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53:1 (大卫的训诲诗,交与伶长,调用麻哈拉)。愚顽的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罪孽,没有一个人行善。
53:2 神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
53:3 他们各人都退后,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53:4 作孽的没有知识吗?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靠神。
53:5 他们在无可惧怕之处,就大大害怕,因为神把那安营攻击你之人的骨头散开了。你使他们蒙羞,因为神弃绝了他们。 53:6 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神救回他被掳的子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发现,《诗篇》第53篇与第14篇基本相同,其不同主要体现于四个细节:
(1)部分诗句的用词不同:比如第1节下半节,第14篇为“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第53篇则为“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罪孽”。
(2)对于上帝的称呼不同:第53篇称之为“上帝”,第14篇则称之为“耶和华”,这一不同也是《诗篇》卷一与卷二整体上的差异。
(3)结构不同:第14篇共有7节,第53篇则把第14篇的5、6两节合为一节,所以只有6节。
(4)第53篇的标题比第14篇复杂一些,第14篇为:“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第53篇为:“大卫的训诲诗,交与伶长。调用麻哈拉。”后者比前者多了诗歌之文体和曲调的说明。
撇开细节上的这些差异,两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几乎完全相同,《诗篇》的编者为什么要使之重复出现呢?对于这个问题,解经家争论颇多,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两篇诗歌的用途不同,因为要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曲调,于是就有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从本诗的标题可知,这是大卫的作品,但至于写于何时、何境,解经家却没有一致的看法,有人说写于诗人遭人陷害之际,有人说写于诗人战胜敌军之时。
柯德纳(Derek Kidner)指出:“很巧的是,这篇默想愚顽人的诗,正如讲述拿八本人的故事(撒上25章)一般。是放在多益的事件(诗52篇;撒上22章),与西弗人的事件(诗54篇;撒上23与26章)之间。”(《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上]》)
虽然诗歌中的“愚顽人”未必仅指拿八(“拿八”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愚顽”),但把这个人当作众多“愚顽人”中的个案来分析本诗,未尝不是有益的尝试。
作此诗时,大卫可能正在或已经经历“愚顽人”的挑衅,由于他们自以为“没有上帝”,所以在攻击他人时毫不心慈手软。然而,大卫非常清楚,“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对于热衷作恶的“愚顽人”,公义的上帝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他一定会以公义的原则对其施行审判,使之“骨头散开”,在公众中“蒙羞”。诗人对上帝的“垂看”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不仅自己不惧怕“愚顽人”的挑衅,而且呼吁读者建立对上帝的信心。
本诗标题中首次出现“麻哈拉”,有必要对此作一简要说明。“麻哈拉”,常被用于女性的名字(参创28:9;代下11:18),但用在《诗篇》标题中却是指一种曲调,除了本诗,《诗篇》第88篇也使用了这个曲调。
范甘麦伦(Willem A. VanGemeren)指出:“由于‘麻哈拉’一词与希伯来文的‘患病的’或‘疾病’有关,有人认为这是指一个病人的祷告(第53篇)。”
本诗共有6节,可分为三段:1至3节为第一段,诗人描述了“愚顽人”以“没有上帝”来自欺的症状;第4节为第二段,诗人描述了“愚顽人”因“没有知识”而疯狂的病因;4至6节为第三段,诗人描述了“愚顽人”因“骨头散开”而灭亡的结局。三个段落,共同证明“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
一、“愚顽人”的症状——“没有上帝”(1--3)
这一段,诗人分别描述了“愚顽人”对上帝的态度和上帝对“愚顽人”的态度,前者强调“愚顽人”的症状,后者强调上帝对“愚顽人”的期待。“愚顽人”自以为“没有上帝”,所以纵容私欲、任意妄为。对于如此悖逆之人,上帝不会不管不顾,他“从天上垂看世人”,期待医治他们。
第1节,诗人描述了“愚顽人”对上帝的态度:“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罪孽,没有一个人行善。”
这里的“愚顽人”,《吕振中译本》译为“鲁莽人”,《现代中文译本》译为“狂傲人”,《当代圣经》译为“愚昧的人”,《思高圣经》译为“愚妄的人”。
希伯来文中,“愚顽”的含义非常丰富,不是简单地指愚昧、鲁莽和狂傲,其中也有背叛的意思。
因此,诗人笔下的“愚顽人”主要是指背叛上帝之人。换句话说,“愚顽人”之所以是“愚顽人”,不仅是因为他愚昧、鲁莽和狂傲,更是因为他“心里说,没有上帝”。
请大家注意,“愚顽人”是“心里说,没有上帝”,不是口上说“没有上帝”。也就是说,他们口上还可能祈求上帝,甚至赞美上帝,但心里却说“没有上帝”。如此虚伪,怎能不被上帝憎恶!“心里说,没有上帝”,绝不仅仅是对上帝的认识问题,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态度会加速道德的堕落。“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罪孽,没有一个人行善”,这便是“心里说,没有上帝”的无可避免的后果。
柯德纳(Derek Kidner)指出:“没有上帝”一语,在《圣经》中并不是指一种不正确但真心的看法,而是指摆出一副不负责任、大胆挑衅的姿态。
