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篇:论人生的基础工程
作者:吴献章
2018-06-18  

“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粃被风吹散。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1)

和摩西所写的五经相仿,《诗篇》被编辑成五卷,内中汇集摩西、大卫、所罗门、亚萨、耶杜顿和可拉子孙等人,在独特历史处境所创作的诗歌。这堪称诗歌智慧书核心的五卷诗集,尽管文体和信息丰富多样,在它的第一卷的第一篇,却描绘着生命的基础工程──义人如栽在溪水旁的树!

有了上帝律法为基础,就可以走过人生各样境遇,纵然经历挣扎、祷告、回顾、信靠、仰望、认罪、忏悔、抱怨等,最后仍以赞美诗收场(《诗》146——150篇)。绚丽的人生赞美高台,来自被上帝律法所建构的基础!

相较于《诗篇》常常出现的各种意象如牧者、盘石、高台、山寨、战士、父亲、母亲、君王、丈夫、拯救、诗歌、力量、避难所等,在《诗篇》引言兼导论的第一篇,却用树和糠粃的对比与意象,劝戒读者面对复杂的人生百态,只要有树根般深扎的基础,人生就不怕风暴(正如以箴言的“敬畏耶和华”成为人生的方向盘),即可经历神人相遇,甚至在逆境中赞美神。

但如果没有在人生的开始建构稳固的基础,很可能会不自觉地走上恶人灭亡的路,像被风吹散的糠粃!

先有根才有叶,没有根的树不能开花结果,更经不起狂风暴雨的侵袭。海风吹得愈强,鱼群潜得愈深;陆风刮得愈疾,树根抓地抓得愈紧;在台风天能买的菜就是根茎类,因为根茎的成长不受风雨影响。原来,人生无论经历到多少的平常(《箴言书》)、无常(《传道书》)、反常(《约伯记》)、非常(《雅歌书》),生命的结果决定于根,怎样种就怎样收。

本文谨从《诗篇》第一篇谈基础工程的建构,好让读者从中找到人生的方向盘,戴着属灵眼光,进入人生丰盛的旅程,欢唱歌颂上帝!

一、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人们通常注目缤纷多姿的花朵枝叶,却不曾留意那看不见的根比看得见的繁茂更重要,因它支撑了整棵树的存活;君不见,房子要盖得高,首先地基要挖深建稳!在极其干旱的西奈半岛,只有皂荚木可以存活,还成为约柜的材料,肇基于它扎在地下的根是枝干的两倍长。

“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做甚么呢?”(《诗》11:3)先知也教导那看得见的表象不能持久:“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赛》40:6、8)

原来,“教养HT,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理念的背后,其实是基督教ET教育的基础工程。看“基督为至宝,万事为粪土”的使徒保罗,体会事奉永生神能得无上价值的属灵理由也在此:“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7—18)

二、堕落的过程常是不知不觉

第一节很简短,却蕴藏着精致的希伯来文:

1.平行句: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重复字:三次“不”

具伦理教导功能的诗篇,一开始就提醒人若要蒙福(第一节原文语法直译乃Blessed is the man who does not walk……),就得留意人生堕落的轨迹乃思想先沦陷(恶人的计谋),接着是行为随之起舞(罪人的道路),最后成为其生活方式(亵慢人的座位)。这从“思想战”开打的堕落战役,稍不留神,才一节之间(《诗》1:1),已然被恶人、罪人、亵慢人拖下水,且成为他们的翻版!原来,堕落的过程竟是“滑坡理论”,往往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陷于万劫不复!

