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伯二11-三26
约伯的三个朋友听说了约伯的遭遇,他们就相约而来,要安慰约伯。这三个朋友分别是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拿玛人琐法,他们都是敬畏上帝的智慧人。他们来到约伯那里,见约伯被疾病和心里的痛苦折磨得没了人样,就放声大哭。又撕裂外袍,蒙尘蒙灰,十分悲痛。他们陪同约伯坐在地上七天七夜,或许是因为不知怎样安慰,他们都没有开口向他说话,因为约伯极其痛苦。(伯二11~13)
这段经文之后就进入到了本卷书的诗歌部分。《约伯记》是属于诗歌.智慧书。前两章和后一章的7到17节是记叙文,而三章至四十二章6节则是诗歌。我一直觉得第三章是这卷书最难讲的,也不是因为晦涩难懂,而是我一时难以接受约伯在灵性表现上的极端转变——他从信心坚定变得无比软弱,几乎绝望。然而,即使如此,他的转变却终究是事实。这就是圣经的超越之处。圣经所载,所揭的都是人性中最真实的那一面,因为我们需要面对这最真实的一面;只有面对,我们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救恩。
在这一章中,约伯用无比悲伤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盼望和迷茫。这迷茫正是他如此痛苦的原因。
一、约伯的痛苦(伯三1~10)
三个朋友为约伯悲伤,同他坐在地上七天七夜之后,约伯开口打破了沉默。然而,他却是咒诅自己的生日:
此后,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说:“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愿黑暗和死荫索取那日,愿密云停在其上,愿日蚀恐吓它。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也不入月中的数目。愿那夜没有生育,期间也没有欢乐的声音。愿咒诅日子且能惹动鳄鱼的,咒诅那夜。愿那夜黎明的星宿变为黑暗,盼亮却不亮,也不见早晨的光线。”伯三1~9
从1到9节,约伯共发出了十一个愿望,而这十一个愿望都是在咒诅自己的出生的那一日。为什么要咒诅那一日呢?因为他在那一日来到了世上,又因来到世上而经受了如今这大患难,以及这大患难带给他的无比的痛苦。如他在第10节所说:“因没有把怀我胎的门关闭,也没有将患难对我的眼隐藏。”约伯咒诅那日,愿望那日从历史中消失,被锁于黑暗之中,永不见黎明的亮光。也就是咒诅它下地狱。
咒诅的意思是咒骂。既是咒骂,必是心有怨恨。约伯不怨恨上帝,却怨恨自己的出生。因为他是眼睁睁的看着灾难临到,却无力拯救;又是眼睁睁的看着身上的毒疮不断地折磨自己,而自己却始终无法摆脱这顽固疾病带来的痛苦。约伯怨恨自己的出生,咒诅自己的生日,因为此时,他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灵上都无比痛苦。故而,他希望自己不曾存在,不曾出生,不曾来到这个世界。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们,我们当中是不是也有人有过这样的念头?我想是有的,恐怕还不少。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软弱,而且还不只一次。在遭受患难的时候,在忍受疾病煎熬的时候,在屡屡经历挫败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要是从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就好了,这样就不用忍受这些种种的苦难了。每个人都会有软弱,约伯是如此,你、我也是如此。约伯是何等的人?他的神学认知,他的信仰虔诚,他对人生的领悟都远超当时世上的人,也远超今天的许多人。然而,当患难接二连三的临到,当顽固的疾病持续的折磨他的身体,他也会无法承受;会软弱,会痛苦。因为,他终究是个凡人。
所以,谁说属灵的人就不会软弱呢?谁说有智慧的人就不会痛苦呢?其实,无论人怎样有智慧,无论人对上帝的知识有多丰富,对人生和人性的领悟有多深入,人生的每一个明天仍然都是未知的。因为上帝并没有赐予人预知明天的能力。上帝允许仇敌攻击约伯的所有,却保守了约伯不被加害,这是上帝知道的,约伯却不知道;上帝允许撒但伤害约伯的身体,却存留了约伯的性命,这也是上帝知道的,约伯却也不知道。我们也是一样,今天的事是我们知道的,明天的事,我们却不知道;已临到的事是我们知道的,未临到的事,或喜、或悲、或患难、或患难中有怎样的恩典,我们却也都不知道。然而,正是因为不知道,信心才会更显得宝贵,生命才会有真正的成长,对上帝的认识、对人生和人性的领悟也才会更加透切。所以主耶稣告诉我们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二十29)”,所以后来约伯对上帝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这就是他在经历了先前未知的劫难与痛苦之后,对上帝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也有了更透切的认知。
