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的几次掣签
作者:崔姊妹
2025-04-02  

 

经文:撒上10:20;徒1:15-26

掣签即抽签。我国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明代后期,大臣孙丕(pi)扬任吏部尚书,创掣签法以示铨选之不容情。法用竹签若干预写所选的机关地区及姓名等,杂置筒中,当堂随手掣取,与拈阄同。智者说“掣签能止息争竞,也能解散强胜的人(箴言18:18)。”圣经中出现了多次掣签。我们从七个方面来看《经上的几次掣签》。

一、掣签得扫罗为王

1.撒母耳膏扫罗作王:(撒母耳记上10:1,14-16)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在以色列人的要求、神的指示下(撒母耳记上8-9章),撒母耳秘密地膏农夫扫罗作王,这一次,只有撒母耳和扫罗二人知道这事。扫罗也能保守自已的秘密,甚至没有告诉他叔叔。

2.掣签得扫罗为王:(撒母耳记上10:17-24,26-27)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 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 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为了使扫罗作王的事得到以色列人的认可,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要在众人面前掣签,看看谁作王。以色列众支派就近前来掣签,结果掣出便雅悯支派的扫罗。扫罗却藏在器具中,众人把他从那里领出来。扫罗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正符合人们心中“高大帅”王的形像。众民看见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可见,扫罗是合人心意的王。然而,还是有人不服,藐视扫罗。

3.再膏扫罗作王:(撒母耳记上11:1-2,11-15)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侍你。”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就在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时候,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要攻打基列·雅比。雅比人请求拿辖与他们立约,他们就服侍他。凶残的拿辖却提出若由他剜出雅比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他才与他们立约。面对凶恶的仇敌,基列·雅比人去向约旦河西的以色列人求助,刚刚受膏作王的扫罗立即率领以色列人去攻打亚扪王拿辖,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拯救了基列·雅比人。扫罗首战告捷,显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与信任。撒母耳看到时机成熟,乘机招集以色列众人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至此,扫罗的王位得到了众民的认可与接纳。只是扫罗有一个好的开端,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二、掣签得出约拿单违背王的命令

1.扫罗的命令:(撒母耳记上14:24-26)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在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作战前,扫罗下了一个无厘头的命令:就是不要百姓吃东西,这就意味着要百姓饿着肚子与仇敌争战。百姓惧怕扫罗的咒诅,不敢吃东西,就极其困惫,他们进了树林,看见有蜜流下不,也没有人敢取蜜入口。

2.约拿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背命令:(撒母耳记上14:27-30)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扫罗的长子约拿单没有听到他父亲如何叫百姓起誓,因此只有他看见蜂蜜,就吃了。百姓中有人告诉约拿单,说他父亲叫百姓起誓,今日吃东西的,必受咒诅。约拿单就知道他父亲连累众人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3.掣签掣出约拿单:(撒母耳记上14:36-42)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扫罗求问 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扫罗想连夜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求问神他们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神却没有回答他。扫罗知道百姓中有人犯了罪,就要查明是谁犯了罪。扫罗指着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结果掣签掣出是约拿单,百姓尽都无事。

4.百姓救了约拿单:(撒母耳记上14:43-46)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当扫罗得知约拿单吃了蜂蜜时,扫罗为了显明自已军纪严明,就要杀了约拿单。但百姓为约拿单求情,请求扫罗不可杀约拿单,百姓也效法扫罗“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做事。”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扫罗就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了。

三、《历代志上》的掣签

1.掣签分祭司的班次:(历代志上24:3-5,7,10)以利亚撒的子孙撒督和以他玛的子孙亚希米勒,同着大卫将他们的族弟兄分成班次。以利亚撒子孙中为首的比以他玛子孙中为首的更多,分班如下:以利亚撒的子孙中有十六个族长,以他玛的子孙中有八个族长;都掣签分立,彼此一样。在圣所和 神面前作首领的有以利亚撒的子孙,也有以他玛的子孙。……掣签的时候,第一掣出来的是耶何雅立,第二是耶大雅……第七是哈歌斯,第八是亚比雅……

亚伦的后裔中以利亚撒的子孙中有十六个族长,以他玛的子孙中有八个族长,如何分配他们的班次呢?为了保证公平公义,他们采用掣签的方式来分配,掣出是那一班就在那一班。把他们平均分配到二十四个班次里,这些祭司就按照各人的班次进圣殿办理事务。

