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27:57-66
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我们已经进入受难周的第七天——安息日,又称为坟墓日、埋葬日。四卷福音书都详细地描述了耶稣被安葬的过程,以证实他确实是死了。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耶稣安息在坟墓里》。
一、耶稣的安葬
四福音都记载了耶稣的安葬,耶稣的安葬证明耶稣的的确确死了,从根本上否认了“昏迷说。”
1.约瑟其人:(马太福音27:57)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
(马可福音15:42-43a)到了晚上,因为这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 神国的。
(路加福音23:50-51)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 神国的人。
(约翰福音19:38a)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
“晚上”原文是指黄昏逐渐接近日落之时,而安息日是从当天下午六点日落之后,到翌日下午六点日落为止,所以这时仍算是“安息日的前一日(可15:42)”。犹太人因在安息日不能随意行动和工作,要在前一天做好预备,所以称安息日的前一天为“预备日”。
四福音书中都记载了安葬耶稣的一个重要人物——约瑟,他是亚利马太人,耶稣的门徒,他是个财主,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神国的。约瑟为人善良公义,并没有与众人同流合污,参与图谋杀害耶稣的事件。“亚利马太”是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小镇,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0公里。(马太福音27:57)这里特别指明他是个“财主”,应验了主耶稣“与财主同葬”的预言(赛53:9)。(马可福音15:43a)这里特别指明他是个“尊贵的议士”,表明他是公会的成员(路23:50-51),有着尊贵的身份。
2.约瑟求耶稣的身体:(马太福音27:58)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
(马可福音15:43b-45)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便叫百夫长来,问他耶稣死了久不久。既从百夫长得知实情,就把耶稣的尸首赐给约瑟。
(约翰福音19:38b)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约瑟利用神赋予他的高贵身份,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便叫来看守耶稣的百夫长,问他耶稣死了久不久。一般人被钉在S字J上,通常要两、三天才断气。主耶稣可能因为受过过重的鞭伤,身体虚弱,所以当日未经打断腿就已经死了(约19:33),事非寻常,因此“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
既从百夫长得知耶稣已死,就把耶稣的身体赐给了约瑟。他人要活着的、能够行神迹的耶稣,约瑟却要受辱的、死去的耶稣,表示他信仰的纯正。
3.约瑟和尼哥底母安葬耶稣:(马太福音27:59-60)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
(马可福音15:46)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
(路加福音23:52-54)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
(约翰福音19:39-42)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在耶稣钉S字J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约瑟就去从S字J上取下了耶稣的身体,尼哥底母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这是个很大的数量,足够皇家葬礼所用。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用干净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耶稣的身体,把耶稣以一个王的规格安放在约瑟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新坟墓”指从未使用过的坟墓,说明复活的只能是主耶稣,而不会误会是别人。至今在耶路撒冷仍可见在山壁磐石里凿的坟墓,有的坟墓里有不止一个室,室壁上各有数个壁龛,可安放多具尸体,不过入口只有一个,外面有一个凹槽,可以滚过一块大石挡在墓口。他们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尼哥底母也是公会的一员(约3:1;12:42),秘密跟随主耶稣。最初他在夜晚来见主耶稣(约3:1-15),得着了重生,后来他勇敢地在公会前为主耶稣辩护(约7:50-51),现在他更是与约瑟一同将自己门徒的身份公诸于世,同心协力地确保主耶稣得到尊荣的葬礼。
罗马人一般不为钉死在S字J上的人下葬,只将尸体卸下丢在地上,任凭野兽与飞鸟来践踏。犹太人按照律法,挂在木头上的尸体必须在天黑之前下葬(申21:22-23),但只把被处死的犯人埋在公墓里。约瑟和尼哥底母二人安排的葬礼既符合犹太律法,又不同一般,高贵得体。他们不但勇敢地埋葬了耶稣的身体,也勇敢地埋葬了过去的自己,从犹太教里分别出来。
约瑟和尼哥底母的及时出现,完成了耶稣的安葬,使他不至于抛尸荒野,也证明了耶稣的确死了。
耶稣降生的时候,有几个东方的博士特来拜他,献上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马太福音2:1-2,11)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
耶稣断气的时候,也的两个尊贵的议士约瑟和尼哥底母来安葬耶稣,他们奉献上自已的新坟墓与约有一百斤的没药和沉香。
4.跟随到耶稣坟墓的妇女们:(马太福音27:61)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
(马可福音15:47)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都看见安放他的地方。
(路加福音23:55-56)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
抹大拉的马利亚,圣母马利亚等她们都看见了安放耶稣的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准备在七日的头一日去膏耶稣的身体。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都是一些软弱普通、被人轻看的姊妹,但她们却默默地跟随主、忠心地服事主(路8:2-3)。当众门徒弃主而逃(可14:50)的时候,她们却一直跟随主到S字J下,跟随主直到坟墓,见证了基督的死,也见证了基督的复活,这是何等的荣耀!