是的,属灵的人也会有软弱,有智慧的人也会有痛苦。因为明天是未知的,患难也是未知的,我们也无法为明天的患难作好足够的准备;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是不够透切的。约伯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然而,我们却不要担心,因我们是上帝的工作,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我们得救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着上帝;我们胜过患难也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着上帝。患难虽是未知的,上帝却是可知的,祂的应许也是实实在在的。祂既赐下应许,就必然要成就;祂既在我们身上动了善工,就必成全这工,使我们成就永远的刚强。因此,软弱是暂时的,痛苦也是暂时的。黑暗虽会藉着患难暂时蒙蔽我们的心,把我们困锁在痛苦之中,但光会很快来到,祂要将我们从黑暗中释放出来,因为我们本是住在光中。那光是真光,能照亮世上一切的黑暗。(约一9)
二、约伯的盼望(伯三11~19)
到了这一段,约伯从咒诅自己的生日转为对自己人生的拷问,他说:
“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为何有膝接受我?为何有奶哺养我?”伯三11~12
约伯连续发出四个拷问,但他不是在寻索是谁给予了他生命,又是谁使他存活到如今,而是在表达对出生即夭折的羡慕。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前一种是积极的生命态度,是为了表达感恩,也是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后一种则是消极的,是在逃避生命以及生命中的苦难。
约伯为何羡慕夭折呢?因为他想要安息:“不然,我早已躺卧安睡,和地上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谋士,或与有金子、将银子装满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或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在那里恶人止息搅扰,困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伯三13~19
约伯渴望安息,然而苦难使他不能得着安息,所以,他羡慕夭折的婴孩。因为夭折了就不需要面对如今的患难了。他认为患难是他不能进入安息的原因,而死亡可以使他脱离现今的苦难,从而进入安息。死是众人的结局,因为死,困苦人不再受恶人搅扰,被囚的人不再受督工欺压,奴仆也不用再受主人的辖制。死可以让一切受苦的人得到释放,继而同君王、谋士、富户和王子等尊贵的人享受同等的安息。这是此时的约伯所想到的。
真的是如此吗?他所讲的这些是真理吗?人不能进入安息真的只是因为苦难吗?没有苦难的安息就是真正的安息吗?死真的能释放人的痛苦吗?它真的能领人进入永远的安息吗?不是的,都不是的。所以,这只是约伯在软弱中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人因为患难而无比痛苦,但也有很多的人即使没有患难也很痛苦。而那些受苦的人,有的是身体痛苦,心灵也痛苦;有的却是身体痛苦,心灵却满有平安。为什么有的人没有患难也很痛苦呢?因为没有信心。为什么有的人明明遭受患难心里却满有平安呢?因为他信心坚定。没有信心,心里就没有依靠;没有依靠,即使没有患难也很痛苦。因为没有依靠就是最大的痛苦。
所以,患难不是拦阻人进入安息的真正原因,没有信心才是。死也不是人进入安息的渠道,坚定地信靠主才是。正如主耶稣所应许的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
虽然如此,患难却能打击人的信心。所以,以利亚因耶洗别的BP而逃跑,甚至求死;希西家王因身患绝症而痛哭;亚伯拉罕因多年求子不得而取了埃及使女;而约伯也是因失去所有和长期的病痛折磨而崩溃求死。所以,面对患难,我们要祷告;我们要为自己的信心守望,也要请教会的众肢体来一同守望。这是使徒雅各所教导我们的,他说:“你们中间有受苦的,他就该祷告……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雅五13~15)”这里的“病人”是指谁呢?就是指信心软弱的人。所以我们在患难中要祈祷,也要为那因患难而信心软弱的人祈祷。
死给人带来的是什么?其实活着的人都不知道,因为知道的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死绝不是人摆脱患难,进入安息的渠道。这样,人为什么会相信死会给自己带来安息呢?其实他不是真的相信,他只是想要逃避眼前的苦难而已。对人而言——特别是不相信天堂地狱的人,死后的世界是未知的,但眼前的患难所带来的痛苦却是真实的,且是自己一时不能摆脱的。于是为了早日摆脱眼前的痛苦,人就自己欺哄自己,假设死后的世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安息。但实际上,他对此并不确定。他盼望的也不是死,而是安息。正像约伯一样,他虽咒诅自己的生日,说羡慕死的话语,却不是真的痛恨人生,羡慕死亡,而是渴望安息。只是他信心软弱,误以为死能使他进入安息罢了。
