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2
(约2:1-12)水变酒的神迹是四福音书《约》独特的记载,约翰也告诉我们,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件神迹。旧约中记载的第一件神迹是“水变血,”带来对埃及人的审判与对为奴以色列人的拯救,而水变酒的神迹则给人的婚姻与家庭带来了拯救。我曾经以《最幸福的新郎》、《水变酒神迹中的四个“就”》、《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等为题来分享过这段圣经,今天我们换个视角,以《一个特殊的代祷者》为题来与肢体们分享。
一、看见他人的需要
有人会把他的需要告诉人,但更多的时候,当事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需要告诉人,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心与细心去发现,求主让我们能够有这种“看见。”(箴14:21,31)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箴19:17)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28:27)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圣经》中的这些经文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余力去帮助那些贫穷、软弱的人,我们必得着神的祝福与恩待。
1.耶稣的母亲在那里:(约2:1)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太5:13-16)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这个“第三日,”是施洗约翰为耶稣作见证的第七日(参约1:19-28),是耶稣呼召腓力和拿但业作门徒的第三日(参约1:43-51)。《创》1章神创造万物时第三日创造了树木花草有生命的植物(创1:9-13)。第三日也是表征复活的日子(参林前15:4)。(约1:19)至(2:12)的事迹,是在一周之内发生,而以变水为酒的神迹为这一周的总结。加利利的迦拿位于拿撒勒以北约十四公里,是拿但业的家乡(参约21:2)。加利利是个被人藐视的地方(约7:52);迦拿原文字义为“芦苇之地,”芦苇象征脆弱的人生(参赛42:3;太11:7)。迦拿不仅是耶稣行使第一件神迹的地方,也是耶稣医治大臣儿子的地方(约4:46-54)。婚姻表征人生命的延续;婚筵表征人生的快乐和享受。《圣经》上记载了许多筵席,有人说八大筵席。摆设婚宴的家庭会及早、充分地预备筵席所需的一切:包括“酒。”也会事先通知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筵。“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这里不提她的名字,只用耶稣的母亲来代表,她应邀前去赴席。无疑,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主办婚筵人家的亲属或好友,不然不会“在那里,”一般认为,马利亚受托协助照管筵席的事务,但我愿意认为她就是一般的宾客,更能显明她的爱心与信心。马利亚“在那里”开始了这件神迹,带来了改变。我们是光是盐,因此无论“在那里,”我们是光就要发出来,光照小地方;是盐就要起到调和的作用,给他人带来和睦。
2.酒用尽了:(约2:3a,10)“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这里的“酒用尽了”包括了所有的酒:好酒与次酒。拉比们说“没有酒就没有欢乐。”在东方酒很重要,但不是要人们去醉酒,醉酒是很不礼貌的,要不得的。圣经上第一次提到酒就与醉酒有关,而且是义人挪亚醉酒,酒后失态,在帐棚里赤着身子,他的小儿子含就去外面宣扬父亲的丑陋,结果他的孙子迦南受到了咒诅(创9:20-27)。(箴言20:1)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这里,他们所饮的实际是两份酒三份水的混合饮品。按照常理,新郎家里会多预备酒,因着当时贸易不发达,一般是当事人自己酿酒,预备的酒只能多而不会少,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酒用尽了,这是新郎家绝对没有想到的事,这对新郎家不仅是一种尴尬,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人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人们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灾难的增多,人们感叹: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耶10:23)耶和华啊,我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难就来了(参帖前5:3)。“酒”在圣经中预表喜乐,婚筵上酒更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常把赴婚筵称为“喝喜酒,”人间的快乐是短暂的,会结束的。人人都会面临“酒用尽了”的困境。
“酒用尽了”有两种可能:一是酒准备少了,这种可能不多;二是客人多了,超过了新郎家的预期,可能许多没有宴请的也来了:不该来的来了。可能其中就有耶稣的门徒。
3.马利亚看见了新郎家的需要:对于新郎家“酒用尽了”的难处,马利亚看见了,许多人也看见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很快就会让参加筵席的甚至更多的人都知道。
二、充满信心与爱心的代祷
代祷者不仅要有细心,善于发现问题,同时也要有爱心与信心,才能代祷。圣经上提到许多代祷者:如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祷(创18:22-33),摩西为以色列人代祷,约伯为朋友代祷(伯42:10);撒母耳为百姓代祷,保罗为同胞代祷,保罗也教导真儿子提摩太为万人代祷(提前2:1-2)……这里,我们来看马利亚充满信心与爱心的代祷。
