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太福音26:19-25;26:62-64;27:11-14
从最后的晚餐开始,一直到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受审为止,耶稣和三个与祂的受害有直接关系的人,各有过一句对话。在这三句对话中,这三个人都各自问了耶稣一个不同的问题,但是耶稣却是以一句相同的、又简单的话作为回答。
耶稣的回答是:“你说的是。”(和合本)新译本将它翻译为“这是你说的”,这是比较接近原文的翻译,也不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误以为耶稣认同了他们所问的问题。和合本的翻译常常困扰了很多人对这三处经文的解释(详细请参见附录)。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三句对话。
1.与犹大的对话:(太26:19-25)
在逾越节的筵席中,当他们正在吃的时候,耶稣突然告诉十二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26:21)
结果,除了犹大以外的十一个门徒,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的问祂说:“主,是我么?”(μ?τι ?γ? ε?μι, κ?ριε)(26:22)
接着,“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26:23)
我相信当时所有的门徒都同耶稣蘸手在盘子里。因此,从“同耶稣蘸手在盘子里”这一个动作,并不能指出要卖耶稣的人就是犹大来(这是很多解经之人所犯的错误)。
接着,耶稣提出一个严重的警告:“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祂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26:24)
耶稣是表明:“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这一件事完全是“神的主权”;
而“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这一件事完全是“人的责任”。
借着这一个警告,耶稣指出了一个属灵真理:在神永恒的救赎计划中,“神的主权”永远不会除去“人的责任”;也就是没有人能用“神的主权”作为借口,来推卸“人的责任”。
在这里,耶稣给了犹大再一次回头的机会。因为,在走向S字J的路上,耶稣是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
就在这一个情况之下,犹大问耶稣说、“拉比,是我么?”(μ?τι ?γ? ε?μι, ?αββ?)(26:25)
犹大的这一个问题有几个特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他对耶稣的称呼的改变:
在前面,其他的十一个门徒对耶稣的称呼是“主”(κ?ριε)(Lord);而犹大对耶稣的称呼却是“拉比”(?αββ?)(Rabbi)。“拉比”就是犹太人的“夫子,老师”的意思。可见,到了这一个时候,犹大对耶稣的认识,仍然还是停留在“夫子,老师”的地步。
2)他对耶稣的问题的相同:
犹大的问题是:“是我么”这一个问题与其他十一个门徒的问题是相同的。因此,从“是我么”这一个问题,并不能指出要卖耶稣的人就是犹大来(这也是很多解经之人所犯的错误)。
希腊文中有一个特色是中文所没有的,就是可以在问题的前面加上一字,来表达问者对问题的答案的期盼,是正面的“是”或者是负面的“不是”。在这里,问者(包括了其他的十一个门徒和犹大)对“是我么?”这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期盼,都是负面的“不是”。因为,他们都在这一个问题的前面加了(μ?τι)这一个字。
因此,“是我么?”(μ?τι ?γ? ε?μι)这一句话比较接近原文的翻译应该是“应该不是我吧?”(“Surely it is not I?” (NAS),“Surely you don’t mean me?” (NIV))
3)耶稣对他的回答的不同:
圣经告诉我们,是犹大主动地去找祭司长、要出卖耶稣的(路22:3-6);并且,他是以三十块钱出卖了耶稣。三十块钱在旧约的时代是一个奴隶的价值(出21:32)。因此,耶稣在犹大的心目中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奴隶的价值。当他问耶稣“是我么”时,他是明知故问,所以耶稣就以“这是你说的”来回答他。
因此,从“这是你说的”这一个回答,并不能指出要卖耶稣的人就是犹大来(这也是很多解经之人所犯的错误)。
2.与大祭司的对话:(太26:62-64)
当耶稣被捉拿之后,祂立即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受审。接着,“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祂。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太26:59-60)
最后,大祭司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了,他“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么?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祂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太26:62-63)