营销广告的特质,就是要触动人心陷入“想要、需要、该要、现在就要”的骨牌效应,人堕落的动机和过程亦然。难怪班扬在《天路历程》就叙述人堕落的过程乃不知不觉的渐进式,深值神儿女警惕:(1)否定有关神的震怒、审判和永刑的教义;(2)抛开属灵操练,如祷告、悔改、攻克己身等;(3)躲避活泼、热心的基督徒;(4)对听道、读经冷淡;(5)在虔诚人身上挑剔找碴,把自己的不信,归咎于别人;(6)跟世人为伍;(7)放肆批评信仰;(8)公开地犯小罪;(9)最后在自欺中灭亡。

三、行车的安全度决定于态度

面对“恶人的计谋”/“罪人的道路”/“亵慢人的座位”这堕落吸引力,应对的法则无他,惟有用三个“不”来抵挡:不从、不站、不坐!正如西洋谚语:沿着直路走的人不会走迷(No one was ever lost on a straight road)。那陷入埃及情色关的约瑟,维护安全的惟一法则就是“不”──立刻脱离诱惑现场,拒绝成为波提乏妻子的“牛郎”(《创》39:13)!

由此可见,诗篇是从劝诫开始!行走人生道路就像开车,要安全就得遵守红绿灯,时时接受上帝约束、限制和管教,免得如顺服肉体情欲的参孙,屡屡闯红灯,陷入情色关的网罗,最后以眼睛被挖掉的悲剧结束一生(《士》16:21)。不听上帝约束者留神:机会也许只敲一次门,但试探与诱惑却总是在按门铃,最后陷入阴间没有上帝约束的“自由”里。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有幅漫画,画中一个刚下地狱的人正观看地狱之火时,身旁拿着干草叉子的魔鬼对他说:“这里没有所谓对与错,只有随心所欲,没有人管你。”这正如帕斯卡(Pascal)在其《沉思录》中写下神对人的感叹:“人想以自己为中心,不要我帮忙。他脱离我的管治,抬举自己到与我同等,一心想在自己里面寻到快乐,于是我就丢弃他,由得他自己自为。”

四、健康就会成长,但需时间

对比于“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这平行句(《诗》1:1),诗人陈述,只要让神的律法成为人的喜爱和思念(《诗》1:2),这“蒙福者”就可脱离恶人、罪人、亵慢人的拉扯(《诗》1:1),还可成为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不枯干的一棵树,且如历史书首卷《约书亚记》的开场白,上帝给准备进入迦南地争战的约书亚的应许一样(《书》1:8),所做的尽都顺利(《诗》1:3)。

然而,和准备进入迦南地的约书亚一样,要得应许之地的时间表在上帝手中。成长需要时间,介于信心和赏赐、应许与应验间的就是时间,正如奥古斯丁所说:“信心是相信看不见的,赏赐是看见所相信的”。任何肯拒绝世界、走倚靠神话语路线的“蒙福者”,必会结果子,但时间表在上帝手中;上帝安排的时间一到,就会开花结果,得以丰收,其过程不在人手中。

期盼经历这应许,就不要注意何时(When)或为何(Why),而要知道如何(How)和什么(what):我是否如一棵树,将自己的生命栽在溪水旁?有没有汲取溪水的滋养?我还有什么功课需要学的?

只要是健康的树,一定会成长。灵命(和教会)成长的秘诀也在健康,在于与神的“关系”是否够紧密连结。每个人无论在工作、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成长,甚至摆脱搁浅、阴霾、创伤的纠缠,所需的时间不尽相同,不能也不该催化,揠苗不可能助长。

五、成长需要浇灌和属灵伙伴

以赛亚以葡萄园比喻以色列(《赛》5:7),而诗篇所用来比喻树的“义人”(《诗》1:5—6),其希伯来原文是复数,意味着渴慕神话语的义人这棵“树”(《诗》42:1),要有属灵伙伴连结,才能成长开花,按时候结果。

古今中外被上帝所用的人,大概都有相同的特性:充沛的灵命、丰富的圣经知识和随时祷告的习惯。一生若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是一大福气!其实,帮助你向上帝靠近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六、没有好结果的事,不要耕耘

