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耶利米书50:1-46
五十至五十一章是神对巴比伦的审判,五十-五十一章几乎占了对列国审判信息(四十六-五十一章)的一半篇幅,对其他列国的审判一共有121节(四十六-四十九章),对巴比伦的审判却有110节(五十-五十一章)。
其中五十2-五十一58整体组成了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巴比伦将被攻取(五十2-3);
B. 呼吁百姓逃出巴比伦(五十4-10);
C. 神必拆毁抢夺神产业的巴比伦(五十11-16);
D. 神必复兴百姓(五十17-20);
E. 神将打发外邦人追讨巴比伦(五十21-五十一5);
F. 呼吁百姓逃离巴比伦(五十一6-10);
E1. 神将激动玛代联盟攻击巴比伦(五十一11-33);
D1. 神必为百姓伸冤(五十一34-37);
C1. 神必刑罚吞吃神产业的彼勒(五十一38-44);
B1. 呼吁百姓离开巴比伦(五十一45-53);
A1. 巴比伦将成为荒场(五十一54-58)。
《耶利米书》50章共有46节经文,是关于对巴比伦的审判,可以分成五个部分:1-3节预言巴比伦被攻取;4-10节以色列人归回;11-16节巴比伦陷落;17-20节以色列人必蒙赦免;21-46节神审判巴比伦。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神审判巴比伦》。
一、预言巴比伦被攻取(1-3)2
1.论巴比伦的话:(耶利米书50:1)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论巴比伦和迦勒底人之地所说的话。
从46-49章,是神对埃及(46章)、非利士人(47章)、摩押(48章)、亚扪、以东、亚兰等国家(49章)的审判,而50-51章用两章的篇幅宣告对巴比伦的审判。这些预言是在“犹大王西底家在位第四年”(51:59)就是主前605年犹大人第一次被掳时发表的,此时正是巴比伦最强盛的时候,但神却宣告巴比伦必遭毁灭。虽然巴比伦是神用来审判列国的工具,但这个工具本身的不公不义,也要受到神的审判。
“迦勒底人之地”位于巴比伦尼亚的南部,即现代的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主前11-9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黎凡特地区游牧的“迦勒底人”(伯1:17)迁入这一地区,之后又有许多民族陆续迁入。主前626年,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主前626-605年在位)在巴比伦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主前626-539年=87年),并于主前612年联合玛代摧毁了亚述首都尼尼微。因此,圣经中常用“迦勒底”来代指“巴比伦”。
2.巴比伦将被攻取:(耶利米书50:2-3)你们要在万国中传扬报告,竖立大旗;要报告,不可隐瞒,说:“巴比伦被攻取,彼勒蒙羞,米罗达惊惶。巴比伦的神像都蒙羞;她的偶像都惊惶。因有一国从北方上来攻击她,使她的地荒凉,无人居住,连人带牲畜都逃走了。”
神要人在万国中传扬报告,竖立大旗,不可隐瞒,就是巴比伦将被攻取。“彼勒”与“米罗达”都是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杜克的称号。巴比伦被攻取,证明她所倚靠的假神都是虚无,所以令这些偶像“蒙羞、惊惶”。“因有一国从北方上来攻击她”指主前539年,玛代·波斯联军从北方入侵巴比伦。这是一个讽刺,因为对于犹大来说,巴比伦是来自“北方”(1:14;3:12;4:6;6:1、22;10:22;15:12;25:9)的强敌;而对于巴比伦来说,玛代波斯也是“从北方上来攻击她”。
耶利米曾经多次宣告“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38:2;21:9;38:17),否则将是死路一条。按人看,耶利米是亲巴比伦的“犹奸”,所以被诬陷要出城投降(37:13)。但耶利米并非站在某个政治立场上、也不是国际形势的分析家,只是忠心地作神话语的出口(1:7)。神在犹大最危急的时候,他宣告是神在使用巴比伦管教犹大,劝犹大人顺服管教;神也在巴比伦最强盛的时候,宣告她必遭灭亡。神的仆人若要忠心为神说话,必须放下自己的立场与主意,即使自己想不通、别人不接受,也不能不说:自己的祖国犹大受责备,耶利米没有掩盖;仇敌巴比伦要灭亡,耶利米也没有隐瞒;神怎样指示,先知就怎样宣讲。但在无知的人类看来这是不可能的,犹如天方夜谭,但神却使这些预言都先后应验了,显明神掌管着人类的历史。
二、以色列人要归回(4-10)3
4-10节呼吁百姓逃出巴比伦。因为巴比伦遭受攻击的时候(9-10节),正是神的百姓应当回归的时候(29:10)。当灾祸临到巴比伦的时候,被掳的百姓将会回转。