(路加福音1:5,8-11)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伊利莎白。……撒迦利亚按班次在 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照祭司的规矩掣签,得进主殿烧香。烧香的时候,众百姓在外面祷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坛的右边,向他显现。

这个祭司撒迦利亚属亚比雅班,他照祭司的规矩掣签,得进主殿烧香时,看到了天使,预言他妻子伊利莎白将怀孕生子约翰。

2.利未子孙掣签分班次:(历代志上24:31)他们在大卫王和撒督,并亚希米勒与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掣签,正如他们弟兄亚伦的子孙一般。各族的长者与兄弟没有分别。

其余的利未人在大卫王和祭司的首领面前,掣签分了班次,来服侍神。

3.圣诗班掣签分班次:(历代志上25:7-9)他们和他们的弟兄学习颂赞耶和华;善于歌唱的共有二百八十八人。这些人无论大小,为师的、为徒的,都一同掣签分了班次。掣签的时候,第一掣出来的是亚萨的儿子约瑟。第二是基大利;他和他弟兄并儿子共十二人……

圣诗班善于歌唱的共有二百八十八人,他们也按着掣签的方式分成了二十四个班次,每班里有十二个人。

4.圣殿的卫队掣签分守各门:(历代志上26:13-18)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掣签守东门的是示利米雅;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是精明的谋士,掣签守北门。俄别·以东守南门,他的儿子守库房。书聘与何萨守西门,在靠近沙利基门、通着往上去的街道上,班与班相对。每日东门有六个利未人,北门有四个,南门有四个,库房有两个,又有两个轮班替换。在西面街道上有四个,在游廊上有两个。

圣殿有东西南北四门,还有库房,都需要有人看守,因此圣殿的卫队也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

掣签,显示了他们在分配时公平公义。

四、《尼希米记》中的掣签

1.用掣签的方式定夺:(尼希米记10:34)我们的祭司、利未人和百姓都掣签,看每年是哪一族按定期将献祭的柴奉到我们 神的殿里,照着律法上所写的,烧在耶和华-我们 神的坛上。

被掳的犹大人归回后,尼希米要他们掣签,看每年是哪一族人按定期将献祭的柴奉到神的殿里,照着律法上所写的,烧在耶和华神的坛上。

2.其余的百姓掣签:(尼希米记11:1)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

百姓的首领都住在圣城耶路撒冷,而其余的百姓按照掣签的方式,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尼希米用掣签的方式 决定了百姓的居所。

五、哈曼用掣签的方式决定吉日

1.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以斯帖记3:1-6)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亚哈随鲁王在立犹大女子以斯帖为王后后,抬举了犹大人的仇敌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惟独犹大人末底改不跪不拜。有人把这事告诉哈曼,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心狠手辣的哈曼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犹大人再次面临着灭族的危险。

2.哈曼用掣签的方式决定吉日:(以斯帖记3: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

哈曼除灭犹大人,也要选出一个良辰吉日,哈曼就在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按照日日月月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十三日(3:13)。

3.哈曼被处死:(以斯帖记7:1-2,5-6,9-10)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末底改知道哈曼的阴谋后,就求助于已经是波斯王后的犹大女子以斯帖,在末底改的激励下,以斯帖誓与民族共存亡,因此冒险违例去见亚哈随鲁王。神使她在王面前蒙恩,不仅免了她的死罪,且使王应许随她所要的赐给她。以斯帖在王面前勇敢地向王指认“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当王得知”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吩咐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人就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哈曼的阴谋被粉碎,犹大人得拯救。

4.“普珥日”:(以斯帖记9:24-27)是因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设谋杀害犹大人,掣普珥,就是掣签,为要杀尽灭绝他们;这事报告于王,王便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大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大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他们因这信上的话,又因所看见所遇见的事,就应承自己与后裔,并归附他们的人,每年按时必守这两日,永远不废。

犹大人在哈曼掣签所得的吉日里击杀了那些害他们的人,转危为安。犹大人照着普珥的名字,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哈曼当年费尽心机掣签得出杀害犹大人的吉日成为他一党的祭日,成为犹大人欢喜快乐,纪念神拯救之恩的“普珥日”。