第10篇4节中对此句话的说明,是向道德禁令下赌注,以为上帝必不追究。《约伯记》20章7至15节,是指对权威不满;《罗马书》1章18节以下,是指在知识上、道德上自我摧毁。
本节中则将这几层含义都包括在内;第1b节清楚显明,这种态度所产生的结果与自己(腐败,《和合本》:邪恶;参创6:12),与上帝(可憎恶,主要是指触怒上帝),以及与别人(没有一个人行善)的关系;这三方面正是以上所提《罗马书》第1章,《约伯记》第21章,《诗篇》第10篇所论及的范围。”(《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上]》)
使徒保罗对“故意不认识上帝”之人的描述,是对本节经文的最好诠释:“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参罗1:18—32)
《撒母耳记上》记述拿八的事情时,称“拿八为人刚愎凶恶”,此即对“愚顽人”的极佳注释。请看《圣经》对拿八之“愚顽”的描述:
大卫听见说拿八在旷野剪羊毛,出于尊敬,就打发十个仆人向他问安。大卫的仆人将问候带到后,拿八粗鲁地回答他们:“大卫是谁?耶西的儿子是谁?近来悖逆主人奔逃的仆人甚多。我岂可将饮食和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给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呢?”(参撒上25:2--13)拿八如此冷漠,如此无情,是“心里说,没有上帝”的后果。
2至3节,诗人描述了上帝对“愚顽人”的态度:“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他们各人都退后,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帝从天上察看世上的人,要看看有明智的没有,有没有寻求他的人。可是人人都背离他;个个同样的腐败。没有行善的人,连一个也没有。”
“愚顽人”故意不认识上帝,这是极大的罪恶,但上帝却并不因此立即丢弃他们,他“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是要医治世人,拯救世人。
张国定指出:“这句拟人法语气显示神主动的俯视世上:一则,加强第一节下半节的意思,恶人绝对逃不过神敏锐的服光;另则,要表明神主动而殷勤地去搜索和寻找世人(创11:5,18:21)。”(《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一]》)
尽管“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的结果是没有“有明白的”,也没有“寻求他的”,“人人都背离他;个个同样的腐败。没有行善的人,连一个也没有”,但上帝还是要拯救他们。
读到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圣经》反复强调人类的堕落,其根本原因不是要抹杀人类的人性,而是要强调上帝的恩典。
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的堕落并不表示每个人都穷凶极恶,或表示所有人都一样坏,或没有任何人有行善的能力(路11:13)。其意乃是每一个人都有他或她无法改变的堕落天性,除了靠上帝的恩典以外,没有人能得救,脱离永世的审判。”(《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
使徒保罗在论述“因信称义”的教义时,曾引用这段经文证明上帝的仁爱和人性的邪恶:“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上帝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参罗3:9--24)
准确、深入地理解上帝充满宽容的恩典,是走出“愚顽”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二、“愚顽人”的病因--“没有知识”(4)
道出“愚顽人”的症状之后,诗人紧接着便分析了病因:“作孽的没有知识吗?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告上帝。”《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帝发问:作恶的人不明白吗?难道他们都茫然无知吗?他们吞吃我的子民;他们不晓得向我祈求。”句首的质问,实质上是严厉的斥责。
诗人断定,“愚顽人”之所以“心里说,没有上帝”,之所以“行了可憎恶的罪孽”,概因他们“没有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指头脑里的智慧,而是指存于心里的对上帝的认识。
由于缺少关于上帝的“知识”,“愚顽人”会表现出两种错误的行为:
(1)“不求告上帝”:他们的行为不遵行律法的规则,他们的生活不接受上帝的管理,他们所要的,就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2)“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他们不懂得爱人如己的神圣律法,只知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弃绝“知识”,是通往“愚顽”的捷径。上帝常常为以色列人的无知叹息: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何4:6)
“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赛1:3)
使徒保罗深知“知识”的价值,所以他对腓立比教会的肢体如此说:“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上帝可以给我作见证的。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腓1:8--11)
拿八的妻子从仆人口中得知丈夫故意冲撞大卫的消息后,专程找到大卫,为丈夫求情:“我主啊,愿这罪归我!求你容婢女向你进言,更求你听婢女的话。我主不要理这坏人拿八,他的性情与他的名相称,他名叫拿八,他为人果然愚顽。但我主所打发的仆人,婢女并没有看见。”
亚比该的求情中,对丈夫有一段准确的评价:“他的性情与他的名相称,他名叫拿八,他为人果然愚顽。”(参撒上25:14--39)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拿八之无知的无奈与叹息。
“作孽的没有知识吗?”这句质问非常适合拿八。拿八的经历告诉我们,无知真是“愚顽”的源头,也是悖逆的源头,我们应当警惕!