大祭司问耶稣的问题是:“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ε? σ? ε? ? χριστ?ς ? υ??ς το? θεου)
在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希腊文中有一个特色是中文所没有的。在这里,大祭司对问题的答案的期盼同样是负面的“不是”。因为,他在这一个问题的前面加了(ε?)这一个字。希腊文的学者对(ε?)这一个字的解释是:在希伯来人的习惯中,当(ε?)这一个字被用在起誓的情况之下时(这正如发生在这里的情况:大祭司对耶稣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它往往是带着非常强烈负面的期盼。
因此,“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这一句话比较接近原文的翻译应该是“你应该不是神的儿子基督吧?”对于这一种先入为主的问题,耶稣只有以“这是你说的”来回答他。
3.与彼拉多的对话:(太27:11-14)
当耶稣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受审之后,他们已经决定要治死耶稣。只是因为犹太人没有定人死罪的权柄,所以他们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太27:1-2)。
当耶稣站在巡抚彼拉多面前时,彼拉多就立即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么?”(σ? ε? ? βασιλε?ς τ?ν ?ουδα?ων)
彼拉多的问题与前面的那两个问题有一个非常大的分别,就是在他的心中对问题的答案是没有预定的期盼。可见,彼拉多要比大祭司和犹大要更加有诚意。因此,耶稣才与他有更多的对话,最后彼拉多甚至还问了:“真理是什么呢?”(约18:37-38)
并且,彼拉多三次地试着要释放耶稣。
1)首先,他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太27:16-17)。
彼拉多要他们在“父亲的儿子(“巴拉巴”名字的意思)耶数”和“天父的儿子耶稣”中间做出一个选择。
2)其次,他叫人将耶稣责打了,希望能动之以情(路23:15-16;23:22)。
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约翰福音19:14)
3)最后,他在众人面前洗手,表明自己的无辜,希望能说之以理。
“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就是“与我无关,我是无辜的”的意思),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祂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27:24-25)
结论:
在面临这S字J的荫影时,耶稣和三个与祂的受害有直接关系的人,曾经有过三句对话,这三句对话也是我们应该好好思想的。
1. 出卖耶稣的犹大的问题“是我么?”是关乎一个人良心的问题。
从这一个对话中,我们看见了:一个不认耶稣为主的人,就算他曾经跟随了耶稣三年之久,曾经亲眼看见耶稣行了无数的神迹奇事,最后他总是不能回头,仍然是失丧的,并且在良心的谴责之下,以自己吊死这悲惨的下场做为结束(太27:3-5)。
2. 审判耶稣的大祭司的问题“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是关乎一个人信仰的问题。
从这一个对话中,我们看见了:一个不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的人,就算他一生在圣殿中(教会中)敬拜和事奉,最后他总是不能回头,仍然是失丧的。
3. 定耶稣死罪的彼拉多的问题“你是犹太人的王么?”是关乎一个人主权的问题。
从这一个对话中,我们看见了:一个不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犹太人的王的人,就算就是真理站在他的面前,他也是不愿意、也是不能接受的,最后他总是不能回头,仍然是失丧的。
面对这三个问题,耶稣都是以“这是你说的”这一句话作为回答。因为耶稣说:“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12:36-37)
希望我们将这三个负面的问题改为三个正面的信仰宣告:
1.主耶稣,我承认你(不出卖你)!
2.主耶稣,你是神的儿子、基督!
3. 主耶稣,你是我的王!
阿们!
附录:
在这三处经文的“这是你说的”在原文中是以两种形方式出现:
1.(σ? ε?πας):这一句话出现在耶稣与犹大和大祭司的对话中(太26:25, 64)。并且在新约中只出现了这两次。
2.(σ? λ?γεις):这一句话出现在耶稣与彼拉多的对话中(太27:11;可15:2;路23:3;约18:37)。我们可以从约翰福音对同一件事所记载的来解释“这是你说的”这一句话。“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约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