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11:31-32;16章
亚伯拉罕因献上独生爱子以撒而以信心闻名,被后人尊称为“信心之父,”但他的信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增长起来的,每次跌倒他都重新站了起来。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亚伯拉罕信心旅程上的四次失足》。
一、亚伯兰的家庭
1.亚伯兰的父兄:(创世记11:10,26)闪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二年,闪一百岁生了亚法撒。……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他拉是义人闪的后裔,他在七十岁的时候生下三个儿子亚伯兰(字义是“尊贵的父”)、拿鹤、哈兰。解经家认为:实际年龄的次序可能是哈兰、拿鹤、亚伯兰,他拉可能是70岁生了长子哈兰(26节)、130岁生了幼子亚伯兰(32节;12:4;徒7:4)。但亚伯兰是神拣选的,是救恩的奠基人,所以排在最前面。这里记载了哈兰生罗得。
2.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创世记11:28)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
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可见哈兰是英年早逝。哈兰的去世,意味着罗得成了孤儿,为后面亚伯兰带着罗得作铺垫。
3.亚伯兰的家庭:(创世记11:29-32)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亚伯兰、拿鹤长大成人后都娶了妻子,亚伯兰娶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撒莱(字义为“公主”)为妻,撒莱虽然美貌,却是个不生育的妇人,没有孩子,“不生育”对古代家庭来说是很大的不幸,会使老人无人照顾、产业无人继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拿鹤则娶了哈兰的女儿(侄女)密迦(字义是“皇后”)为妻。我们从他拉给女儿起名的事上可能看到可见他“住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24:2),敬拜苏美尔人的月神和天后。
4.亚伯兰与撒莱的约定:(创世记20:11-13)亚伯拉罕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 神,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她与我是同父异母,后来作了我的妻子。当 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
神叫亚伯兰离开父家,漂流在外的时候,亚伯兰就与妻子撒莱约定,他们对外要以兄妹相称,藉此掩盖他们是夫妻的实际,以保护亚伯兰的性命。
二、亚伯兰第一次上迦南的半途而废
1.神第一次呼召亚伯兰:(使徒行传7:2-4)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 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
亚伯兰还在美索不达米亚,大约65岁的时候,神向他显现,呼召他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亚伯兰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了哈兰,走了将近2/3。从迦勒底的吾珥到迦南地约有1900公里,从吾珥到哈兰大约要走1100公里。
2.他拉带着亚伯兰:(创世记11:31)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
(弥迦书7:6)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5-38)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S字J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犹太古史记》记载,亚伯兰收养了“哈兰的儿子罗得”做养子(卷1第7章154节)。创11章没有记载明确记载神第一次呼召亚伯兰的事,但一定有呼召。神呼召的是亚伯兰,但亚伯兰是个看重亲情的人,舍不得父亲他拉,因此结果却是他拉带着亚伯兰,他拉的本意是要到迦南地的,但却中途停留在了哈兰。“哈兰”和“吾珥”都是敬拜月神的中心。亲情是神赐给人类最亲密的关系,却也会成为我们走天路的拦阻。
拿鹤在他拉出发前后也前往“哈兰”定居,所以“哈兰”又叫做“拿鹤的城”(24:10)。《犹太古史记》记载,他拉离开吾珥是因哈兰的死而心中悲痛,厌恶迦勒底(卷1第6章152节),并不是被神呼召,所以“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继续“住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24:2)。而亚伯兰在迦勒底公开宣称只有一位真神,当地拜偶像的人起来反对他,他就知道是应该离开那地的时候了(卷1第7章155-157节)。
3.他拉死在哈兰:(创世记11:32)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他拉带着亚伯兰的结果是半途而废,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了哈兰。他拉的去世,除去了亚伯兰下迦南的拦阻,使他得到了释放。
三、亚伯兰带着侄儿罗得
1.耶和华二次呼召亚伯兰:(创世记12:1-3)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他拉去世后,神再次呼召亚伯兰,要他离开地、本族、父家,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去。神应许要使亚伯兰成为大国,神要赐福给亚伯兰,叫他的名为大,亚伯兰要叫他人得福。为亚伯兰祝福的,神必赐福给他,那咒诅亚伯兰的,神必咒诅他,地上的万国都要因亚伯兰得福。神使亚伯兰舍弃的是“本地、本族、父家”,神将用“大国、后裔、祝福”来代替,有舍才有得,舍弃次好,才能得着上好。