1.以色列人要寻求神:(耶利米书50:4-5)耶和华说:“当那日子、那时候,以色列人要和犹大人同来,随走随哭,寻求耶和华-他们的 神。他们必访问锡安,又面向这里,说:‘来吧,你们要与耶和华联合为永远不忘的约。’
“那日子、那时候”可指神毁灭巴比伦的时候,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要从各国同来,代表十二支派将重新合一。“随走随哭,”表示他们认罪悔改,来锡安寻求耶和华他们的神。他们必访问锡安,又面向这里,他们彼此说“来吧,你们要与耶和华联合为永远不忘的约。”以色列人因不寻求神而被掳异邦,因此他们的归回与寻求神是分不开的。以色列人要纪念神与他们所立的圣约。
2.百姓如迷失的羊:(耶利米书50:6-7)“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牧人使他们走差路,使他们转到山上。他们从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处。凡遇见他们的,就把他们吞灭。敌人说:‘我们没有罪;因他们得罪那作公义居所的耶和华,就是他们列祖所仰望的耶和华。’
(以赛亚书53:6)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如同迷路的羊,是因为百姓的君王与首领使他们走差了路,使他们偏离了敬拜神的正路,转到侍奉偶像的邪路上,耶罗波安为他们制造了金牛犊;约雅敬不敬畏神,焚烧书卷;西底家不听从神的话,把犹大带进灭亡。
“山上”是外邦人侍奉偶像的地方。以色列人从大山直到小山,忘记了安歇之处,真正的“安歇之处”是神自己(参太10:28-30)。“凡遇见他们的”指仇敌,就把他们吞灭。敌人说自己没有罪,是因为以色列人得罪了那作公义居所的耶和华神。虽然以色列人自以为义,但仇敌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被掳的原因。
3.以色列人要从巴比伦中逃走:(耶利米书50:8-10)“我民哪,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走,从迦勒底人之地出去,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因我必激动联合的大国从北方上来攻击巴比伦,他们要摆阵攻击她;她必从那里被攻取。他们的箭好像善射之勇士的箭,一枝也不徒然返回。迦勒底必成为掠物;凡掳掠她的都必心满意足。这是耶和华说的。”
神呼吁他的百姓要从巴比伦中逃走,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绵羊天性喜欢跟随,所以牧人打开羊圈时,通常是公山羊率先离开羊圈。“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比喻以色列将成为被掳各族中首先挣脱枷锁、离开巴比伦的民族。因神要激动联合的大国玛代·波斯从北方上来攻打巴比伦,他们要摆阵攻击巴比伦,巴比伦就被他们攻取。玛代·波斯人的箭好像善射勇士的箭,一枝也没徒然返回,都要射中巴比伦人。迦勒底必成为掠物,凡掳掠她的都必因他丰富的货物、人口众多而心满意足。
“联合的大国”指玛代和波斯联盟。主前586年犹大第二次被掳的时候,玛代是与巴比伦共同摧毁亚述的盟友,玛代王基亚克萨雷斯(主前625-585年在位)的女儿(主前630-565年)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后,而波斯还没有崛起。玛代和波斯都在巴比伦的东方,但神却宣告:“我必激动联合的大国从北方上来攻击巴比伦”(9节)。谁也没有想到,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四年,基亚克萨雷斯的曾外孙古列(主前600-530年)统一了波斯各部落,成为玛代王国的附庸。八年后,古列征服了玛代,继而在十年之中陆续征服了帕提亚、吕底亚、小亚细亚和中亚,巴比伦的北方和东方都落到了古列手中。主前539年,古列率领玛代·波斯联军从北向南进攻巴比伦,不到半个月就攻陷了奥匹斯、西帕尔和巴比伦,缔造了亘古未有的大帝国。
三、巴比伦陷落
(耶利米书50:11-16)抢夺我产业的啊,你们因欢喜快乐,且像踹谷撒欢的母牛犊,又像发嘶声的壮马。你们的母巴比伦就极其抱愧,生你们的必然蒙羞。她要列在诸国之末,成为旷野、旱地、沙漠。因耶和华的忿怒,必无人居住,要全然荒凉。凡经过巴比伦的要受惊骇,又因她所遭的灾殃嗤笑。所有拉弓的,你们要在巴比伦的四围摆阵,射箭攻击她。不要爱惜箭枝,因她得罪了耶和华。你们要在她四围呐喊;她已经投降。外郭坍塌了,城墙拆毁了,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事。你们要向巴比伦报仇;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你们要将巴比伦撒种的和收割时拿镰刀的都剪除了。他们各人因怕欺压的刀剑,必归回本族,逃到本土。
