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出20:1-17;太28:18-20
“大诫命”俗称“十诫,”是神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五十天(五旬节)于西奈山上烈火丛中颁布给以色列人的,要他们世代遵守,十诫也是一切律法的中心;“大使命”是在耶稣复活后、升天之前在加利利的山上颁布给门徒的。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它们的来源都是神自己。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遵诫命行使命》。
一、神于五旬节在西奈山上烈火丛中颁布十诫
1.时间与地点:(出埃及记19: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
约在公元前1446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满了三个月的那天,他们来到了西奈的旷野,神要在这里向他们颁布十诫。“满了三个月”原文是“第三个新月”,可能是三月初一、出埃及的第47天。三天之后,也就是出埃及的第50天五旬节(利23:15-16),神在西奈山颁布十诫。犹太人按旧约把五旬节称为七七节,并在七七节庆祝神在西奈山赐下妥拉。
2.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5-6)“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我的约”又被称为“摩西之约”或“西奈之约”,是“亚伯拉罕之约”(创17:4-8)的延续。以色列人根据“摩西之约”成为一个侍奉神的“祭司的国度”,分别为圣的“圣洁的国民”。“做祭司的国度”,表明以色列人的职责使万民认识神,把万民带回到神面前,成为万民回到神面前的道路。新约的教会暂时代替以色列执行祭司的职分(罗11:24),成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5、9;启1:6;5:10;20;6),教会成为神和人中间的桥梁。而将来以色列全家信主之后,他们要在千年国度里继续“做祭司的国度”(亚8:23)。“为圣洁的国民”,表明以色列要从列国中被分别出来,成为神的见证。因此他们在万民面前的生活“要成为圣洁”(利11:44),因为“神是圣洁的”(利19:2)。
“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贯穿了整本旧约。
3.神要向以色列人显现:(出埃及记19:9-15)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在密云中临到你那里,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也可以永远信你了。”于是,摩西将百姓的话奏告耶和华。耶和华又对摩西说:“你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今天明天自洁,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无论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声拖长的时候,他们才可到山根来。’”摩西下山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自洁,他们就洗衣服。他对百姓说:“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不可亲近女人。”
神是圣洁的,但人是罪人,因此人不配见神的面,神必须遮掩自己的荣耀,百姓只能听见神的声音而不能看见神的荣耀。耶和华神指示摩西,叫百姓今、明两天自洁,洗衣服,到第三天预备好了,神要在密云中降临在西奈山,摩西要在山的周围给百姓定界限。人若不自洁,就没有资格听神的话。“角声拖长的时候”,代表神悦纳人的时候,没有条件靠近神的百姓,现在也能靠着恩典“到山根来”。“角”原文是“公羊角”。
4.神降临在西奈山顶:(出埃及记19:16-25)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 神,都站在山下。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 神有声音答应他。耶和华降临在西奈山顶上,耶和华召摩西上山顶,摩西就上去。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下去嘱咐百姓,不可闯过来到我面前观看,恐怕他们有多人死亡;又叫亲近我的祭司自洁,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摩西对耶和华说:“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为你已经嘱咐我们说:‘要在山的四围定界限,叫山成圣。’”耶和华对他说:“下去吧,你要和亚伦一同上来;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闯过来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于是摩西下到百姓那里告诉他们。
按着神的应许,到第三天早晨,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五十天五旬节,神在雷轰、闪电、密云和角声中降临在西奈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神之所以这样做,是要让百姓认识律法的威严(来12:18-21)。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神有声音答应他。神要摩西下山,与亚伦一同上来。