2.亚伯兰带着罗得:(创世记12:4-5)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这次,亚伯兰照着神的吩咐去了,只是带着侄儿罗得。此时大约是主前2092年,亚伯兰75岁,从此亚伯兰全心全意地顺从神的呼召离开哈兰(徒7:4),开始了在迦南地百年的信心之旅,神选民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3.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创世记13:1-2,5-7)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亚伯兰寄居在迦南地的时候,那地发生了饥荒,饥荒年间,亚伯兰私自下了埃及,他从埃及上来的时候,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财物多得使那地容不下他们,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当然这背后离不开罗得的纵容,他觉得自已富足了,是离开叔叔亚伯兰的时候了。
4.罗得住到了所多玛:(创世记13:8-13)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亚伯兰看到他们的牧人相争,就主动出面解决,亚伯兰放弃优先选择的权利,任由罗得选择,罗得不顾叔叔亚伯兰的养育之恩,体贴肉体,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都是滋润的,就选择了那地,往东迁移,离开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叔叔亚伯兰。罗得渐渐挪移帐棚,直到罪大恶极的所多玛。亚伯兰舍不得罗得,但罗得却舍得亚伯兰。最终,罗得还是离开了亚伯兰。罗得离开叔叔的结果是灵性走下坡路。
5.罗得被掳掠:(创世记14:1-2,11-12)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就在罗得住在所多玛的时候,发生了四王与五王之间的混战,结果四王打败了五王,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与罪为伍,必受亏损。
6.亚伯兰解救罗得:(创世记14:13-16)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亚伯兰听见他侄儿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当有人把罗得被掳的消息告诉亚伯兰的时候,不计前嫌,立即率领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前去追赶四王,连夜攻打四王,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这也是亚伯兰与罗得最后一次相见。然而,罗得却留恋所多玛的罪中之乐,不肯离开,不肯回到叔叔的身旁。
7.天使拉出了罗得一家四口:(创世记19:15-17)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因着所多玛的罪大恶极,神毁灭所多玛的时候到了。在毁灭所多玛的前一天,神特意向亚伯拉罕显现,预言明年撒拉将生一个儿子以撒,坚固他们的信心;也把准备毁灭所多玛的事告诉了亚伯拉罕,从而带出了亚伯拉罕六次为所多玛的祷告(创18:1-33)。第二天,神毁灭所多玛的时候到了,但罗得迟延不走。因着神怜恤罗得,两位天使把罗得一家四口拉了出来,吩咐他们不要回头看,要往山上逃跑。
8.罗得的妻子变成了盐柱:(创世记19:23-26)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当罗得到了琐珥,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罗得一生的积蓄也随着天火的降临而付之一炬。罗得的妻子不信天使的话,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千百来年,盐柱无声,却在述说着罗得妻子的悖逆,彰显着神公义的审判。
9.所多玛的毁灭与罗得得救:(创世记19:27-29)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与平原的全地观看,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当 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
神是公义的,也是慈爱的,神在毁灭所多玛的时候,纪念他仆人亚伯拉罕,打发罗得从所多玛的倾覆之中出来了。
10.女儿与罗得乱伦生子:(创世记19:30-38)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无人按着世上的常规进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昨夜与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父亲存留后裔。”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女儿起来与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
罗得和女儿身体离开了所多玛,心却丢在了那里,他们并没有开始新生活,反而继续效法从前那种罪中之乐。罗得没有痛定思痛,反而过着醉生梦死,继续与两个成年的女儿住在一个山洞里。而两个自幼成长在道德败坏所多玛的女儿们见父亲不关心她们的婚事,就开始在老父亲身上打主意。她们知道父亲喝酒,就让罗得喝醉,之后乘罗得醉酒之机,与他乱伦,生下了两个乱伦之子——摩押与便·亚米,摩押就是后来摩押人的始祖,便·亚米就是后来亚扪人的始祖。他们都成为亚伯拉罕后裔以色列人的难处,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亚伯兰带着罗得。
四、亚伯兰擅自下埃及
1.亚伯兰渐渐迁往南地去:(创世记12:6-9)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亚伯兰听从神的呼召到了迦南地,到达迦南地的第一站就是示剑,神向亚伯兰显现,应许把这地赐给他的后裔。亚伯兰在那里向神筑了一座坛,这也是他向神所筑的第一座坛,标志着他开始了筑坛献祭的新生活。亚伯兰继续南迁,来到了伯特利,在那里支搭帐棚。“支搭”帐棚是为自己,“筑”坛是为敬拜神。他又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这是他为神所筑的第二座坛,求告神的名。之后,他渐渐迁往南地去,南地是迦南地的南部边界,再往南就是埃及地了。