神的产业是以色列人(撒下21:3),“抢夺我产业的”指巴比伦,他们因此欢喜快乐,且像踹谷撒欢的母牛犊,又像情欲发动发嘶声的壮马。巴比伦极其抱愧,生他们的必然蒙羞。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干旱缺水,但流经此地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每年泛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自古就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巴比伦被波斯征服以后,水利设施失修,虽经波斯萨珊王朝和阿拉伯帝国改善,但最终在主后1258年被蒙古人全面毁坏、大量良田荒芜,以致“列在诸国之末,成为旷野、旱地、沙漠”(12节),至今难以恢复。
因耶和华的忿怒,必无人居住,要全然荒凉。巴比伦怎样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52:14),自己的城墙也将被怎样拆毁(15节);怎样使犹大“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永久荒凉”(25:9),自己也必怎样“无人居住,要全然荒凉。凡经过巴比伦的要受惊骇,又因她所遭的灾殃嗤笑。所有拉弓的,他们要在巴比伦的四围摆阵,射箭攻击她。不要爱惜箭枝,因她得罪了耶和华。他们要在她四围呐喊;她已经投降。外郭坍塌了,城墙拆毁了,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事。神的刑罚是公义的,祂两次宣告: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15、29节)。“巴比伦撒种的和收割时拿镰刀的”指在巴比伦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他们可能大都是被掳的外邦民族,所以“因怕欺压的刀剑,必归回本族,逃到本土”(16节);就像从前巴比伦的攻击使埃及的雇佣兵逃回本土、“好躲避欺压的刀剑”(46:16)。
四、以色列人蒙赦免(17-20)2
1.以色列和犹大亡国:(耶利米书50:17)“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狮子赶出的。首先是亚述王将他吞灭,末后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他的骨头折断。”
以色列人好像是被牧人打散的羊,是被狮子(亚述、巴比伦)赶出的。首先是主前722年亚述王灭了北国以色列人,末后是主前586年巴比伦毁灭了犹大。在136年的时间里,南北两个国先后灭亡。
2.神要赦免以色列人的罪:(耶利米书50:18-20)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罚巴比伦王和他的地,像我从前罚亚述王一样。我必再领以色列回他的草场,他必在迦密和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莲山上和基列境内得以饱足。”耶和华说:“当那日子、那时候,虽寻以色列的罪孽,一无所有;虽寻犹大的罪恶,也无所见;因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
主前612年,亚述的首都尼尼微被巴比伦和玛代联军攻陷,很快就丧失了主权,不再是独立的藩属国。同样,主前539年巴比伦被玛代波斯联军攻陷后,很快也丧失了主权,与亚述一同沦为波斯帝国的行省。这正是神所预言的:“我必罚巴比伦王和他的地,像我从前罚亚述王一样”。
神必再领以色列回他的草场,以色列人必像羊群一样在迦密和巴珊肥沃的草场吃草,又在以法莲山上和基列境内得以饱足,“迦密”位于应许之地的西北沿海,“以法莲山”位于应许之地的中部,“巴珊”和“基列”位于约旦河东的高原。这些都是土地肥沃、适合放牧的地方,比喻神将领百姓归回、重新眷顾他们。
“当那日子、那时候,虽寻以色列的罪孽,一无所有;虽寻犹大的罪恶,也无所见”(20节),当“那日子、那时候”就是神拯救他百姓的时候,并非因为人不再犯罪,而是因为他们的罪已经被神除净、赦免(33:8;31:34)。百姓若不蒙神赦免,就是回归了也无法长久活在应许之地(结33:10)。但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将被赦免,只有神“所留下的人”才能蒙神赦免,所以“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罗9:27)。这个应许将在弥赛亚的时代实现。
五、神审判巴比伦(21-46)4