5.十诫的内容:(出埃及记20:1-17)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不可妄称耶和华-你 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2-17节),又被称为“十条诫”或“十句话”(34:28;申4:13;10:4),是普遍适用于全人类的道德律,新约信徒也必须遵守十诫(罗13:9;加5:14)。律法由“诫命、律例、典章”(申5:31;6:1;7:11;30:16)组成,而十诫是律法的原则和中心,21-23章“约书”(24:7)是根据“十条诫”,而摩西五经的余下部分都是根据“约书”。神吩咐十诫的前提是耶和华是他们的神,曾将他们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简单来说,十诫如下: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
第三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诫:不可杀人。
第七诫:不可奸淫。
第八诫:不可偷盗。
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诫: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这十诫由神亲自写在两块石版上(31:18;32:15-16;34:28)。传统认为,第一块石版所写的是关于人与神的关系(3-11节),即“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太22:37);第二块石版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12-17节),即“爱人如己”(太22:39)。神要摩西存放在包金的约柜里,十诫是一切律法的中心与基础。
6.最大的诫命:(马太福音22:34-40)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前面记载在辩论日这天,主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围观的人却从中悟出了一些新的道理,所以“希奇祂的教训”。但法利赛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因此“他们就聚集”,这是马太有意仿照(诗篇2:2)的写法,表明这正是世上的人一起策划来敌挡耶和华的受膏者。“律法师”就是熟悉摩西律法的文士,是法利赛人,他来试探耶稣,想为难耶稣。犹太拉比所公认的律法共有613条,其中有248条是必须做的,365条是不能做的。每一条诫命都很重要,人“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但人如果能掌握某几条诫命的精髓,提纲挈领,也就掌握了全部诫命,所以有“第一要紧”的说法。如果主耶稣回答得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控告为否定某些诫命,但耶稣是智慧的化身与源头,没有谁能难为他,耶稣巧妙地回答了律法师的提问:
37节引自(申命记6:5)。(申6:4-9)被称为“示马”(即希伯来文“听啊”),虔诚的犹太人每日早晚两次用“示马”来祷告。神是人类的创造者、供应者、管理者、救赎者……,所以爱神“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节引自(利未记19:18)。人要先爱神,爱神的人才能爱人如己。“其次也相仿”原文作“第二的是与它相同”,意思是“仿”那爱。
掌握了“爱神爱人”的原则,守律法才不会成为教条主义的仪文。“总纲”意思是“依据、挂着、紧系”。十诫可分为“爱神”和“爱人”两大部分(出20:3-17)。“律法和先知”代指全部旧约圣经。
二、耶稣留下大使命
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四十天之久向门徒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应许赐给门徒圣灵,耶稣在升天前给门徒颁布了大使命,对于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在新约中有三处记载:
第一处:(马太福音28:18-20)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第二处:(马可福音16:15-18)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万民”原文作“凡受造的”)。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第三处:(使徒行传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我们结合这三处的经文来看大使命:
1.大使命的前提:“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耶稣受死复活后,天父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他了,这是耶稣给门徒颁布大使命的前提条件。
2.大使命的内容: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包括所有的人)听,使万民(信的人)作主的门徒,得着新生命,过上新生活。
3.给信徒施洗: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信的人施洗,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洗礼与圣餐礼是基督教的两大礼仪,洗礼标志着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圣餐礼纪念耶稣为我们钉死在S字J上,他的身体为我们掰开,他的宝血为我们流出。
4.对信徒进行门训:凡主所吩咐门徒的,都教训信的人们遵守,主就常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耶稣是要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透过门训,使信徒得丰盛的生命。