所以,人在信心软弱的时候,在真理上是迟钝、甚至是混乱的。因此,我们处在此光景时,切不可相信自己的想法,作冲动的决定。因为此时我们的想法多是错误的。对于受苦的肢体,我们也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既知道他们在真理上是迟钝的,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忍耐,且要多多为他们祷告,祈求并等候主使他们坚固。
三、约伯的迷茫(伯三20~26)
“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他们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他们寻见坟墓就快乐,极其欢喜。人的道路既然遮蔽,上帝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伯三20~29
读完这一段,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约伯身心的极大痛苦。而痛苦的背后是他对苦难人生的迷茫。他叩问:心中愁苦、受尽磨难的人为何活着?他看不到自己的活着对社会,对他人有什么价值;也看不到自己的活着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因为他如今好像是四面受困,寻不到摆脱苦难的道路;他每日所面对的只有因愁苦而发的叹息,和因病痛而唉哼的声音。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理想的追求与实现。然而,如果真是这样,那些穷苦人,那些整日只能为生活而奔波,根本没有精力和资本去追求理想的人该怎么办?他们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又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然而,假设真是如此,那么一个年老体衰,或者一无所有,又被疾病缠身,生命只剩叹息和唉哼的人;又或者一个已然无力奉献社会,反而还仿佛是他人累赘的人,他的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他又该靠着什么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呢?这就是约伯的迷茫。他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此。
苦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生命的迷茫;病患固然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约伯说,他的道路遮蔽,上帝又把他四面围困。真的是上帝将他围困吗?真的是上帝遮蔽他的道路,使他看不见活着的意义吗?当然不是。那是谁呢?是他自己。
其实,在上帝那里,年老的也好,年少的也好;健康的也好,有病的也好;富人也好,穷人也好;有学问的也好,无学问的也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且满有意义的。在上帝那里,生命的意义无比宽广,无比丰富。人的迷茫,是因为人自己把生命的意义隐藏了,狭隘了。生命是由上帝而来,又是为祂而造。所以,祂就是生命的意义,祂就是生命的道路。如圣经所说:“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切都是藉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西一16)”所以,凡在上帝里面的人,无论是谁,哪怕他已经一无所有,只剩残存的一口气息,上帝也会藉着这一口气息在他身上彰显出令人惊叹的生命价值。所以,不管我们是在顺境里,还是在患难中,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断不可放弃自己,只管将自己交托与上帝。
约伯感到四面被围困,因为他在软弱中只看到眼前的苦难,却忘记了上帝就是他的道路。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特别是在遭遇人生挫折的时候,我们更是无比压抑,苦苦叹息,不知前方的道路该怎么走。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上帝就是我们的道路。我们走在上帝的道路上,却屡屡被人生的挫折所困,似乎仍是活在黑暗中,因而总是充满了焦虑。因为我们忘记了把眼光定在上帝那里。弟兄们哪!要知道我们已经是走在光明中了。既是走在光明中,人生就不会迷茫了,因为我们不是在黑暗里了。所以,苦难也好,挫折也罢,总不能把我们困住,因为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
结语:
因为患难,约伯软弱了。我们难以接受,因为他先前是那样的坚定,他的真诚敬畏,他的神学思想,他的人生领悟是那么的超越;他的信仰那么纯粹,他的正直没有半点利益掺杂,他最恐惧的就是离弃上帝。然而,他确实是软弱了。这是事实,我们无法忽视。由此,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患难。当患难临到的时候,我们的祷告是以消除患难为重,还是以保守信心为重?我想,是后者。因为信心能使我们的眼光肯定在上帝的道路上,也能帮助我们的心灵安息在基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