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可12:28-31
今天是受难周第三日,在传统上称为训诲日,也叫教诲日。这一天,是主耶稣最忙碌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他对门徒和众人赐下许多的教导:他用两个儿子的比喻、凶恶佃户的比喻、喜筵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按才受托的比喻、纳税给凯撒的问题、复活的问题、最大诫命的问题、预言殿被毁、基督再临的预兆等等,和挑衅他的人辩论,向不明白的人宣讲,对假冒伪善的人责备,向寻求真理的人教导。面对不愿悔改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们,主用最严厉的责备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以期待他们知罪而悔改;面对门徒们提出有关末世的疑问,主耶稣教导门徒要分辨末世的征兆,警醒预备成为忠心有见识的仆人。
我没办法用一堂课的时间把这一天的事迹全部讲完,我只藉着所读的这一处经文,与大家分享耶稣对文士的教导——两条最大的诫命。这两条诫命 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更是基督徒生命的根基。
一、尽力爱神
圣经说:“有一个文士来,听见他们辩论,晓得耶稣回答得好,就问他说:“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可12:28)他想通过耶稣的话语,解决平时怀疑的信仰问题。因为当时的拉比们非常注重律法的细节,非常关心诫命中哪个大哪个小。他们公认的律法就有613条,相等于十诫所用的希伯来文的总字数,接下来又把613条诫命分类,说248条是积极的,365条是消极的。248是人体各部分的总数,365是一年的日数365天。他们这样分类之后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有人说关于思想方面的律法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说关于道德方面的律法最大的,而祭司长却说关于祭司的诫命最大的。他们互相意见不一致,一直争论不断,其原因人都是以自己的观念为标准的。所以,在这样没完没了的神学争论当中,文士想在“所有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这个问题上,看看耶稣会怎样回答。
这个问题在人看来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因为律法上的诫命,每一条都很重要,“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5:19)所以,人若能掌握逐某条诫命的精髓,也就掌握了全般的诫命。从主耶稣在下面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看出主耶稣也同意这种大小分法。耶稣的回答是引用申命记6:4-5节的经文,他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这句话是神在当时要以色列民遵行的律例和典章的浓缩版,也是犹太人最熟悉的最认信经文,希伯来文叫做“Shema(示玛)”。这是敬虔的犹太人每天早晚必读的经文,当时摩西吩咐以色列民一定要把“Shema”记在心上,他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6-9)可见这句话有多么的重要,这也是神给我们的最大诫命。
1、爱的对象——独一的真神
耶稣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可12:29)在这句话中我们就应该明白,这爱的对象必须是创造天地的主,而非任何偶像或替代物。这句话也表明了神的惟一性,同时也排斥了多神论,泛神论及单一神论,独一指的是绝对的唯一性。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拥有多神论,泛神论的自然崇拜思想,因此,希伯来人的这种独一神论是极其惊人的。今天在我们中国说是无神论国家,其实就是多神论国家,泛神论国家,许多人从自己的房前数到房后就有几十位神。但今天耶稣告诉我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耶稣唯一的的神。“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所以,我们基督徒崇拜的只能是“雅威”耶和华神。
2、爱的方式——全人投入
接下来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12:30)何为“尽”?尽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毫无保留。耶稣曾称赞膏主的马利亚说,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那么,何为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呢?
尽心:可以理解为全心全意、竭尽心力去做某件事,在情感上完全的投入,用全部的心去爱,也就是让主居首位,一切的心思意念都是为了荣耀他。有句话说:“心不尽酒用尽”,也就是说你若不尽心去爱主、听从主的话,你的人生无论属于多么好的酒,多么美的酒,也会慢慢地变成了次酒、三等酒、四等酒……你的终局就是酒用尽了。所以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路1:46-17)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今天扪心自问,你爱主尽心了吗?