1.仇敌将上来攻击巴比伦:(耶利米书50:21-32)耶和华说:上去攻击米拉大翁之地,又攻击比割的居民。要追杀灭尽,照我一切所吩咐你的去行。境内有打仗和大毁灭的响声。全地的大锤何竟砍断破坏?巴比伦在列国中何竟荒凉?巴比伦哪,我为你设下网罗,你不知不觉被缠住。你被寻着,也被捉住;因为你与耶和华争竞。耶和华已经开了武库,拿出他恼恨的兵器;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迦勒底人之地有当做的事。你们要从极远的边界来攻击她,开她的仓廪,将她堆如高堆,毁灭净尽,丝毫不留。要杀她的一切牛犊,使他们下去遭遇杀戮。他们有祸了,因为追讨他们的日子已经来到。有从巴比伦之地逃避出来的人,在锡安扬声报告耶和华-我们的 神报仇,就是为他的殿报仇。“招集一切弓箭手来攻击巴比伦。要在巴比伦四围安营,不要容一人逃脱,照着她所做的报应她;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因为她向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发了狂傲。所以她的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当那日,一切兵丁必默默无声。这是耶和华说的。”主-万军之耶和华说:你这狂傲的啊,我与你反对,因为我追讨你的日子已经来到。狂傲的必绊跌仆倒,无人扶起。我也必使火在他的城邑中着起来,将他四围所有的尽行烧灭。
神吩咐玛代·波斯人上攻击“米拉大翁之地”与比割的居民,米拉大翁的意思是“双重叛逆”,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汇入波斯湾的麦马拉丁三角洲。“比割”的意思是“刑罚”,指巴比伦东南与以拦之间的普库杜族(结23:23)。这两个地名都是双关语,代指巴比伦全地。要将他们灭尽,照着神一切所吩咐他们的去行。巴比伦境内有打仗与大毁灭的声音。“全地的大锤”指巴比伦,何竟砍断破坏?巴比伦在列国中何竟荒凉?巴比伦哪,神为她设下网罗,她不知不觉被缠住,一夜之间就消灭了。她被寻着,也被捉住;因为她与耶和华争竞。耶和华开了他的武库,拿出他恼恨的兵器,亲自攻击巴比伦。玛代·波斯人要来攻击巴比伦,开她的仓廪,将她堆如高堆,毁灭净尽,丝毫不留。“她的一切牛犊”(27节),指年轻的巴比伦勇士,使他们下去遭遇杀戮。他们有祸了,因为追讨他们的日子已经来到。神也要招集一切弓箭手来攻击巴比伦。要在巴比伦四围安营,不要容一人逃脱,神要照着她所做的报应她;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因为她向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发了狂傲”(29节),指尼布甲尼撒掳掠了圣殿,把圣殿的器皿封存在他神的库房里。而伯沙撒王“狂傲”到一个地步,竟然用圣殿的金器皿拿来喝酒(但5:2-3、23),当夜巴比伦就被波斯攻陷(但5:30-31)。
30节与(49:26)对大马士革的预言相同,表明巴比伦怎样被神用来刑罚大马士革,也要照样被别人刑罚。巴比伦怎样使大马士革的少年人“仆倒在街上”(49:26)、一切兵丁“默默无声”(49:26),自己也将遭遇“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当那日,一切兵丁必默默无声”,死在灰尘中。万军之耶和华要与巴比伦这狂傲的反对,因为神追讨巴比伦的日子已经来到。狂傲的必绊跌仆倒,无人扶起。神也必使火在他的城邑中着起来,将他四围所有的尽行烧灭。
2.神为百姓伸冤:(耶利米书50:33-34)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一同受欺压;凡掳掠他们的都紧紧抓住他们,不肯释放。他们的救赎主大有能力,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他必伸清他们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并搅扰巴比伦的居民。”
33-34节宣告神是救赎主,与(51:15-19)“神是创造主”前后呼应。神要救赎自己的百姓,“祂必伸清他们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并要搅扰巴比伦的居民”(34节)。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一同受欺压,凡掳掠他们的都紧紧抓住他们不放。他们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大有能力,神必亲自伸清百姓的冤,好使全地得平安。
“救赎主 ”原文与“至近的亲属”(利25:25;得2:20)是同一个词。律法规定,“至近的亲属”包括“兄弟,或伯叔、伯叔的儿子,本家的近支”(利25:48-49),他们有责任赎回弟兄的产业(利25:25),也有责任赎回弟兄的自由(利25:48)。神就是“以色列人和犹大人”的“至近的亲属”和“救赎主”。