二、封石妥守
耶稣成就了救赎的大功,在坟墓里得享安息:(启示录14:13)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坟墓外面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却慌作一团,他们害怕耶稣复活甚于活着的耶稣。因此,就出现了“封石妥守”的闹剧。
1.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请求彼拉多把守坟墓:(马太福音27:62-64)次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着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
耶稣在世上工作的时候,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想方设法如何治死耶稣,现在耶稣已经死了,看似他们成功了,应该安生的。然而,因着他们记着耶稣还活着的时候曾预言“三日后还要复活”,他们更不得安生。
耶稣去世的第二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指逾越节那天,是安息日。法利赛人和他们的敌人祭司长在安息日来见彼拉多,表明他们因为惧怕主耶稣的影响,不惜违犯法利赛人有关安息日的规定,迫不及待聚集来见彼拉多,请求彼拉多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在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眼里,耶稣是迷惑人的。
2.封石妥守:(马太福音27:65-66)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
彼拉多应允他们可以尽他们所能的把耶稣的坟墓把守妥当,“你们有看守的兵”意思就是“我把一队看守的兵交给你们”。他们领了彼拉多的命令,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在耶稣坟墓的石头上帖上了封条,把坟墓看守妥当,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够阻止耶稣复活了。
其他福音书中没有提到封石妥守和这些“看守的兵”,马太之所以提及,可能因为当时有谣传说主耶稣的尸体被门徒偷去——偷尸说。但谣传本身恰好证明了空坟墓的事实。
三、耶稣在阴间
1.基督为罪受苦:(彼得前书3:18a)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
基督是为义受苦的典型例子,彼得在此提醒我们,在衪来说,受苦是通往荣耀之路。基督成就了神伟大的救恩;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跟随他的脚踪”(2:21)也不会白白受苦,必然也会成就神的美意。当我们受苦时,应当思想主耶稣受苦的榜样(2:22-24)。
2.按着灵性基督复活了:(彼得前书3:18b)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18b可译为“在肉体里,他被治死;但在灵里,他复活了”。是指着透过圣灵的大能而复活。正如基督在灵里复活了,得着了永远的荣耀(22节),同样,“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3.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彼得前书3:19-20)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耶稣在阴间,是否停止了他的工作呢?没有,“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19节和20节,是新约圣经中最令人感到费解的经文之一。一方面,这段经文被利用来支持炼狱的教训,另一方面又被利用来支持所有人都得救的说法;但这些教训都是不合乎圣经的。然而,在褔音派的圈子中,这经文有两种较受大众接纳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基督在受死之后、复活之前,灵魂曾到过阴间,并宣告衪在S字J上所完成的伟大工作。提倡这解释的人,对于“在监狱里的灵”到底是指信徒、非信徒,还是二者,意见不一。不过,有一点是颇为众人所接纳的,就是主耶稣并没有向他们宣讲褔音。否则,就牵涉有第二次得救机会的教义,那是圣经从没有提到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喜欢将这段经文与(以弗所书4:9)一起理解;那里形容主曾“降在地下”。他们认为那是另一个证据,说明主曾在身躯以外,下到阴间去,宣告衪在各各他所成就的胜利。他们也引用使徒信经中的一句话──“降在阴间”。
第二种解释则认为,彼得所形容的,是挪亚时代的情况。基督的灵,曾藉挪亚向洪水之前不信的世代传道。当时,他们并不是在身躯以外的灵,而是活生生的人,因不信挪亚的警告,结果遭洪水所灭。因此,他们现在都是在阴间监狱里的灵。
第二种解释最能配合这段经文的上文下理,所引起的问题也最少。
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所说的这灵,是指18节末的按着灵性说,这灵应理解为圣灵。(1:11)指出“基督的灵”,就是圣灵,曾透过旧约的先知说话。神又在(创世记6:3)指出,衪的灵,即圣灵,对洪水之前的人已近乎忍无可忍的地步。
他……曾去传道。正如上述,传道的是基督,不过衪是透过挪亚去传的。(彼得后书2:5)将挪亚形容为“传义道的”。这里提到基督传道时,也用了相同的字根。
给那些如今在监狱里的灵听。他们都是挪亚传道的对象,是仍活着的男男女女,他们听见洪水要来的警告,以及凡进入方舟者可得救的应许。可是他们没有接受警告,结果就给洪水淹没了。他们现在都离开了肉体,成为在监狱里的灵,等候最后的审判。
因此,本节经文可以扩充成为:“他(基督)藉这(圣)灵曾(透过挪亚)去传道给那些(如今)在监狱里(阴间)的灵德。
20节清楚地指出了在监狱里的灵是谁。他们到底是谁呢?他们是从前……不信从的人。他们在什么时候不顺从呢?就是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他们结果怎样呢?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四、等待复活的黎明
1.耶稣三次预言受难与复活:(马太福音16:21)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马太福音17:22-23)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地忧愁。
(马太福音20:17-19)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S字J上;第三日他要复活。”
耶稣在世的时候,曾三次预言受难与复活,一次比一次更详细。
受难与复活的地点:耶路撒冷。
杀害他的罪魁祸首:祭司长、长老和文士等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们。
受难的方式: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S字J上。
复活的时间:第三日他要复活。
2.耶稣曾复活三个死人:(马太福音9:18,23-25)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个管会堂的来拜他,说:“我女儿刚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耶稣到了管会堂的家里,看见有吹手,又有许多人乱嚷,就说:“退去吧!这闺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们就嗤笑他。众人既被撵出,耶稣就进去,拉着闺女的手,闺女便起来了。
(路加福音7:11-14)过了不多时 ,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他的门徒和极多的人与他同行。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
(约翰福音11:38-39,41,43-44)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他们就把石头挪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
耶稣在世上工作时,曾复活了三个死人:睚鲁十二岁的独生女儿,拿因城寡妇的独生子,还有死去四天的拉撒路。(约翰福音11:25-26)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耶稣能够叫死人复活,难道他自已不能复活吗?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路6:5)”,这个安息日一过,就是复活的黎明(路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