尽性:就是照你的本性,照你的性格,照你的气质,都尊神为大,也就是用自己全部的理智和智慧去实践,活出神的形象。
尽意:指在意志力上的完全投入,要求用全部的决心和毅力去坚持,你的意念要以神为重,他在你的意念中居最重要的位置。就像保罗在表达对耶稣之情时所说:“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 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3:8) 保罗心意完全表达在行动上,对主保持忠诚和敬畏。所以说爱上帝是一种感情上的事,意念、思想和思考都是很重要的。
尽力:指在行动和力量上的完全投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用尽全力去实践神的旨意,无论面临何种困难或挑战,都付出实际的行动不遗余力地完成使命。使徒保罗他为主尽力的摆上,他说:“我们若果癫狂,是为神;若果谨守,是为你们。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3-15)
所以爱神就表现在一个人尽心、尽性、尽意、尽力,这是第一要紧的,也是诫命中的第一,更是基督徒一种全方位的奉献态度。要求人在情感、理性、意志和行动上都做到极致,这些并不是机械式的完成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所以,我们必须爱神,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原则。 愿神的爱激励我们,让我们的心单单的向神归回,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他、信祂,依靠祂,并且活出祂。
二、爱人如己
接下来耶稣说:“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 (可12:29)何为其次?其次指的是接下来,除了第一它就是第二了,也就是说爱神排第一,那么爱人就是排第二。“爱人如己”的“人”字,原文是“相近的,近邻”的意思。律法师把“爱人如己”说成“爱邻舍如同自己”。在路加福音第十章里描述的很清楚:当律法师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律法师回答:“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可见“爱人如己”的意思就是“爱邻舍如同自己”。“爱人如己”不是要求只爱别人不爱自己,而是要求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样。 试想,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他还会爱别人吗?
爱人如己有三层含义:
第一,“爱人如己”要从自己做起。因为这是神亲自颁布的人伦关系的总纲,如果自己不做专叫叫别人去做,就算你很听神的话,这也不算你是 “爱人如己”。
第二,“爱人如己”要从身边的人做起。具体说来,你身边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家里的亲人,保罗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第二种是教会里的弟兄姊妹,使徒约翰告诉我们说:“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4:20-21)第三种是教会意外的邻居、同事和所有相遇相处的人,他们中间有人可能是朋友,有人可能与我们有嫌隙,但他们都是我们所要爱的对象。
第三,身边的人可能包括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各个阶层的人。按照“爱人如己”的诫命,我们对所有人都要关爱。《利未记》记载两条律例:一条是以色列人对本族同胞要“爱人如己”。神对摩西说:“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利19:18)另一条是对同住在一起的外人要“爱他如己”。神对摩西说:“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利19:34)。为什么神要摩西规定这两条呢?这是因为神知道以色列人的爱比较狭隘,往往只爱同族人、同信仰的人而鄙视外人,所以律法特地另外规定“爱他如己”这一条,目的是要彰显神的爱。新约圣经也阐明了这个律法原则,彼得说:“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7);保罗也说:“又愿主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帖前3:12)。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你真正深入去理解“爱人如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爱神的人同时也会爱人,爱人的也就表明了他是爱神的。如果你不爱人,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爱神,因此保罗说:“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圣经也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由此可见,“爱人如己”这条诫命有很高的地位。
有一些弟兄姊妹总是认为诫命是律法,是旧约时代的东西,现在是恩典时代,这些不管用了。他们觉得自己反正我已经是因信得救了、因信称义了,所以他们对“爱人如己”这条诫命就不够重视,因此爱心渐渐冷淡,人际关系相当紧张,专顾自己,甚至损人利己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也当想一想,我们爱人有多少?爱自己有多少?我们对待人像不像对待自己一样?有没有关心别人像关心自己一样呢?我们只求神能怜悯我们啊。
耶稣回答文士的这些话,一方面是要叫我们明白,只有耶和华才是独一的真神,唯有他的应许永不改变;另一方面又把我们的心引到天上去,叫我们因着彼此切实相爱,配得领受从神而来恩典和福分,让我们在地上享受着属天喜乐和满足,更多地认识上帝的爱、荣耀、丰富、能力……愿我们从心里生发出爱神的心,并且是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我们的神,并且彼此切实相爱。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