“祂必伸清他们的冤”,原文使用了法律用词“辩护 ”的三种形式,前两次是动词,第三次是名词。“得平安”原文与“搅扰”谐音,这是双关语。神既是毁灭者、又是救赎者;祂“搅扰巴比伦的居民”(34节),目的是要在全地恢复真正的平安,使“全地得安息,享平静”(赛14:7)。
3.预言巴比伦遭毁灭:(耶利米书50:35-40)耶和华说:“有刀剑临到迦勒底人和巴比伦的居民,并她的首领与智慧人。有刀剑临到矜夸的人,他们就成为愚昧;有刀剑临到她的勇士,他们就惊惶。有刀剑临到她的马匹、车辆,和其中杂族的人民;他们必像妇女一样。有刀剑临到她的宝物,就被抢夺。有干旱临到她的众水,就必干涸;因为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人因偶像而癫狂。所以旷野的走兽和豺狼必住在那里,鸵鸟也住在其中,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耶和华说:“必无人住在那里,也无人在其中寄居,要像我倾覆所多玛、蛾摩拉,和邻近的城邑一样。
35-40节是一首“刀剑之歌”,与(51:20-26)的“战斧之歌”前后呼应。35-37节一连用了五个“有刀剑(战争)”:有刀剑临到迦勒底人和巴比伦的居民,并她的首领与智慧人,他们就必死亡。有刀剑临到矜夸的人(指说谎的占卜者),他们就成为愚昧;有刀剑临到她的勇士,他们就惊惶失措; 有刀剑临到她的马匹、车辆和其中杂族的人民(指巴比伦帝国的多民族军队);他们必像妇女一样软弱,指毫无抵抗能力。有刀剑临到她的宝物,就被抢夺。
“有干旱临到她的众水”指干旱导致维系巴比伦经济繁荣的灌溉系统干枯,就必干涸;“因为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人因偶像而癫狂”(38节),可能指干旱使农业歉收,巴比伦人想用更狂热的膜拜来获得神明的怜悯,其实完全无济于事。
39节“所以旷野的走兽和豺狼必住在那里,鸵鸟也住在其中,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引自先知以赛亚对巴比伦的预言(赛13:20-21)
耶和华神说:“必无人住在那里,也无人在其中寄居,要像我倾覆所多玛、蛾摩拉,和邻近的城邑一样。”40节与(49:18)对以东的预言相同、与(49:33)对夏琐的预言相似,表明巴比伦怎样被神用来刑罚以东和阿拉伯,也要照样被别人刑罚,将来“必无人住在那里,也无人在其中寄居”(40节;49:18、33)。
4.玛代·波斯将攻打巴比伦:(耶利米书50:41-46)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而来,并有一大国和许多君王被激动,从地极来到。他们拿弓和枪,性情残忍,不施怜悯;他们的声音像海浪砰訇。巴比伦城(原文是女子)啊,他们骑马,都摆队伍如上战场的人,要攻击你。巴比伦王听见他们的风声,手就发软,痛苦将他抓住,疼痛仿佛产难的妇人。“仇敌必像狮子从约旦河边的丛林上来,攻击坚固的居所。转眼之间,我要使他们逃跑,离开这地。谁蒙拣选,我就派谁治理这地。谁能比我呢?谁能给我定规日期呢?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你们要听耶和华攻击巴比伦所说的谋略和他攻击迦勒底人之地所定的旨意。仇敌定要将他们群众微弱的拉去,定要使他们的居所荒凉。因巴比伦被取的声音,地就震动,人在列邦都听见呼喊的声音。”
从北方而来攻打巴比伦的就是玛代·波斯,他们从地极来到,他们拿弓和枪,性情残忍,不施怜悯;他们的声音像“海浪砰訇,”指响声极大,也令人极其惊惶。巴比伦城啊,他们骑马,都摆队伍如上战场的人,要攻击她。主前543年,巴比伦王拿波尼度惧怕逼近的波斯大军,“听见他们的风声,手就发软”(43节),痛苦将他抓住,疼痛仿佛产难的妇人。“手就发软”在本书中出现了三次(6:24;47:3;50:43),指心消化如水,没有力量。从阿拉伯半岛的陪都提玛迁回巴比伦,聚集了帝国各地的神像,十年以来首次举行了尊崇马尔杜克神的新年节期。由于拿波尼度长期离开巴比伦、漠视祭司,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无法阻止巴比伦的沦陷。主前539年,古列从北向南进军巴比伦,十月初在奥匹斯战役中大获全胜,十一日西帕尔城投降,十三日巴比伦几乎不战而降。
“谁蒙拣选,我就派谁治理这地。谁能比我呢?谁能给我定规日期呢?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在(耶利米书49:19)出现过。44-46节与(49:19-21)对以东的预言相似,表明巴比伦怎样被神用来刑罚以东,也要照样被别人刑罚。小小以东的哀声只能传到红海,“巴比伦被取的声音”(46节)却要遍及列邦,让“人在列邦都听见呼喊的声音”(46节),好使“全地得平安”(34节)。历史上凡是抵挡神的政权,势力越是庞大,灭亡的羞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