5.主给门徒的应许: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主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神赐给信徒权柄与恩赐。
6.能力的来源:圣灵降临在门徒们身上,他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
三、遵诫命行使命
1.遵守诫命:(出埃及记19:8)百姓都同声回答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摩西就将百姓的话回复耶和华。
当十诫还没有颁布前,百姓们还不知道神的要求是什么,就很痛快地回答:“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24:3)。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们既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还以为自己所做的能满足神的要求。每一个天然人都是这样无知、自负,后来,连主耶稣的众门徒也不列外(太26:35),自以为能在神面前做得好,结果是和以色列人一样,还没等西奈山上的律法传全,就在西奈山下“陷在大罪里”(32:21)。
过了40多年,约书亚时代的百姓也同样一口应承“我们必侍奉耶和华”(书24:18),但约书亚却一语道破他们的本相:“你们不能侍奉耶和华”(书24:19)。
后来,百姓进入士师时期,经上对这个时代的总结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21:25)。”米迦制造家中的偶像,私设神堂,用利未人作祭司:(士师记 17:4-6)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更可笑的是,米迦的偶像后来竟然成为但支派的偶像:(士师记18:30-31)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后,北国以色列兴起了拜金牛犊教,侍奉巴力等偶像:(列王纪下17:9-12,16-18)以色列人暗中行不正的事,违背耶和华-他们的 神,在他们所有的城邑,从了望楼直到坚固城,建筑邱坛;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立柱像和木偶;在邱坛上烧香,效法耶和华在他们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的,又行恶事惹动耶和华的怒气;且侍奉偶像,就是耶和华警戒他们不可行的。……离弃耶和华-他们 神的一切诫命,为自己铸了两个牛犊的像,立了亚舍拉,敬拜天上的万象,侍奉巴力,又使他们的儿女经火,用占卜,行法术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结果主前722年以色列被亚述所灭,以色列人被掳去分散各地。
(列王纪下17:19-20)犹大人也不遵守耶和华-他们 神的诫命,随从以色列人所立的条规。耶和华就厌弃以色列全族,使他们受苦,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以致赶出他们离开自己面前。
主前586年,犹大被巴比伦所灭亡,犹大人被掳巴比伦,七十年后才得以归回,重建圣殿与耶路撒冷城墙。
新约信徒也必须遵守十诫。(加拉太书3:11)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 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因此,律法只能让人知罪,只有恩典能赦免人的罪,救人脱离罪的辖制。
2.秉承大使命:(使徒行传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这节经文正是《使徒行传》记录福音传播的顺序:首先是圣灵降临(2章),然后是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2章起),接着传到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8-9章),最后遍及罗马帝国(10-28章)。
五旬节圣灵的降临,就是要门徒得着能力,当天是门徒被圣灵充满以后,就“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节),也就是说方言,使来自十五个国家与地区的犹太人“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乡谈,讲说 神的大作为(使徒行传2:11)。”但并不是每一次圣灵充满都有出现说方言的现象(徒10:46;19:6),而是圣灵按着自己的意思,赐下见证基督所需要的恩赐和能力。
“你们就必得着能力”,这是初期教会得胜的关键。国度的扩展,“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4:6)。这能力使门徒不但能用口来传讲神国的道,也能用自已的生命与生活“见证”基督的复活。这种能力大到一个地步,人若与门徒相处久了,就会不得不作起基督徒来(徒16:34;26:27-28;腓1:13)。
这使命既是耶稣当时颁布给门徒的,也是基督再来之前,教会和每一个信徒的使命。虽然无人能够遵守诫命,但门徒们却秉承大使命,在一世纪就把福音传到了亚洲、欧洲,建立了多间教会。今天,福音更是传遍了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信徒与教堂,全世界基督徒人数高达26亿,位于诸教之首。
“耶路撒冷”是罗马犹太行省的首府,犹太行省从南到北依次是:以土买、犹太地和撒玛利亚。“犹太全地”位于犹太行省的中部、耶路撒冷的周围,居民主要是犹太人。“撒玛利亚”位于犹太行省的北部、犹太地和加利利之间,主要居民是与犹太人有血缘关系的混血儿撒玛利亚人。“地极”原文是单数,前面有冠词,可能指西班牙,代指罗马帝国全境,更是指向世界各地。当时罗马帝国南方的尽头是埃塞俄比亚(使徒行传8:27 ),西方的尽头是西班牙(罗15:23)。
总结:让我们都能遵行诫命,秉承大使命,把福音传遍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