短短的六节中,希伯来文最重要的文学特征,包括平行、重复、对比和押韵等,跃然纸上。诗人运用押头韵的“树”与“糠粃”,分别描述“义人”和“恶人”的对比。对比于如树的义人,时间证明必结实累累,恶人却必枯干,随时间的风吹散,一无益处。诗人借着这独特的文学特征提醒读者,没有好结果的事,不要耕耘;不合神心意的人际关系,不要交往;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投资的股票、房产、生意,就不要拿生命的本去赌。

对比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圣经的教导乃是“未知死,焉知生”──从人生终点来给人生起跑点定标竿,因为人怎么种就怎么收。不要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Ibsen,1828-1906),在他最后作品《当死者复生》(When We Dead Awaken)的跋中所感叹的:“当我们这些死者复生时,我们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活过。”

来台宣教的孙理莲(LillianDickson, 1901-1983)说得对,人生像一枚钱币,你可以任意花,但只能花一次!英国神学家保罗·海尔姆(Paul Helm)也说:“一个人生命的全部,基本上是严肃的,他必须在神面前为此负责,向神交账……对于他究竟如何使用自己的生命,他个人必须向神负责。”不必等要离世时或已离世后,才想到要做该做的事,才后悔做了不该做的事!

七、生命期末考是在末日收摊时

诗人所说,恶人要如被吹散的糠粃,时间乃“当审判的时候”(《诗》1:5),这凸显出基督教和佛教不同的时间观。佛教主张时间乃圆形,下山的太阳明早依旧爬上来,花谢了明年春天一样地开;基督教却清楚呈现直线的时间观──这世界有始有终,而且,最后世人都须面对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启》20:11-15)。那时,恶人必站立不住;那时,恶人的道路必灭亡,义人的道路却被耶和华所知(《诗》1:6);那时,会有两种人,两种树,两种门,两种结局(《太》7:13-20);那时,上帝的公义终必完全彰显!

从台风天只能买到根茎类蔬菜,我们就可以从中学到功课:人的期末考就在末日风暴来临时,那时,只有稳固的根可以禁得起风暴,按时结出果子。前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Steve Jobs)说:“在死亡的冲涮下,只有真实的才会留下来。”其实,在死亡的冲涮下,只有永恒的才会留下来,正如鲁益师(C. S. Lewis)所说:“凡不是永恒的事,必会被时间所淘汰。”(All that is not eternal iseternally out-of-date)。请秉持人生期末考的眼光严肃反思:你现在所追求的,具有永恒意义吗?值得基督为它死吗?

八、生命成长秘诀在于仰望耶稣

当今诠释《诗篇》的进程,已经从每篇诗篇的背景(历史评鉴法)、形式和文学特征(形式和修辞评鉴法),转向将150篇当作一卷书来读(编排评鉴法)。这读法主张诗篇的编排皆有其目的、意义;亦即,在诠释一特定诗篇时,其余(尤其是紧邻的)诗篇被视为本诗篇的上下文。

从编排评鉴法角度来看,读者阅读《诗篇》第一篇的律法诗,随即读到那遥指大卫之约所预告的弥赛亚的诗二篇(《诗》2:7;《撒下》7:14),也是初代教会受BP时,彼得所引用的经文:“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甚么争闹?万民为甚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徒》4:25-26)。被学者指为“双胞诗”(twinspsalms)的这两篇诗篇,印证了保罗所说,律法的总纲是基督(《罗》10:4)。按整本圣经的意涵而言,《诗篇》绝大部分的篇章都是带领我们来到耶稣面前。

生命要成长,需要与基督这棵“真葡萄树”连结,才会多结果子,“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15:6)正如写下圣诞节圣诗《小伯利恒》的布鲁克斯(PhillipsBrooks)所说:“没有基督的生命,是无望的尽头。有基督的生命,是无尽的盼望(Lifewithout Christ, hopeless end ; Life with Christ, endless hope)。”

好评:
主名何其美
2024-07-21
不要作小孩子
2024-07-18
撒该悔改...
2024-06-05
眼光的果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