1.找准代祷的对象:(约2:2,3b)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耶稣带着门徒来参加一个普通人家的婚礼,可见耶稣尊重婚姻,他来要给人的婚姻带来拯救:当时休妻是很普通的事(太19:3-12)。当时耶稣已经收了六个门徒:西门?彼得和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腓力和拿但业。耶稣也乐意参加人的婚礼,与喜乐的人同乐(参罗12:15)。但我们看到,耶稣和他的门徒是被请去赴席的,只要你邀请耶稣参加你的婚礼,有求必应的耶稣就必参与。耶稣愿意参加到我们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中来,但你必须邀请他来。对于新郎家“酒用尽了”这件尴尬事,“有病乱投医,”在场的人会很快就知道了,可能有人与旁边的人开始切切私语,可能有人跑去告诉新郎的父母,也可能有人去告诉管筵席的……与旁边的人私语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家如何没有预备好;新郎的父母会为酒用尽了而着急发愁:酿造是来不及的,附近又无处可买;只能急得团团转;管筵席的也只能去找新郎的父母要。总之,无人能够解决新郎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在这时候,马利亚对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马利亚找准了求告的对象耶稣,她相信耶稣能解决这个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肯解决这个问题。(太8:2-3)有一个长大麻风的来拜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风立刻就洁净了。耶稣当然是“肯,”关键在于人是否愿意到主面前来祈求他。人世间:能帮助我们的不肯帮助;肯帮助我们的又往往不能帮助。
2.交托对方的困境:“他们没有酒了。”这是一个很简短、很直接的祷告。
马利亚只是把新郎家面对的难处告诉了耶稣,没有给耶稣想办法,出主意,她相信耶稣有最好的解决办法。神总是以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最美的时间来解决。(约11:3)她姐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
(王下5:10-12)以利沙打发一个使者,对乃缦说:“你去在约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复原,而得洁净。”乃缦却发怒走了,说:“我想他必定出来见我,站着求告耶和华-他 神的名,在患处以上摇手,治好这大麻风。大马士革的河亚罢拿和法珥法岂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吗?我在那里沐浴不得洁净吗?”于是气忿忿地转身去了。
乃缦来找以利沙洁净他的大麻风,但以利沙只打发一个使者,要他在约旦河里沐浴七回。乃缦找准了人,也得到了洁净的方法,却发怒走了,因为不合他的想法。
三、认识自己的位分
1.我与你有什么相干?(约2:4a)耶稣说:“母亲(原文是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
面对马利亚的代祷,耶稣却说了一句话很难听的话“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这里,耶稣直接称呼马利亚为“妇人,”这是对一个女人很普通的称呼。因为在这里马利亚忘记自己是主的使女,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来吩咐耶稣做事。新郎家酒用尽了,与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耶稣之所以这样说,是要马利亚认识自己的位分。从肉体关系说,马利亚是耶稣的母亲(太1:25;路2:1-7);但从灵里说,耶稣是马利亚的主,马利亚则只是主的一个使女(路1:38,46-48),必须听从主。作为天然的人,马利亚常忘记自己的身份,然而,当她用母亲的身份来命令耶稣的时候,就会受到耶稣的责备:(路2:48-49)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译: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而面对耶稣的责备时,马利亚会立即悔改。耶稣要以神子的身份行神迹,就不能看重肉体的关系。
2.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4b)。这是《约》中常用的一句话, “我的时候”特指主耶稣藉死得荣耀的时刻(参7:30;8:20;12:23,27;13:1;17:1)。在这里指YS行神迹的时候。神做事严格按照他的时间表,不误事。
3.识己身份:(约2:5)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在耶稣的责备下,马利亚立即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不过是主的使女。马利亚立即转向“用人”:不同于一般的仆人,他们是新郎的亲戚或朋友,前来为新郎婚筵帮忙的。地位不比客人们低。马利亚吩咐用人的是“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这既是马利亚当时给用人说的,也是给我们说的“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信主前,我们做自己以为对的事,信主后,我们就是主的仆人,就要做主要我们做的事。
四、专心等候主
1.摆在那里的六口石缸:(约2:6)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在门口有六个大水缸,每个约可以盛两三桶约二十加仑(1 美制加仑≈3.785升)的水。约翰既为外邦希腊人写这福音书,他便解释这些缸是犹太人为洁净礼仪盛水之用的。这里的水不是饮用水,它有两种用途:其一是用来给人入屋时洗脚。那时的路面是没有铺过的,凉鞋只是一块用带缚在脚上的鞋底,在干燥的日子脚会铺满灰尘,在雨天就沾满泥泞,故此水是用来洗脚的。其次,它用来洗手。严谨的犹太人不但在饭前洗手,而且在每一道菜之间洗手。首先是手向上,水倒在手上流到手腕;然后手向下,水倒在手上由手腕流至指尖,这样依次洗涤每只手,而每只手掌须用另只手的拳头去洗擦。犹太的礼仪律法规定这样,否则就算是不洁。这些大缸里的水就是为洗手洗脚用的。(诗26:6)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才环绕你的祭坛。
石缸可以盛水,可以盛酒,可以盛米,盛水的叫水缸;可以盛酒,盛酒的叫酒缸;可以盛米,盛米的叫米缸……你放上什么,它就是什么缸。
