗?

为所爱却失丧的家人祷告

当你察觉出家人内心的罪疚与羞愧之墙时,要恳求上帝赐你怜悯的心肠,同理心与宽恕的爱。如果你期待他们能在信主之前有所改变,那么你只是在强化仇敌的谎言。如果你在言词上有意无意地表示他们不配得救,就是在墙上加砖。如果你不饶恕他们冒犯你的罪,就是在坚固仇敌欺骗的谎言,让他们更难相信上帝是赦免与爱的上帝。

主耶稣,求祢将关爱失丧之人的心场赐给我,求祢以饶恕与怜悯充满,求祢用这般的爱心充满我,使我能够饶恕一切家人曾对我犯下的罪。耶稣啊,求祢赐我有像祢一般爱迷途之人的爱心。奉主圣名祈求,阿们。

使用以下改编自耶利米哀歌三章22至23节的祷文,将你家人的名字放入其中,为他们代祷。

主的慈爱永不断绝;祂的怜悯使        不至灭亡,祂对        的信实何其伟大,祂的恩慈每天像晨曦那样清新。

我要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对         的救恩!

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祂的,耶和华施恩给他。        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祂的救恩,这原是好的。         在幼年负轭,这也是好的。

且让        独坐无言,因为这是耶和华加在他身上的。让        口贴尘埃,最后叫他(她)仍有指望。就让         由人打他的腮颊,要满受他(她)仇敌的凌辱。

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         。主虽使人忧愁,却还照祂诸般无尽的慈爱为     发怜悯。阿们。

就像罪疚与羞愧的墙,还有一种让我们家人远离耶稣的墙——就是伤害,愤怒与苦毒的墙。在下一讲中,看看我们如何能够发掘并捣毁这面墙。

四、唱诗、祷告、结束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