六、掣签得出约拿

1.约拿违背神的差遣:(约拿书1:1-3)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京城,与所多玛一样都罪大恶极的城市,它的恶达到了神的面前,到了必须毁灭的地步。但慈爱的神还是愿意给尼尼微人一个悔改的机会,因此差遣先知约拿去向尼尼微人传扬信息。然而,北国的先知约拿狭隘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仇恨尼尼微人,巴不得他们早点灭亡。因此当神的命令临到约拿的时候,约拿却起来,要逃往遥远的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上了开往他施的船。约拿以为他逃到他施,神就找不到他,他就可以不去尼尼微传扬信息,而尼尼微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神使海中起了大风:(约拿书1:4-6)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

然而,神使海里起了大风,船在狂风大浪中几乎破坏。水手们甚是惧怕,便用自已的方法:一面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一面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点。而约拿却干脆下到底舱躺卧沉睡,“任尔东西南北风”。船主看到其他水手都在忙于保命,下到底舱,却见约拿在躺卧沉睡,就责备他“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神藉着不信的外邦人来提醒神的先知。

3.掣签掣出约拿:(约拿书1:7-10)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 神。”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到底谁是惹起这场狂风巨浪的凶手呢?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他们就掣签,竟然掣出神的先知约拿来。约拿不得不在众人中间,承认自已是希伯来人。他敬畏的是“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 神。”当众人知道他是在躲避耶和华时,他们就大大惧怕,责备他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

一个神的先知,不仅受到了船主的责备,也受到船上众人的责备,颜面扫地。

4.约拿被抛在海中:(约拿书1:11-16)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当众人问约拿当怎样行,才能使海浪平静呢?约拿告诉他们,把约拿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但那些人不愿意让约拿丧命,就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众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求告耶和化神,不要把约拿丧命的罪归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死亡。之后,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罪的问题解决了,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5.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约拿书1: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马太福音12:38-40)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神要约拿知道悖逆就要受管教,让他尝尝管教的滋味,让他知道是顺服神好呢?还是悖逆神好呢?

后来,当文士和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求他显个神迹给他们看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怎样在鱼腹中三日三夜,耶稣也要在地里头三日三夜,耶稣预言了他死后三日复活,这也是那个世代最大的神迹。

七、掣签得马提亚为使徒代替犹大

1.彼得述说犹大出卖耶稣的丑行:(使徒行传1:15-20)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弟兄们!圣灵藉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因为诗篇上写着,说: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此时,耶稣已经升天,圣灵即将降临,而因着犹大出卖耶稣吊死,使徒中出现了缺位。在门徒聚会的时候,彼得站了起来,向弟兄们述说犹大出卖耶稣的罪行,之后吊死,应验了经上的话。犹大失去了使徒的职分,必须有人来代替他。

2.拣选使徒的条件:(使徒行传1:21-23)“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做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

彼得列出拣选使徒的条件:必须是从耶稣出来工作到耶稣被接升天的日子,就是三年之久的时间里,常与使徒作伴的人。拣选使徒的目的是与使徒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按照彼得的提议,选举出两个人,就是巴撒巴和马提亚。只有这两个人符合彼得所说的条件。

3.马提亚代替犹大使徒位份:(使徒行传1:24-26)众人就祷告说:“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

但他们中间哪一个才是神要拣选的使徒呢?十一个使徒祷告后,用摇签的方式,拣选了马提亚;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代替了犹大。这也是圣经上记载的最后一次掣签,圣灵降临后,他们再没有用掣签的方式定夺某事。

“十二个使徒”将来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太19:28)。

将来在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城“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启示录21:14)。”

总结:我们看到,以色列人在决定谁是神所拣选的王时,用了掣签的方式。当扫罗要决定是谁犯罪的时候,也用了掣签的方式。当大卫王给祭司、利未人、圣诗班、守门的卫队分班次的时候,也采用了掣签的方式。被掳归回的犹大人决定谁住在那里时,用了掣签的方式。波斯国重臣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的时候,用掣签决定良辰吉日。使徒们在补选使徒的时候,也用了掣签的方式,可见用掣签定夺某事的方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在圣灵降临后,掣签定事的方式才被废除。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