2.亚伯兰叫妻子说谎:(创世记12:10-12)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当那地遭遇饥荒的时候,亚伯兰不再求告神,而是自作主张,要下埃及去暂居躲避饥荒。依靠神是刚强壮胆,靠自已就是惧怕胆怯,将近埃及,深知人性败坏的亚伯兰害怕自已因着美貌的妻子丧命,因此叫妻子把他们的夫妻关系说成兄妹关系,好保全自已的性命,可见亚伯兰的自私,不惜牺牲妻子的贞操来保全自已。
3.亚伯兰得了许多财物:(创世记12:14-16)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法老的臣宰看见了她,就在法老面前夸奖她。那妇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去。法老因这妇人就厚待亚伯兰,亚伯兰得了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
果然,当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撒莱的美貌,脖子都伸长了,眼睛都明亮了。法老的臣仆在法老面前夸奖撒莱的美貌,撒莱就被带到了法老的宫里。亚伯兰做梦也没有想到,抢他妻子的竟然是法老。法老因着撒莱厚待亚伯兰,赐给他许多财物: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而夏甲就在其中。
4.法老赶走了亚伯兰:(创世记12:17-20)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吧。”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面对法老,亚伯兰一筹莫展,正在这时,神亲自出面拯救他的仆人,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迫使法老把撒莱归还给亚伯兰。法老知道神降灾是因亚伯兰的缘故,就召来亚伯兰,厉声斥责他欺骗法老。理亏的亚伯兰在法老的斥责面前无言以对,只能抱羞蒙羞。信徒因行为不正而被世人责备,是最不荣耀神的一件事。感谢神,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亚伯兰从此再也没有敢擅自离开应许之地迦南。
五、亚伯兰纳夏甲为妾
亚伯拉罕第四次信心的失足就是纳埃及人夏甲为妾
1.神给亚伯兰的应许:(创世记15:5-6)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神向他显现,应许亚伯兰的后裔将多如天上的星。亚伯兰信耶和华,这就是他的义。亚伯兰就作了因信称义之人的父。6节这句伟大的宣告,被新约引用了三次(罗4:3;加3:6;雅2:23),证明“因信称义”(罗4:11)是得救的唯一途径。
2.撒莱的建议:(创世记16:1-2)亚伯兰的妻子撒莱不给他生儿女。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莱对亚伯兰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
此时,亚伯兰在迦南地住了十年,已经是八十五岁的人了:罗得已经离开他去了,妻子还是不能生育,没有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撒莱能生育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盼子心切的撒莱开始想采用人的方法,使丈夫亚伯兰尽快拥有后裔。因此撒莱建议亚伯兰纳她的使女埃及人夏甲为妾,或者可以从她得孩子。在撒莱的建议下,亚伯兰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就听从了撒莱的话。
3.亚伯兰纳夏甲为妾:(创世记16:3-4)于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将使女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亚伯兰在迦南已经住了十年。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她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
当年亚伯兰下埃及所得的奴婢,如今成为他再度失败的网罗。撒莱将使女夏甲给了丈夫亚伯兰为妾,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人的办法看似是来得快,却不合神的心意,后患无穷。夏甲见自已有了孕,就忘记主母的抬举之恩,小看她的主母撒莱,家庭出生了纷争。
4.以实玛利的出生:(创世记16:15-16)后来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年八十六岁。
后来,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按照天使给他起的名字叫他以实玛利,此时亚伯兰年八十六岁。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创26:12-16),主后7世纪,从阿拉伯人中兴起伊斯兰教,成为教会和犹太人的难处。穆斯林与教会、犹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我们在历史中不断看见神听见了,所以不断使用以实玛利的后裔作为祂管教、带领和保守神百姓的器皿,用奇妙的方式将历史推向祂旨意中的结局。
总结:即使像亚伯拉罕这样的信心伟人也有失足的时候,神第一次呼召亚伯兰的时候,他要父亲他拉带着他,结果半途而废;神第二次呼召他的时候,他依然割舍不下亲情,带着侄儿罗得,想要罗得作后裔,结果,他不舍得罗得,罗得却舍得离开他,最终罗得不仅离开了亚伯兰,罗得的后裔也给亚伯拉罕的后裔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亚伯兰在遭遇饥荒时,没有求告神,靠自已的聪明想下埃及暂居,结果使自已和家族因此蒙羞,看似得着了,却是祸患。但我们也看到,神允许信徒失败,是为要暴露肉体生命中的软弱、炼净他的信心。亚伯兰所走过的曲折的信心之路,也是所有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后裔(加3:29)”所要经过的道路。神让我们看见,信心的道路上有波折、软弱和失败,但神必叫祂所拣选的人在失败里重新抬起头来。
愿我们都能汲取亚伯拉罕失败的教训,在信心的旅程上少走、不走弯路。