三、“愚顽人”的结局--“骨头散开”(5--6)
“愚顽人”故意拒绝上帝的行为固然可恶,但上帝依然关爱他们,并愿意拯救他们,前提是他们愿意认罪、悔改,敞开心灵接受上帝的拯救。假若继续为非作歹,继续刚愎自用,他们就必定遭受被上帝“弃绝”的严厉惩罚。“骨头散开”,是他们可能要接受的其中一种结局。
第5节,诗人描述了“愚顽人”的结局:“他们在无可惧怕之处,就大大害怕,因为上帝把那安营攻击你之人的骨头散开了。你使他们蒙羞,因为上帝弃绝了他们。”
《现代中文译本》译为:“然而,他们要惊惶恐惧,经历从来没有过的恐惧;因为上帝要杀灭他子民的仇敌。他弃绝了他们,使他们失望蒙羞。”
“愚顽人”最直接的结局,是被上帝“弃绝”,一旦被上帝“弃绝”,他们就要“大大害怕”,就要彻底“蒙羞”。
《和合本》中的“在无可惧怕之处,就大大害怕”,对比《现代中文译本》的译文,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恐惧”。
“愚顽人”向来心高气傲、不可一世,因为过度自信,可能从来都没有过“恐惧”。可是,上帝却要给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恐惧”。就在他们蓄意攻击他人之时,上帝却使他们“骨头散开”,意即暴尸荒野,无人掩埋。在东方文化中,这可真是一种奇耻大辱。一再拒绝上帝的“愚顽人”,最终都要落入这般处境。对每一位读者,都是永远的警钟。
拿八的经历,也符合这样的结局。《撒母耳记上》记载:“亚比该到拿八那里,见他在家里设摆筵席,如同王的筵席。拿八快乐大醉。亚比该无论大小事都没有告诉他,就等到次日早晨。到了早晨,拿八醒了酒,他的妻将这些事都告诉他,他就魂不附体,身僵如石头一般。过了十天,耶和华击打拿八,他就死了。”“大卫听见拿八死了,就说:
‘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又阻止仆人行恶,也使拿八的恶归到拿八的头上。’”(参撒上25:36--39)大卫真实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公义!
第6节,诗人表达了以色列的心愿:“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上帝救回他被掳的于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愿以色列的拯救从锡安来!那时,上帝要让他的子民重整家园。雅各的子孙要雀跃;以色列的人民要欢欣。”
这一节的两组诗句,均采用了希伯来诗歌惯用的同义平行体,表达了诗人对上帝之拯救的信念。想到“愚顽人”的结局时,诗人马上获得了信心。在他看来,“愚顽人”灭亡与以色列人获救总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哪怕在最灰暗的时候,他也充满信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解经家指出,本节含有末世思想,预言弥赛亚国度,因为在那个国度里,将不再有任何人声称“没有上帝”,他们将在那里一同“快乐”、“欢喜”。
《诗篇》第53篇是一篇描述“愚顽人”之信仰、生活和言行的诗歌,他们自以为“没有上帝”,所以为非作歹、不可一世,以致严重威胁到义人的正常生活。然而,诗人大卫相信,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洞察他们的每一个举动。假若他们长久不肯悔改,就无法逃避灭亡的结局。
读前一部分,我们可能会悲伤,但后一部分却会增加我们的信心,正如欧尔顿(Robt L..Alden)所言:“整体说来,这诗与第14篇的内容都很灰暗,只有最后一节能转变我们的心情,使我们愉悦。我们应有相似的渴望,预期看见上帝拯救并释放那些为他国度而预定的人,而快乐。”(《天道研经导读——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