2.用人的顺服:(约2:7-8)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当耶稣吩咐用人“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在当时取水不便的情况下,用人们还是尽力去完成主的吩咐。当耶稣又吩咐“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要知道,这个“就”送了去比前面那个“就”倒满了更难顺服,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倒进去的是水,现在耶稣要他们把“水”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可以把“水”送给管筵席的当酒吗?用人没有反驳,没有疑惑,没有提问,只有顺服:他们就送了去。你我能做到吗?这是用人对马利亚所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的最好回应。
3.神迹产生:(约2:9-10)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顺服产生神迹,当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就知道这是上等的好酒,但他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要这些舀水的用人知道。这些用人们一定吃惊得张大了嘴巴,明明他们倒进的是水,怎么成了好酒?他们可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耶稣,要看看这位吩咐他们如此行的耶稣,究竟是怎样的人。新郎怎么可以把好酒留在最后呢?管筵席的叫来新郎,一顿训斥“混小的,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说的新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是按着人的常理“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但这是谁把好酒留到如今?有谁能够想到,这六口石缸的水竟然在转眼间变成了美酒。现场立即沸腾起来,人们竞想传说耶稣水变酒的神迹。一时间,耶稣就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与焦点。
4.神迹的果效:“神迹”的意思是表记,表号,标记,征兆,豫兆,兆头,迹象。耶稣不会轻易行神迹,YS行神迹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解决当事人的困境,满足当事的人需要;二是彰显神的荣耀,让人认识神迹背后的神自己,从而转向神。
A.解决了新郎的难处:“酒用尽了”是新郎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无人能够帮助他。正急得团团转的新郎家突然有了六口石缸(12-18桶)的美酒,这是整个婚筵都用不完了。我们看到,神的恩典不仅是够用的,且是满溢的。正如大卫所说“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诗23:5)。”
B.满足众人的需要:这六口石缸的美酒可供所有在场参加婚筵的人畅饮,分享新郎家的喜乐,他们都沾了创造天地主的光。我们也要来就主,来沾他的光。
C.经历神丰富的供应:耶稣不是变出了一两口石缸的美酒,让新郎家仅仅够用而已。而是变出六口石缸的美酒,是他们在婚筵上用不完的。神是全丰的,他赐给我们的总是超过我们所思所想。(林前2:9)如经上所记: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D.显出他的荣耀:(约2:11a)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
(路5:37-39)“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但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
酿酒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真正的好酒放的时候越长越好喝,没有人喝了陈酒还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而耶稣却在 “倒进去,舀出来”的眨眼之间时间就使平淡无味的水变成了美酒,显明耶稣是超越时间的主。水变酒是水本质的改变,味道的改变,价值的改变。也要把我们平淡无价值的人生改变成充满价值与意义的人生,使我们由“得鱼渔夫”成为“得人渔夫,”成为他的精兵。四福音书都记载了五饼两鱼饱五千人的神迹,那是量的增加。神能够改变量,也能够改变质,在他没有难成的事。
E.他的门徒就信他了:(约2:11b)。“他的门徒就信他了”并不是说之前他们不信他,而是他们的“信”的程度进深了一步。安得烈和约翰是因听见施洗约翰的见证最早跟随耶稣的人(约1:35-37),西门·彼得和约翰的哥哥是在他们的兄弟介绍下跟从了耶稣(约1:40-42),拿但业是在腓力的介绍下跟随了耶稣(约1:43-51)。他们只对耶稣有真理知识上的认识,但没有实际生活中的经历,这次,这六个门徒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耶稣的大能,他们对耶稣的认识进了一步,上了一个更高的台级。
我把信分成了四个层次:不信、小信、信与大信。法利赛人、犹太人、耶稣的家乡人因不信受到耶稣的责备,耶稣喜欢有大信心的人,不喜欢小信的人,因此常责备门徒的小信(太8:23-27,14:22-33),盛赞迦百农百夫长与迦南妇人的大信心(太8:5-13;15:21-28)。
五、马利亚跟随耶稣
(约2:12)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因着马利亚的代祷,第一件神迹发生了。婚筵结束了,马利亚又跟随耶稣下到了迦百农,在那里开始新的事工。
马利亚,这位被神重用的器皿,不仅成为耶稣道成肉身的载体,在耶稣开始工作后,马利亚就成为主的携同者,追随者,马利亚一直跟随耶稣到S字J下,这种跟随是跟随到底的跟随。耶稣复活升天后,马利亚以一个普通门徒的身份在马可楼上与其他门徒们同心合意恒切祷告(徒1:14),经历了五旬节圣灵的充满,看到了教会的建立(徒2章),传说,最后在以弗所被接升天。
马利亚这位属灵的母亲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